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威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目前已新发现文物102处

admin 2009-05-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从威海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102处,我市文物家底真正“厚实”了。    威海市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威海市突出重点,着力于明
  从威海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102处,我市文物家底真正“厚实”了。

  威海市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威海市突出重点,着力于明清海防遗迹和乡土建筑以及20世纪遗产等新类型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确认,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我市新发现文物102处。其中,新登录两处明代威海卫所属烟墩:2008年年底,发现并确认了明代设置的斜山墩遗址;今年3月份,又发现并确认了朱家岭烟墩遗址。至此,明代威海卫为防敌入侵而设立的9座烟墩已有5座被确址。据介绍,明代的烟墩,相当于汉代的烽火台,其主要功能是预警。在明代,威海卫下设9座烟墩,分别是遥遥、麻子、斜山、磨儿山、樵子埠、陈家庄、古陌顶、庙后、朱家岭。目前,尚有遗迹可寻的有磨儿山、樵子埠、陈家庄、斜山、朱家岭等5墩。

  此外,还确认了北洋海军石拱桥以及甲午战争时期合庆滩陆路炮台;新发现和认定了文登万字会、张氏宗祠、威海李氏宗祠(李家夼)、谷氏宗祠(姜南庄)、邵氏宗祠(海埠)等乡土建筑以及乳山冶铁遗址、荣成海草房等重要文化遗产。

  据介绍,这些新发现的文物都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与价值。下一步,文物部门将选择保存现状较好、历史文物价值较大的不可移动文物推荐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今年年底,我市将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