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阮仪三:扬州古民居改造中国首创

admin 2008-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昨天出席“传承与创新·2008古城商业复兴论坛”的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开场便用扬州话向大家问
  昨天出席“传承与创新·2008古城商业复兴论坛”的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开场便用扬州话向大家问好,“我也是扬州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阮仪三“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用他自己的方式拼力保护中国古城遗迹,同时也长期关注扬州古城保护与复兴的进程。 
  
  利用会议间隙,记者专访了阮仪三教授,他对扬州古城改造表示了极高的赞扬,并称扬州老城区古民居改造是全国首创。 

  老街区中有大量的非常科学的内容 

  记者:近年来,扬州大力推进古城保护工作,对历史街区和教场片区进行了整治改造。这个过程中我们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古城改造以后干什么? 

  阮仪三:你说保下来干什么?有人说保下来是给人看的,错了,它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比如丽江,它的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子,历史上经历了8次大地震都没有遭到致命的摧残,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木构体系的优点。当时地震我们去看了,基本上完整留下了城市的历史风貌。所以原样地把它保护维修了,所以那个是叫维修,不叫重建。当年丽江成为世界遗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它留传了我们木结构的体系,苏州老房子是木构体系,扬州也是木构体系,留下来的精华延续了建筑的风貌和特色。 

  我们的城市老街区、老建筑中有大量非常先进、非常科学、非常人性化的内容。如果我们毁掉了,下一代就没有了。 

  古城保护最重要的是理念 

  记者:您觉得古城保护最重要的是什么? 

  阮仪三:古城保护首先是要有正确的理念,特别是政府要有正确的理念,比如制定古城保护的政策法规。欧洲1907年就有了建筑保护法规,法国在1962年出台了关于城镇的保护法。没有正确的理念,很多古城被推土机铲平了,很可惜。 

  在这一点上扬州做得非常好。1983年、1984年我在扬州为教场做过规划,对于扬州古城来说,完整的街巷体系、民居风貌、历史遗存可以说是古城艺术。中国建城1000年以上的城市有多少?18800座。保存下来的有几座?只有200多座。上世纪80年代,我与我的老师一起把平遥古城保护了下来,但是平遥周围如祁县等具有完整城墙、完整建筑风貌的城市还有40多座,它们差不多同时在1980年到1982年之间全部被拆光了。 

  扬州古城保护是比较好的,我觉得这是因为有比较好的理念,注意保留自己城市的遗存,这才得以保留下来。因此理念很重要。 

  很多城市没有做到,扬州做到了 

  记者:为什么许多重要历史遗迹还会遭到破坏? 

  阮仪三:这与政府政策有关,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比如,古城改造需要资金,修旧如旧,谁出钱修?国外老房子,是国家的房子国家修,自己的房子自己修。我们所有的房子全是国家的。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在古城保护上投入的资金是46亿,法国是6000亿,差距太大了。 

  另外,修房子赚的钱没有拆房子重建赚钱多。房子拆了重建,设计人员有设计费用、建设部门有建设费用,老百姓也看似能够得实惠,说到底就是利益驱使。 

  所以,古城保护要创新。首先,房产都变成自己的,自己世代有人住就有人管,一旦变成公家的,那就要国家出钱保护。如果政府觉得个人的房子是好房子,要留着,那政府应出钱补贴。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扬州老城区文化里居民区的改造,这个项目不仅得到了德国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吸收了民间资金参与,让政府和居民都参与到古城保护中来。这样的保护和改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老百姓确确实实得实惠的,这个在全国是首创,很多城市都没有做到,我们扬州做到了。 

  新的东西要符合扬州本来特色 

  记者:那在古城保护过程中是不是就要维持古城本来的样子不变呢? 

  阮仪三: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将保护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教场已建了一部分,我是支持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努力方向。对于我们老城,是保护前提下合理地使用。 

  教场在设计规划上保留了原有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比如望火楼、教场浴室等等,然后再增加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要符合扬州本来的特色。就像法国卢浮宫里的那个金字塔,贝聿铭用现代的材料、结构、形式来建造它,那也是在老东西里面添加新东西,现在我们可以说,贝先生正是给了卢浮宫一种现代化的亮色。 

  把过去和现在、历史和今天相互衔接起来,这个衔接靠谁去做,靠我们做,怎么去做,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祖国之心、热爱家乡之心,并且能够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后取得更好的成果。        记者 周正兵 金明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