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南方雪灾的三重门
admin
2008-03-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我们的地球不仅正在变暖,而且正在变得面目全非。”这是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分析主任戴维·琼斯(David Jones)对不久前中国南方经历的极端气候事件的一句评论。
“我们的地球不仅正在变暖,而且正在变得面目全非。”这是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分析主任戴维·琼斯(David Jones)对不久前中国南方经历的极端气候事件的一句评论。而中国气象局则使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这个术语来对同一事件进行命名。
对于科学家来说,探索这起事件背后成因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才能得出确切的结果。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一事件发表初步看法。
相互依赖的兄妹
一种意见是此次南方雪灾与拉尼娜有关。与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的性情通常比较温和,并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剧烈影响。但这一次,人们却见识了她泼辣的一面。
2007年2月,一次弱厄尔尼诺(ElNio)事件刚刚确认结束,3月,国家气候中心便根据热带太平洋海气状况、历史资料分析以及国内外动力和统计模式预报,预测在未来的春夏季,将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LaNina)事件。
拉尼娜(西班牙语“小女孩”)与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小男孩”)相对而生,用来表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偏冷或偏暖现象。通常情况下,在热带太平洋洋面,赤道南北两侧盛行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不断地将东太平洋表层的海水向西太平洋输送,使得西太平洋水位升高,热量积蓄;而东部沿岸则由于表层暖水减少,因此下层的冷海水被迫向上抬升,于是造成整个太平洋海面呈现出西暖东冷、西高东低的格局。
不过这一格局并不稳定,每隔2至7年,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的时候,西太平洋的暖水便开始向东蔓延,使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暖,当其持续6个月偏高0.5℃时,便被称作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逆转了太平洋通常的冷暖分布,严重改变其上空的大气环流,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巨大。
然而,就像一对相互依赖的兄妹一样,常常就在厄尔尼诺还在驰骋发威的时候,拉尼娜已经悄悄出现在它身后。厄尔尼诺爆发过程中大气和海洋的调整,以及由此驱动的海气相互作用和能量重新分配,孕育了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它将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由此强化太平洋西暖东冷的格局。
拉尼娜变厉害了
2007年6月,赤道西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且范围明显扩大。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状态已完全建立,专家预计其可能在11-12月达到最强,并可能持续到2008年初,最终形成一次弱-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系统诊断室主任任福民介绍说,虽然它们的名字源自于海洋,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的出现通常会强化原有的气候格局,使南美沿岸降水更加稀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则更加多雨,现在那些地方就正在经历强降水呢。
任福民指出,拉尼娜能够施加直接影响的仅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于中高纬度,它只能远远地发威。海洋将异常信号传递给大气,然后通过大气环流把这种异常信号传递到中高纬度地区,也就是说,海洋的影响最终需要环流的异常来表现。
因此对于和中、东太平洋相隔遥远的中国,拉尼娜便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来表现自己的。拉尼娜使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由此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这一点今年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专家分析,此次拉尼娜事件是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更是指出,如果没有拉尼娜,大气环流就不会长时间维持在异常状态,也就不会造成我国南方的雨雪连绵不断。
2007年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同期平均低1.5℃,成为目前为止此次事件的峰值月份;2007年12月-2008年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继续异常偏低并略有波动。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此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近10年来表现最强的一次。
至于它的未来走势将会如何,是继续减弱还是会有所增强,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朱艳峰表示,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模式预测结果显示,此次拉尼娜事件可能持续到2008年夏季,但有所减弱,夏季之后其走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于这一次拉尼娜的强度问题——到底是中等还是强,任福民说目前尚不能确定,因为这是一个累积性过程,要形成最终的判断必须等它结束以后,跟所有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即使这次拉尼娜前期可能比较强,但如果它后来减弱的非常迅速,总量上并不是很强,那最终评价可能只是中等。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从1951年到现在,厄尔尼诺事件总共发生了17次,拉尼娜事件加上这次共计12次。其中从19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事件便非常频繁,强度也比过去明显增大;而拉尼娜则在1970年代以后便明显减少、减弱。从1976年到2000年25年间,厄尔尼诺总共发生了8次,而拉尼娜事件却仅有4次,我国遭遇的上一个拉尼娜年就是在1998年至2000年。
虽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每一事件的过程也都各有特点,没有哪两次完全一样。与以往多数事件相比,这次拉尼娜所表现出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拉尼娜的发生通常会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而这一次它却较往常偏强;第二,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第三,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传统上受影响强烈的热带区域,今年对拉尼娜的响应比较弱。至于究竟为何如此,目前还不得而知。
大气环流异常发威
虽然有拉尼娜的发生作为背景和重要原因,但对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还是大气环流异常,持续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为我国南方带来了持续二十多天的雨雪过程。
2008年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分布,即乌拉尔山地区环流场异常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偏低,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活动。这种环流异常持续了20天以上,是1951年以来最长的一次。由此,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地区连续不断地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南下入侵我国,为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冻害天气提供了活动条件。
与此同时,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强,这在拉尼娜的冬天是非常罕见的。由于副高西侧的偏南风是南方暖湿空气的主要引导气流之一,配合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大的副高便造成冷暖空气交汇作用的加剧,并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使这里出现低温雨雪灾害。1月中旬后期,副高主体开始较前期南移,强度也有所减弱,于是冷暖空气交汇区域也随之南移,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转移到了长江中游沿江及以南地区。
除此以外,今年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活跃,也进一步增强了暖湿气流向我国的输送。特别是1月中旬以来,南支槽活动频繁,且强度加剧,其活跃程度近十多年来少有。南支槽的这种持续活跃有利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地区的强降雪天气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水汽来源。
就这样,大气环流异常为我国输送了两股暖湿空气和一股冷空气,再加上这个冬天如期而至的寒潮来袭,结果两暖两冷强强相遇,各不相让,于是一起滞留在我国南方,共同演绎了这场近一个月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与全球变暖无关
除了这次南方的灾害,我国近两年各处都很不太平:2006年的全国大范围的干旱;2007年的平均气温为近57年来最高。就在这一年,辽宁受到56年来最强降雪袭击,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大洪水;北方出现罕见的连阴雨天气;重庆遭受百多年来最强暴雨侵袭;江南、华南出现50年来罕见大旱;强台风“罗莎”横扫东南沿海……以往几十上百年不遇的事件如今俯仰皆是,气候异常几乎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全球变暖?
对此,任福民解释道,全球变暖确实会导致许多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大范围的发生,但每一事件都有它各自的直接原因,“科学界不主张将任何单一的一次事件与全球变暖进行直接联系。因此对于中国这次灾害事件,我们不(能)说全球变暖是它的原因,不直接怪罪到它。”
澳大利亚气候学家彭妮·惠顿(Penny Whetton)也认可这样的解释。惠顿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人之一。她认为中国面临的恶劣天气和全球变暖没有直接联系。“每隔数年或者数十年,许多气象条件就会集体出现,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现象。我想这次中国的暴雪只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过程,没有任何特别的因素使之与全球变暖挂钩。根据气候变化模型的预测,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雪灾会越来越多。”
“应该说,冷的极端事件并不会愈发剧烈和频繁,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在变暖的世界里。”她补充道。
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分析主任戴维·琼斯(David Jones)认为:“冬天对于北半球来说本来就常常会下大雪、暴雪,以前如此,以后也将如此。”不过“下雪的次数可能会少一些,而下雪的强度很可能会有所增强”。
他说:“我们的地球不仅正在变暖,而且正在变得面目全非。”
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水资源和大气层中能量的分布发生变化,海洋和大气的循环、温度场的分布也都发生紊乱,这将使得原有的大气模式失衡,导致更多暴雨、暴雪、干旱、酷热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显示:从1950年至1998年,每10年中世界范围内发生极端气候事件的次数分别为13、16、29、44和72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极端性气候事件进入高发期。
作为一个大背景,全球变暖确实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是不是所有极端气候事件都可以戴上“全球变暖是大背景”这顶大帽子,不少专家则持谨慎态度。
对于科学家来说,探索这起事件背后成因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才能得出确切的结果。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一事件发表初步看法。
相互依赖的兄妹
一种意见是此次南方雪灾与拉尼娜有关。与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的性情通常比较温和,并不会对全球气候带来剧烈影响。但这一次,人们却见识了她泼辣的一面。
2007年2月,一次弱厄尔尼诺(ElNio)事件刚刚确认结束,3月,国家气候中心便根据热带太平洋海气状况、历史资料分析以及国内外动力和统计模式预报,预测在未来的春夏季,将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LaNina)事件。
拉尼娜(西班牙语“小女孩”)与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小男孩”)相对而生,用来表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偏冷或偏暖现象。通常情况下,在热带太平洋洋面,赤道南北两侧盛行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不断地将东太平洋表层的海水向西太平洋输送,使得西太平洋水位升高,热量积蓄;而东部沿岸则由于表层暖水减少,因此下层的冷海水被迫向上抬升,于是造成整个太平洋海面呈现出西暖东冷、西高东低的格局。
不过这一格局并不稳定,每隔2至7年,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的时候,西太平洋的暖水便开始向东蔓延,使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暖,当其持续6个月偏高0.5℃时,便被称作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逆转了太平洋通常的冷暖分布,严重改变其上空的大气环流,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巨大。
然而,就像一对相互依赖的兄妹一样,常常就在厄尔尼诺还在驰骋发威的时候,拉尼娜已经悄悄出现在它身后。厄尔尼诺爆发过程中大气和海洋的调整,以及由此驱动的海气相互作用和能量重新分配,孕育了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它将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由此强化太平洋西暖东冷的格局。
拉尼娜变厉害了
2007年6月,赤道西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且范围明显扩大。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状态已完全建立,专家预计其可能在11-12月达到最强,并可能持续到2008年初,最终形成一次弱-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系统诊断室主任任福民介绍说,虽然它们的名字源自于海洋,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的出现通常会强化原有的气候格局,使南美沿岸降水更加稀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则更加多雨,现在那些地方就正在经历强降水呢。
任福民指出,拉尼娜能够施加直接影响的仅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于中高纬度,它只能远远地发威。海洋将异常信号传递给大气,然后通过大气环流把这种异常信号传递到中高纬度地区,也就是说,海洋的影响最终需要环流的异常来表现。
因此对于和中、东太平洋相隔遥远的中国,拉尼娜便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来表现自己的。拉尼娜使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由此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这一点今年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专家分析,此次拉尼娜事件是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更是指出,如果没有拉尼娜,大气环流就不会长时间维持在异常状态,也就不会造成我国南方的雨雪连绵不断。
2007年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同期平均低1.5℃,成为目前为止此次事件的峰值月份;2007年12月-2008年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继续异常偏低并略有波动。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此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近10年来表现最强的一次。
至于它的未来走势将会如何,是继续减弱还是会有所增强,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朱艳峰表示,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模式预测结果显示,此次拉尼娜事件可能持续到2008年夏季,但有所减弱,夏季之后其走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于这一次拉尼娜的强度问题——到底是中等还是强,任福民说目前尚不能确定,因为这是一个累积性过程,要形成最终的判断必须等它结束以后,跟所有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即使这次拉尼娜前期可能比较强,但如果它后来减弱的非常迅速,总量上并不是很强,那最终评价可能只是中等。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从1951年到现在,厄尔尼诺事件总共发生了17次,拉尼娜事件加上这次共计12次。其中从19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事件便非常频繁,强度也比过去明显增大;而拉尼娜则在1970年代以后便明显减少、减弱。从1976年到2000年25年间,厄尔尼诺总共发生了8次,而拉尼娜事件却仅有4次,我国遭遇的上一个拉尼娜年就是在1998年至2000年。
虽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每一事件的过程也都各有特点,没有哪两次完全一样。与以往多数事件相比,这次拉尼娜所表现出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拉尼娜的发生通常会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而这一次它却较往常偏强;第二,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第三,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传统上受影响强烈的热带区域,今年对拉尼娜的响应比较弱。至于究竟为何如此,目前还不得而知。
大气环流异常发威
虽然有拉尼娜的发生作为背景和重要原因,但对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还是大气环流异常,持续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为我国南方带来了持续二十多天的雨雪过程。
2008年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分布,即乌拉尔山地区环流场异常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偏低,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活动。这种环流异常持续了20天以上,是1951年以来最长的一次。由此,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地区连续不断地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南下入侵我国,为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冻害天气提供了活动条件。
与此同时,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强,这在拉尼娜的冬天是非常罕见的。由于副高西侧的偏南风是南方暖湿空气的主要引导气流之一,配合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大的副高便造成冷暖空气交汇作用的加剧,并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使这里出现低温雨雪灾害。1月中旬后期,副高主体开始较前期南移,强度也有所减弱,于是冷暖空气交汇区域也随之南移,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转移到了长江中游沿江及以南地区。
除此以外,今年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活跃,也进一步增强了暖湿气流向我国的输送。特别是1月中旬以来,南支槽活动频繁,且强度加剧,其活跃程度近十多年来少有。南支槽的这种持续活跃有利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云贵高原不断向我国输送,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地区的强降雪天气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水汽来源。
就这样,大气环流异常为我国输送了两股暖湿空气和一股冷空气,再加上这个冬天如期而至的寒潮来袭,结果两暖两冷强强相遇,各不相让,于是一起滞留在我国南方,共同演绎了这场近一个月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与全球变暖无关
除了这次南方的灾害,我国近两年各处都很不太平:2006年的全国大范围的干旱;2007年的平均气温为近57年来最高。就在这一年,辽宁受到56年来最强降雪袭击,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大洪水;北方出现罕见的连阴雨天气;重庆遭受百多年来最强暴雨侵袭;江南、华南出现50年来罕见大旱;强台风“罗莎”横扫东南沿海……以往几十上百年不遇的事件如今俯仰皆是,气候异常几乎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全球变暖?
对此,任福民解释道,全球变暖确实会导致许多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大范围的发生,但每一事件都有它各自的直接原因,“科学界不主张将任何单一的一次事件与全球变暖进行直接联系。因此对于中国这次灾害事件,我们不(能)说全球变暖是它的原因,不直接怪罪到它。”
澳大利亚气候学家彭妮·惠顿(Penny Whetton)也认可这样的解释。惠顿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人之一。她认为中国面临的恶劣天气和全球变暖没有直接联系。“每隔数年或者数十年,许多气象条件就会集体出现,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现象。我想这次中国的暴雪只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过程,没有任何特别的因素使之与全球变暖挂钩。根据气候变化模型的预测,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雪灾会越来越多。”
“应该说,冷的极端事件并不会愈发剧烈和频繁,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在变暖的世界里。”她补充道。
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分析主任戴维·琼斯(David Jones)认为:“冬天对于北半球来说本来就常常会下大雪、暴雪,以前如此,以后也将如此。”不过“下雪的次数可能会少一些,而下雪的强度很可能会有所增强”。
他说:“我们的地球不仅正在变暖,而且正在变得面目全非。”
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水资源和大气层中能量的分布发生变化,海洋和大气的循环、温度场的分布也都发生紊乱,这将使得原有的大气模式失衡,导致更多暴雨、暴雪、干旱、酷热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显示:从1950年至1998年,每10年中世界范围内发生极端气候事件的次数分别为13、16、29、44和72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极端性气候事件进入高发期。
作为一个大背景,全球变暖确实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是不是所有极端气候事件都可以戴上“全球变暖是大背景”这顶大帽子,不少专家则持谨慎态度。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