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地震一周年-NGO呼吁灾后重建需关注边缘地区群体

admin 2009-05-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在给人们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
一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在给人们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

  2009年5月6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与扶贫机构香港乐施会(Oxfam Hong Kong)在京举行专题会议,总结其一年来参与灾区重建的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边缘地区群体,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共同支持灾后重建。

  总部设于香港的乐施会,是一个致力于消除贫困、以及与贫困有关的不公平现象的独立机构,曾多次参与国际、国内重大灾难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过去一年里,乐施会已筹集超过1.4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开展了19个重建项目,并和国务院扶贫办签订协议,着手推开第二批重建项目。

可持续发展视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乐施会“农村发展与灾害管理”项目副经理余振威看来,“可持续发展”并不单单是指自然资源上的“可持续”,更是社会资源的“可持续”。

  “不管是志愿者还是NGO,包括政府的各种项目,都会有离开和结束的一天。”乐施会中国部总监廖洪涛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在灾区开展的各种生计项目,就是要向灾区居民传授技能,提高生产生活能力,从而避免其对外界援助的依赖。

  例如在四川成都,乐施会与成都市妇联合作,开展了“贫困母亲爱心互助生猪养殖”项目,向128名妇女提供猪仔、饲料和技能培训。她们的首批收益中,将有一部分留给下一批项目参与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爱心的传递。”乐施会四川重建团队负责人翟凡说。

  除生计上的可持续,更重要的是对灾区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乐施会的项目注重“参与”。例如乐施会在四川剑阁县张王乡嘉陵村进行的公路建设项目,首先组织村民投票商定最急需的重建项目,然后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设计,投工投劳进行项目施工,并鼓励村民建立自我管理组织,监督、验收项目质量。

  “NGO能起到的是一个催化作用。”余振威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离开后,希望留下的不是一段公路、一个水窖、几头猪仔,而是一个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社区组织。村民可以在这里讨论村务、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应对潜在危机。”

  因地制宜决定建设速度;部分山区的运能和运力都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建设

  乐施会呼吁,灾后重建之路复杂而漫长,参与其中的社会力量需要共同探索推广有效的重建模式,以帮助灾区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关注边缘地区群体

  与大多数NGO不同的是,乐施会选择了公众视野以外的农村贫困社区开展重建项目。包括重建资源相对缺乏的四川省青川县,为外界关注较少的甘肃省、陕西省部分重灾县。

  廖洪涛介绍,通过这一年的实践观察,他发现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匀,社会各界尤其缺乏对贫困灾区的关注。一方面,社会捐助的资金少有投向贫困农村社区,很多企业热衷于捐建标志性建筑物;另一方面,NGO参与农村社区重建的空间和能力均不足。

  廖洪涛坦言,如果中国NGO的法律地位能够明晰,NGO参与重建的空间可能会更多一些。尽管如此,目前,NGO在农村救灾层面空间仍旧很大,能力不足反成一大问题。要为发展赢得空间,NGO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各级政府信服,知道这个组织可以提供积极性的帮助,而不是“帮倒忙”。

  除了关注贫穷农村社区,乐施会呼吁社会力量要“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建”,特别是重建中如何保持这些地区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对于弱势群体当中的妇女,乐施会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