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幕燕二期全面发掘历史文化资源

admin 2009-03-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5.68公里长的滨江大道幕燕段去年底已建成通车。昨天记者从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幕燕二期的建设将投资5.35亿元,全面发掘幕府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幕燕风貌区独特的生态自然优势。

修缮完工的观音阁

      “金陵四十八景”中四景恢复工程启动

      久负盛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中,曾有六景在幕燕风景区,分别是“永济江流”、“达摩古洞”、“幕府登高”、“化龙丽地”、“嘉善闻经”、“燕矶夕照”。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目前仅存燕子矶“燕矶夕照”一景,幕府山上的其他五景已经不复存在。

      南京幕燕建设发展公司总经理毕功名介绍,今年的建设重点是复建“永济江流”、“达摩古洞”、“幕府登高”、“化龙丽地”四景。

      沿着滨江大道从东往西,第一景是“永济江流”。这一景将通过重建明清皇家寺庙永济寺来再现。永济寺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开始称为弘济寺,香火非常旺。清朝时为避乾隆皇帝的名讳,将其更名永济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曾来此寻生父,并留下数处御题石碑。在这处依悬崖峭壁而筑的寺庙内俯视壮阔的长江,豪情顿生,这就是著名的“永济江流”。永济寺已毁多年,今年将结合历史文化进行复建。这座金陵名刹占地4000多平米,在寺周边,则将打造商业古镇以招揽客流。

       第二景是“幕府登高”。从二台洞朝上走,山顶有一片非常开阔的地带,往北看,江天一览。这里就是“幕府登高”所在地。今年将在此处建设一处幕府山寨,供游客聆听江涛,放松心情。

      第三景是“达摩古洞”。该景点将依托现存的古达摩洞,打造达摩像。六朝时期,南京是中国的佛教中心,达摩古洞就是传说中禅宗祖师达摩会梁武帝,怀才不遇后,从南京“一苇渡江”北赴嵩山少林前的偃息之处,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古洞深邃幽寂,洞壁四周有不少碑刻和佛龛。建设方除将再造洞内达摩古迹外,还将依山建一座达摩塑像;在沿山选择开阔地带,布设达摩渡江摩崖石刻。此外,建设方还考虑在达摩古洞附近建一处少林武馆,聘请北少林寺的武术宗师前来教学。在西侧,与永济寺相距两公里的地方,建设方准备复建六朝时代的古刹幕府寺,并在此建一处禅宗别院,供“喧嚣时代”的城市白领在此修身养性。据说,东晋丞相王导曾设幕府(相当于军机处)于此,山因此得名。在达摩古洞东侧,建设方准备复建王导幕府,重现幕府山的历史由来。

      第四景是“化龙丽地”。该景点来源于东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睿,当年他与四个兄弟骑白马从此登陆建立东晋,因此留下了五马渡江、一马化龙的传说。按照计划,这里将结合景观打造成整个景区的交通枢纽,设置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和轮船登陆码头。

      为配合四个景点的打造,今年还将在山上建成一条盘山路和雨水、污水泵站。

      “三洞一阁”今年“十一”开放

      除了打造4个新景点外,去年开始修缮的“三洞一阁”,目前已经完成外观修缮,正在进行内部布置,今年10月1日正式对所有市民开放。为了保证市民游览有个良好的环境,公司正在与交管部门协商,禁止货车开进滨江大道幕燕段污染环境。

      据幕燕建设公司书记邓荣平介绍,其实幕府山不止这三个洞。在幕府山沿江的悬崖峭壁中间有一系列石灰岩的溶洞,被人们称之为“岩山十二洞奇观”,在“三洞一阁”开放后,他们还将逐步整理修缮其他溶洞,重现十二洞天的奇观。

      幕府山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启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东晋定都南京后,与幕府山结缘的古人数不胜数。幕府山上的文化旅游资源积累也越来越丰厚。邓荣平透露,目前他们已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率队,对幕府山上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研。在今年下半年,他们将会把调查结果汇编成书,让更多人了解灿烂的幕燕文化。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