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关于改革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提案

admin 2009-03-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案 由: 关于改革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 提案人: 民盟中央 主题词: 地区 提案形式: 党派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第 0217 号

案 由: 关于改革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

提案人: 民盟中央

主题词: 地区

提案形式: 党派

内 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经历了工业布局、地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和企业集群等几个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区域规划虽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内容设置上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1.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目前,我国区域层面的规划管理权分属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纵向条条分割”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横向块块分割”的局面。各类规划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交织,矛盾较多;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内容交叉较多,极易造成区域规划的实施执行机构无所适从的局面。

    2.规划内容随心所欲,不符合地区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区域规划依然延续无所不包的庞杂色彩,不同空间尺度甚至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基本上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缺少特色和针对性。二是区域规划内容依然偏重彰显地方政府政绩的物质建设规划,对如何确保人们在获得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方面重视不够。三是规划内容重规划方案本身,轻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由于综合协调会涉及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矛盾,要做好综合协调并不容易。

    建议:

    1.明确不同层次区域规划的内容重点。借鉴世界一些国家区域规划内容的层次划分经验,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特点,我国不同层次区域规划内容的划分应采取以下办法:

    国家级区域规划,由中央政府编制。主要负责全国性的交通基础设施、跨流域调水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重大建设项目等。

    地方政府负责编制本管辖区内的区域规划。其内容主要是本辖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建设和布局、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等。中央政府不再参与编制地方规划,但可通过必要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约束地方政府行为,规定地方政府规划在什么领域、什么情况下,不能与中央政府相冲突,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更大的规划权限。

    2.根据政府可调控资源的管理与调控方式,调整区域规划内容。

    在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弱化对产业行业的静态具体目标规划,突出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动态路径谋划和多方案的比较评估,并重点提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指导性设想,建议多使用“不允许”和“鼓励”的方式制定产业政策。

    在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布局方面,重点要从体现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设想出发,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采取经济手段加以引导,提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以及分区建设途径。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拓宽领域,将传统的被动的环境保护规划,拓展和扩充为积极的生态保护规划,强调按照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对区域空间的管治和协调。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由侧重于资源供需的分析和开发方向及措施分析,向强化资源管理内容转变。

    3.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应更加重视非物质发展规划的内容。一方面,强化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容,可适当增加就业、老龄化、住房保障、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娱乐休闲等事项;另一方面,重视对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利用,在开发建设中注重提高包括文化、地方性以及历史传统的挖掘和保护。
 

来 源: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组

备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