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永远的绿色宝库
admin
2008-02-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滇西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和人口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加强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有序和
滇西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和人口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加强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有序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要求——留下永远的绿色宝库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要求
在彩云南的地图上,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指的是:在自然区域上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行政区域包括迪庆州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县,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兰坪县,大理州的大理市和宾川、剑川、鹤庆、洱源、云龙县,丽江市的古城区和宁蒗、玉龙县,保山市的隆阳区和腾冲县,共5州市18县(市、区)。
这一地区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中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滇西北属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分布着丰富而多样化的基因资源和动植物类群,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垂直生态系列最完整以及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滇西北地处亚洲四大江河的上游,既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已被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
这一地区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6处,总面积98.4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0处、州市和县级13处,其中1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5处在“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范围内,白马雪山、高黎贡山被列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白马雪山是全球最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云龙天池是云南省唯一的云南松种质资源保护区;玉龙雪山是中国模式标本命名最多的保护区。滇西北有如此多的称誉,在全国首屈一指。
滇西北,崇山峻岭,“三江”并流,崛起一道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护卫着亚细亚高原的生态安全。保护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云南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地管护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公园”保护模式的探索,以建立保护区为主要形式保护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编制相关规划,颁布了一批地方性法规,不断加大投入,省林业、环保、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有力地促进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方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省就在滇西北建立8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滇西北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来,滇西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许多工作,成为国内、国际范例,受到国际国内高度评价。
“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开创了我国社区共管的先河。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民提出“保护高黎贡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近年来,白马雪山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开展保护区周边社区农牧技术推广、建立资源共管委员会、实施能源替代示范、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示范,德钦的此独顶、维西格花箐、福贡恰打、贡山双拉等示范村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碧塔海省级保护区率先在全省实施生态旅游收入返补当地社区的做法,成为社区共管又一范例。社区共管探索出了一条在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地区发展的一条新路。
保护区科学规范管理,促进保护区从抢救性保护向规范管理转变。近年来,我省以开展科研平台、教学实习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契机,在滇西北完成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查清了湿地水禽分布和种群数量,并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完成滇金丝猴、羚牛、红豆杉分布和数量专项调查和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普查;率先在全国开展高原湿地功能区划、中甸叶须鱼、滇金丝猴食性、白眉长臂猿习性、高黎贡山兰科植物、药用植物繁殖、少数民族文化与资源利用、生态旅游与保护关系等多项研究,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不断加强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省林业等部门组织保护区管理人员参加巡护、监测、社区共管、科普宣教等方面的培训。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程有序展开。根据《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重大疫情预防和处置指导意见》和《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加强滇西北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已在滇西北建立2个国家级、5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重视滇西北高原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碧塔海、纳帕海和拉市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江并流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创建了统筹兼顾保护与开发的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模式,建立了一批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监测站点、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场和收容拯救中心。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强化环境整治和节能减排,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省在滇西北局部地区先于全国两年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累计投资15亿元,滇西北境内5968万亩林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804万亩公益林的建设任务,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的中下游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促进了林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一地区的森工企业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由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和种树人的历史性转变。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将滇西北地区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布局重点,任务重点安排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源头,及石漠化集中区等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自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共安排滇西北退耕还林任务215万亩,已完成投资12.7亿元。
实施能源替代,2000年以来,滇西北新建沼气池近19万户,农村改灶12万多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微型水力发电等,沼气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结合”、“五配套”、“五个一工程”(一个沼气池、一个畜厩、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亩果菜园)的模式,为开展能源-生态建设发挥了良好效益。
推动生态恢复。随着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石漠化治理示范建设、低产用材林改造工程、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建设,滇西北地区5州市生态恢复营造林完成良好。同时大力加强森林防火,滇西北各州市、县(区)都设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乡(镇)、林场设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所,滇西北林区共建有专业、半专业扑火队92支5998人,义务扑火队1614支50000余人,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开展有害生物防治。2000年至2007年,在滇西北建立了3个系统测报点和500亩的防控示范基地,并组建了乡村防控协会。2007年2月,云南省第一个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大队在腾冲县率先成立,为在新时期开创我省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滇西北已初步建立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体系。
规范行政许可,加大执法力度。省政府出台《云南省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等文件,提高了重大项目的环境标准和准入条件。在滇西北地区重点林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南方二号行动”、“天保行动”、“春雷行动”、“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严打专项斗争,维护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治安秩序的基本稳定。
云南省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交流合作,调动一切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城乡社区组织和广大群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滇西北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不断提高,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多样性资源向着可持续使用和保护的方向健康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森林资源量逐年增加,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和2007年全省森林资源监测的结果显示,滇西北森林资源正向变化趋势明显,活立木总蓄积增加2089万立方米,有林地增加24万公顷,滇西北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滇西北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滇金丝猴数量明显增加,秃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人工繁育取得较大成效。
森林资源消耗下降, 国土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工程区呈现出一派“千山林木竞争秀,万岭鸟语展歌喉”的喜人景象。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如丽江市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997年的2232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335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由1997年的702万吨减少到106万吨。滇西北地区不少干枯多年的山箐又流起了清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水电产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目前,自然保护区已在四大江河流域形成保护网络,成为重要的流域生态屏障,不仅对云南,而且对江河下游省区和相关国家的生态建设、水源供给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生态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二次创业新亮点。2007年,丽江市的旅游收入达46亿元,占丽江财政总收入的60%多,玉龙雪山、泸沽湖、拉市海保护区成为旅游业支柱。在迪庆,1984年建立的碧塔海、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天然林禁伐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景观资源。
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林下资源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2004年,全省松茸出口创汇5300余万美元,滇西北保护区周边群众靠采集松茸和其他非木材林产品,就可增加近7000万元收入。在白马雪山保护区的通堆水村,松茸和其他非木材林产品采集收入已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滇西北药物资源的种植,为我省发展特色云药产业奠定了基础。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滇西北地区特色经济林面积累计达908万亩。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省启动竹藤基地建设,滇西北地区2000年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基地建设近20万亩,完成省级投资1409万元。
节约能耗,促进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经评估,在滇西北建一户沼气池,平均每户年可节柴2.5吨。截至2007年11月底,滇西北建成近19万户沼气池,年节约46.7万吨薪柴。按每亩中幼林地薪柴量4吨计,相当于保护了11.8万亩林地。按每户沼气年平均产气500立方米计,则滇西北农村每年相当于新增加了约5.6万吨标煤的优质能源。按每亩林地再加上以农村改灶为主的各项节能措施,每年约可节约40万吨标煤,按每吨标煤可减排二氧化碳量2.57吨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多万吨。农村能源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畜牧业的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滇西北一些保护区就建立各具特色的教学实习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研究基地,2001年以来,滇西北的自然保护区已接待科考人员近500名,多次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生夏令营,发放宣传册超过3万份,近2万人次的社区群众参加社区环境教育。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的利用藏族传统文化参与保护、高黎贡山保护区开展的跨边境合作保护均属创新性工作,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范例,被国际组织争相引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发展的基础。守护着滇西北这块稀世珍宝,我省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引导生物多样性资源向可持续使用和保护的方向发展,努力构建滇西北科学、高效的生态安全体系,促进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永远的绿色宝库。
林业工作者在做植物调查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界桩埋设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要求
在彩云南的地图上,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指的是:在自然区域上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行政区域包括迪庆州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县,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兰坪县,大理州的大理市和宾川、剑川、鹤庆、洱源、云龙县,丽江市的古城区和宁蒗、玉龙县,保山市的隆阳区和腾冲县,共5州市18县(市、区)。
这一地区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中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滇西北属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分布着丰富而多样化的基因资源和动植物类群,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垂直生态系列最完整以及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滇西北地处亚洲四大江河的上游,既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已被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
这一地区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6处,总面积98.4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0处、州市和县级13处,其中1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5处在“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范围内,白马雪山、高黎贡山被列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白马雪山是全球最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云龙天池是云南省唯一的云南松种质资源保护区;玉龙雪山是中国模式标本命名最多的保护区。滇西北有如此多的称誉,在全国首屈一指。
滇西北,崇山峻岭,“三江”并流,崛起一道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护卫着亚细亚高原的生态安全。保护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云南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地管护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公园”保护模式的探索,以建立保护区为主要形式保护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编制相关规划,颁布了一批地方性法规,不断加大投入,省林业、环保、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有力地促进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方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省就在滇西北建立8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滇西北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来,滇西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许多工作,成为国内、国际范例,受到国际国内高度评价。
“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开创了我国社区共管的先河。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民提出“保护高黎贡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近年来,白马雪山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开展保护区周边社区农牧技术推广、建立资源共管委员会、实施能源替代示范、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示范,德钦的此独顶、维西格花箐、福贡恰打、贡山双拉等示范村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碧塔海省级保护区率先在全省实施生态旅游收入返补当地社区的做法,成为社区共管又一范例。社区共管探索出了一条在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地区发展的一条新路。
保护区科学规范管理,促进保护区从抢救性保护向规范管理转变。近年来,我省以开展科研平台、教学实习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契机,在滇西北完成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查清了湿地水禽分布和种群数量,并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完成滇金丝猴、羚牛、红豆杉分布和数量专项调查和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普查;率先在全国开展高原湿地功能区划、中甸叶须鱼、滇金丝猴食性、白眉长臂猿习性、高黎贡山兰科植物、药用植物繁殖、少数民族文化与资源利用、生态旅游与保护关系等多项研究,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不断加强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省林业等部门组织保护区管理人员参加巡护、监测、社区共管、科普宣教等方面的培训。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程有序展开。根据《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重大疫情预防和处置指导意见》和《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加强滇西北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已在滇西北建立2个国家级、5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重视滇西北高原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碧塔海、纳帕海和拉市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江并流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创建了统筹兼顾保护与开发的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模式,建立了一批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监测站点、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场和收容拯救中心。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强化环境整治和节能减排,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省在滇西北局部地区先于全国两年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累计投资15亿元,滇西北境内5968万亩林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804万亩公益林的建设任务,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的中下游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促进了林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一地区的森工企业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由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和种树人的历史性转变。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将滇西北地区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布局重点,任务重点安排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源头,及石漠化集中区等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自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共安排滇西北退耕还林任务215万亩,已完成投资12.7亿元。
实施能源替代,2000年以来,滇西北新建沼气池近19万户,农村改灶12万多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微型水力发电等,沼气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结合”、“五配套”、“五个一工程”(一个沼气池、一个畜厩、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亩果菜园)的模式,为开展能源-生态建设发挥了良好效益。
推动生态恢复。随着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石漠化治理示范建设、低产用材林改造工程、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建设,滇西北地区5州市生态恢复营造林完成良好。同时大力加强森林防火,滇西北各州市、县(区)都设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乡(镇)、林场设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所,滇西北林区共建有专业、半专业扑火队92支5998人,义务扑火队1614支50000余人,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大大增强。
开展有害生物防治。2000年至2007年,在滇西北建立了3个系统测报点和500亩的防控示范基地,并组建了乡村防控协会。2007年2月,云南省第一个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大队在腾冲县率先成立,为在新时期开创我省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滇西北已初步建立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体系。
规范行政许可,加大执法力度。省政府出台《云南省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等文件,提高了重大项目的环境标准和准入条件。在滇西北地区重点林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南方二号行动”、“天保行动”、“春雷行动”、“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严打专项斗争,维护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治安秩序的基本稳定。
云南省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交流合作,调动一切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城乡社区组织和广大群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滇西北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不断提高,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多样性资源向着可持续使用和保护的方向健康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森林资源量逐年增加,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和2007年全省森林资源监测的结果显示,滇西北森林资源正向变化趋势明显,活立木总蓄积增加2089万立方米,有林地增加24万公顷,滇西北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滇西北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滇金丝猴数量明显增加,秃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人工繁育取得较大成效。
森林资源消耗下降, 国土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工程区呈现出一派“千山林木竞争秀,万岭鸟语展歌喉”的喜人景象。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如丽江市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997年的2232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335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由1997年的702万吨减少到106万吨。滇西北地区不少干枯多年的山箐又流起了清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水电产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目前,自然保护区已在四大江河流域形成保护网络,成为重要的流域生态屏障,不仅对云南,而且对江河下游省区和相关国家的生态建设、水源供给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生态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二次创业新亮点。2007年,丽江市的旅游收入达46亿元,占丽江财政总收入的60%多,玉龙雪山、泸沽湖、拉市海保护区成为旅游业支柱。在迪庆,1984年建立的碧塔海、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天然林禁伐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景观资源。
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林下资源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2004年,全省松茸出口创汇5300余万美元,滇西北保护区周边群众靠采集松茸和其他非木材林产品,就可增加近7000万元收入。在白马雪山保护区的通堆水村,松茸和其他非木材林产品采集收入已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滇西北药物资源的种植,为我省发展特色云药产业奠定了基础。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滇西北地区特色经济林面积累计达908万亩。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省启动竹藤基地建设,滇西北地区2000年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基地建设近20万亩,完成省级投资1409万元。
节约能耗,促进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经评估,在滇西北建一户沼气池,平均每户年可节柴2.5吨。截至2007年11月底,滇西北建成近19万户沼气池,年节约46.7万吨薪柴。按每亩中幼林地薪柴量4吨计,相当于保护了11.8万亩林地。按每户沼气年平均产气500立方米计,则滇西北农村每年相当于新增加了约5.6万吨标煤的优质能源。按每亩林地再加上以农村改灶为主的各项节能措施,每年约可节约40万吨标煤,按每吨标煤可减排二氧化碳量2.57吨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多万吨。农村能源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畜牧业的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滇西北一些保护区就建立各具特色的教学实习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研究基地,2001年以来,滇西北的自然保护区已接待科考人员近500名,多次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生夏令营,发放宣传册超过3万份,近2万人次的社区群众参加社区环境教育。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的利用藏族传统文化参与保护、高黎贡山保护区开展的跨边境合作保护均属创新性工作,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范例,被国际组织争相引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发展的基础。守护着滇西北这块稀世珍宝,我省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引导生物多样性资源向可持续使用和保护的方向发展,努力构建滇西北科学、高效的生态安全体系,促进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永远的绿色宝库。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