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单霁翔:文化遗产事业要从四个方面服务大局

admin 2007-11-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10月22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明康,局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机关各司室
  10月22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明康,局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机关各司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

  单霁翔首先介绍了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盛况,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和关于修改党章的基本情况。单霁翔指出,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凝聚人心,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单霁翔指出,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遗产事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七大报告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将“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报告,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感到十分振奋,更加坚定了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不相适应,同我们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我们肩负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

  当前,文化遗产事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前所未有的重视”是指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立法进度加快、投入力度加大、支持政策加强,文化遗产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所未有的冲击”是指在城市化加速进程的背景下,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引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异常尖锐,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局面。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问题,谋思路,促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形成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

  单霁翔进一步提出:

  一、文化遗产保护应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力量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数量并不值得骄傲。目前我国列入国家层面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明显偏少,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加快了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新时期新任务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不断创新,一些重大课题亟待研究解决。例如如何在大型古代城市遗址特别集中的城市设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如何实施长城、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等巨型、线型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如何开展海峡西岸文化遗产、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群等“系列遗产”的整体保护;如何推进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实现以首钢、江南造船厂等为代表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如何借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经验,在我国开展“中国文化之都”活动等等。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自觉的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入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行列。

  二、文化遗产保护应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城市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遗产应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们的综合价值。在新的世纪,应主动发挥文化遗产的多方面综合作用,使文化遗产进一步融入经济发展、融入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建设。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仅仅把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深入发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现代和未来生活的文化资源。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培育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体系。

  三、文化遗产保护应成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积极力量
 
  文化遗产保护不但需要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工作者以守土有责的精神承担起庄严使命,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今天我们在专注于通过工程技术手段遏制文化遗产破坏的同时,不应忽视一方面的变化,即伴随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消失和原有人文、自然环境的改变,当地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文化情感日趋淡漠。文化遗产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保护工作中应注重民众分享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重建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联系,缩小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距离,坚持把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让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果。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要创作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使文化遗产保护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保护中共享,在共享中保护,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四、文化遗产保护应成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力量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在当前国际竞争合作发展的总体格局下,为我国争取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使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声音明显增强。我们努力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技术,提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取得一定成绩。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责任、国际责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与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东方古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根深叶茂,更加了解当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更加亲近中国,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