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若建高楼是中国规划领域的耻辱
admin
2007-11-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前日有媒体报道,香港嘉里集团旗下的“嘉里建设”将在杭州西湖边此建设一个建筑群,其中酒店塔楼建筑最高处达85米,超过今年1月被炸掉的72米的原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报纸
前日有媒体报道,香港嘉里集团旗下的“嘉里建设”将在杭州西湖边此建设一个建筑群,其中酒店塔楼建筑最高处达85米,超过今年1月被炸掉的72米的原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报纸介绍,这一地块《杭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规定:建筑基本控高(限高)按25米控制,局部可适当提高,但超过25米部分的建筑面积控制在总建筑面积的1/4以内,具体提高幅度在方案论证中结合西湖景观分析确定。据称,有关分析说,85米高楼不会破坏西湖周边景致。这一事件应当引起全国规划领域的高度关注。
保护民族文化与传承历史是是全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当务之急
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特别是中外城市规划比较研究,知道多了,对比多了,心里特别难受。因为,越是对比越是知道,中国的城市规划问题多多,越是知道中华文化中的劣根性,越是道在许多国人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无知与愚昧落后,也更知道国人为什么会对历史与文化不那么尊重,不那么敬仰,甚至热衷于毁坏文明、损害文化,斩断历史的原因。如果现在仍然不注重历史文物与文化遗迹的传承保护,我们这个民族所剩不多的一些宝贵财富也会被破坏,被历史淹没与遗忘,我们民族的根将被毁弃,也许几百年后,甚至上千年后,这个民族要走上寻根之旅。当然这是非常可悲的。
一个民族之所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所决定的,当然这个文化是个大概念。如果民族的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就立不起来中华文化是个大概念,包括书籍典章,包括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历史传说,当然也有文化体系。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他们用过的,做过的,有物件,有学说,有那些能够反映一代一代人甚至一个一个时代的印迹。文化是一个根,是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的血脉。我们只要到欧洲去考察,就会看到,人家的认识比我们早了好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几百年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东西,现在世界上真的不多了,所以要认真保存,象荷马史诗,象奥林匹克的遗迹,象宙斯神庙,上千年前的,许多损毁了,但也些保护得相当好。这说明人家认识得早,保护得早。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去凭吊,去景仰。象凡尔赛宫、卢浮宫,都是千年以上的皇家宫殿,里面的大量物品是原有的,那些东西极为珍贵,许多稀世珍宝是那一段或更长久的历史遗物,许多当年的文物与文件还在。而在我们中国,这些历史物件,这些历史的文化存在,千百年来总是屡遭破坏,浩劫是一个接一个,甚至没有多少人对老祖宗的遗物表示足够的珍惜,重视,其实这里面有文化的东西,有劣根性的东西。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依然问题严重。
最突出的毁坏文化、毁灭遗迹,损害民族文化的根的行为,就是近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拆迁与建设行为。一些地区在开发过程中,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给粉碎了,把好端端的古建筑群给破坏了,把历史街区给拆得七零八碎,没有一个整体的依存环境。许多历史文物的周边环境都改变了,这些精美的古文物古建筑由于失去了环境的涵养与映衬,贬值严重,美的观赏性越来越差,变成现代建筑压抑下的侏儒,不伦不类,有的甚至失去存在价值。这些事实足以让每个规划领域的人痛心疾首,而对于我,简直可用疾恶如仇来代表。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不尊重历史、也很不尊重文化的民族,西湖边建高楼是这种劣根性的重演
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史的编书人一半脑袋是智慧,一半脑袋是浆糊。为什么是浆糊?是因为他研究不深不透,教给学生的半是真理,半是谬论。他本身就没有把文化研究透,动不动就是文化光辉灿烂,动不动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对于另外的一半他没有说。其实,我们民族被毁灭的文化、被摧残的文明的价值还更多,甚至还更有价值。我们现在能有的,能看到的,能把握到的,也许只是实际文明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我们把历史文化、把我们民族许多珍贵的东西给毁灭了,给淹没了,给丢失了。这样说,我们的教授,博士生可能不高兴,那么我来举点例。
第一,中国的历史建筑其实精品百分之九十五甚至更多被破坏了,被毁灭了,但是讲得不多,甚至有意回避。比较明白记载是在历史上的,是项籍这个西楚霸王把阿房宫烧了,火烧6个月不熄灭,能烧的烧了,能毁的毁了,建筑的精美、那一个时代的文化精品,几乎全都没有了,保存下来的不过万一。每次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放火则是其中的必由之路。不过说到这一点上,我们在习惯上并没有悲痛,只感觉王朝更迭就是这个代价。所以记载总是一笔带过。中国境内,大大小小曾经有数百个王朝传承更替,也就是说有数百个宫殿,那一个宫殿不是千百万技术工匠的心血?不是数十万以上民工数十年的劳动成果?但到现在我们实际上只能看到明朝一清朝的宫殿。为什么?幸好满族是少数民族,他主宰了这个国家,对汉族文化的劣质部分没有浸泡得那么深,因此就住进了原有的宫殿,所以明皇宫很幸运。其实,中国历史上比现在北京故宫更有历史价值的还应当有数十座,比如,阿房宫,唐代的长安宫殿,洛阳宫殿等等,宋代的开封,临安,其精美如同天庭,历史都有记载,此外,也有上百个各种各样的王朝宫殿,都城,几乎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即使是清朝,后来也焚毁了太平天国在南京建设起来的数十座银妆玉砌的宫殿王府。为什么历史上总会有这个做法?而且屡试不爽?为什么一个新王朝到来,就要把旧王朝的宫殿给毁了?其实说到底是文化中的劣根性,是叫做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原有的王朝宫殿虽然曾经花了几十年建设,数百万民工、匠人精巧设计,但新皇帝不能住,为什么,旧王朝王气沦丧了,所以不能用,要重新建设宫殿。但是为什么要把旧王朝价值连城的宫殿焚毁了?这还是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不能留下第二个皇宫。所以不管价值多少万、多少亿公斤黄金铸成,也要把它焚毁,决不姑息。然后,新王朝再驱赶数十万匠人与民工重新建设。每一个王朝总是这样推倒重来。另外还有对建筑的各种禁锢。史书记载,直到清光绪三年,政府还下文,禁止民间的建筑高度超过多少米,要比皇宫要低多少,只能用什么材料,比如不能用琉璃瓦,不能用黄色,不能用红墙,不能用什么样的装饰。把建筑的什么风格、规格等都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因此建筑师最多也就只能在神殿、庙宇上有些许发挥,不能有自己的创造力。假如不是几千年毁灭与禁锢,中国的建筑大师们不知道会留下多少个在世界建筑史上光彩夺目的杰作。
第二,中国历史上每次王朝更替,都会给那个时代的文物珍品带来一次极为严重的浩劫。
与瓜分的相比,毁灭的远远是绝大多数。典型的就是焚书,毁物,埋人。动不动焚毁一个城市。甚至动不动灭族。为什么呢,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文化人,从总体上说,对文物的历史价值都不怎么重视,甚至认为是奇技淫巧。数千年历史中,虽然也有几个重视的,比如,唐太宗能把王羲之书法精品带到棺材里。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极个别。就是唐太宗,重视的也只是能帮助其统治所用的帝王学问。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的文化史,中国没有出过一个关于文化、文化历史保护与保存的象模象样的规定。每一个历史动荡时期,糟蹋最多的就是文化与文物,就是毁坏建筑,毁坏文物,江山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毁了也不是我的。最后就是一把火,把那个时代万千文化与历史精品烧于一旦。这样的事,这样的记忆在我们的国度是屡见不鲜。国人骨子里多数没有文化与文物的概念。就是四十年前的文革,全国上下齐动手毁灭文化、损毁毁文物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感觉心痛,甚至是一种快感,一种报复。这样一个浩劫实际上大多数人没有制止。所以中国的文化精品,历史五千年或者更长久的,保存下来的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我们虽然是文明古国的继承人,事实上我们曾经千百次焚烧过文明,践踏过文明,毁灭过文化,不过就是民族的记忆力太差而已。
城市规划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保护文化,保护历史,让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连续性,让民族有根可寻。
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文物,保护那个历史形成的周边环境基础或叫历史街区。建国以后,梁思成提出中国的政治中心要西移,把皇宫与旧城中心区保护起来。但是这个意见在当时是大多数人不同意,其中的原因是我们由于对城市规划的知识知之甚少,满脑袋阶级斗争观点,小农经济意识突出。北京是一个凝聚中华文明遗产方面特别重要的城市,是大大小小十多个朝代的帝都,历史城市,文化城市,其历史遗迹是全中国最集中、最富有的地方。但是人们同样没有能充分科学地认识文化与文物遗产的意义与功用,对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遗迹的文明价值与传承价值认识不足,犯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失误。比如北京的城墙,一些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的古建筑,许多古庙宇,数百个精美牌坊,随后都拆除了,而且还拆毁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历史街区,特别是一些具有典型文化价值的大院,四合院甚至王府。大的如北京的城墙、城门,每一个都是雕梁画栋,如果现在来评估其价值,即使用每一个用数百亿重建,也没办法恢复其价值。全国也是一样。有的城市一大批带有带有深厚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建筑遭到毁坏,比如,象玛祖庙,土地庙,象家族宗祠,其实这都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还有的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古墓、出土文物、相关雕塑毁坏、盗失。前些年,在研究圆明园的历史遗迹保护的时候,我们发现,当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一把大火烧毁了后,大量的石质工艺品,构造物,数十年中,都有当地的人们不停地用来挖掘,搬运,直到建国后的战备工作,还把圆明园大水法的石块搬走,其它小的就更不用谈了。有意的破坏,毁灭,还是无意的破坏,损毁,在过去的历史上太多了,说都说不完。
保护历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完整的命题
毁坏历史,毁坏文化,有两类情况,一是损毁,如拆除是一种,总之是文化的载体或者是建筑物灰飞烟灭了;第二种是改变环境。历史遗迹、文物并不是一个单独建筑物,它有周边的环境要素。一个古建筑,它的存在价值依附于周边的环境,周边的历史街区,它不是单独存在的。比方说,十三陵,故宫,如果没有周边的古街区,古建筑,旧四合院,它就难以体现其历史感,沧桑感,它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许多单个古建筑物更是这样,如果没有其生存环境,它就没有文化依托。比如,一个庙宇,周边都竖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那个庙宇只是高大建筑物脚下的一个小玩具,这种状况还有多大价值可言?没有特定的环境支撑的古代建筑,它的文物价值就被破坏了。假定故宫周边都是现代高大的建筑物,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从办公室的窗口向下看到它,那怕是泰和殿再高大雄伟也会贬值得一塌糊涂。
这十多年中,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重大失误之一就是毁坏城市的历史文化基础
不顾文化与历史一味在旧城基础上造新城,把好端端的历史街区拆除了,甚至用现代建筑把古建筑包围起来,使得古建筑相形失色。有的为了城市的拆迁,把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性建筑拆除了。这些对历史与文化的毁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懂文物保护,不懂得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的,比如象杭州的历史街区大片被拆除,就属此例。另一种是懂得文化与文物保护,但是有私利在里面,因此是有意干着破坏着城市的景观、破坏城市的风貌、破坏城市历史遗迹的混帐事。而这一种行为,更是亵渎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也亵渎了规划工作者的良知,既对不起列祖列宗,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帐。
杭州西湖边上建高楼,是典型的对历史街区、历史遗迹的破坏,必须坚决制止
高楼之下,西湖的美丽的景观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都会相形变色,如果大家都来仿效,西湖最终会成为没有价值的洗脚盆景观。西湖边建高楼,是有意破坏中华历史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的行为,作为规划研究的学者与工作者们来说,是可忍,敦不可忍?!西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典载体,它是历史文化景观中美妙绝伦的珍品,是数千年文化的承载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保护好西湖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物质载体的传统延续。文化与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基础与根。破坏了这个基础与根就意味着数典忘祖,而这恰是规划领域管理的大事。所以说,西湖边若建高楼,将是中国整个规划领域的耻辱。此事如不坚决制止,就会举国上下相行仿效,最终会导致一场文明的劫难。
(作者是城市规划研究学者,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保护民族文化与传承历史是是全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当务之急
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特别是中外城市规划比较研究,知道多了,对比多了,心里特别难受。因为,越是对比越是知道,中国的城市规划问题多多,越是知道中华文化中的劣根性,越是道在许多国人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无知与愚昧落后,也更知道国人为什么会对历史与文化不那么尊重,不那么敬仰,甚至热衷于毁坏文明、损害文化,斩断历史的原因。如果现在仍然不注重历史文物与文化遗迹的传承保护,我们这个民族所剩不多的一些宝贵财富也会被破坏,被历史淹没与遗忘,我们民族的根将被毁弃,也许几百年后,甚至上千年后,这个民族要走上寻根之旅。当然这是非常可悲的。
一个民族之所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所决定的,当然这个文化是个大概念。如果民族的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就立不起来中华文化是个大概念,包括书籍典章,包括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历史传说,当然也有文化体系。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他们用过的,做过的,有物件,有学说,有那些能够反映一代一代人甚至一个一个时代的印迹。文化是一个根,是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的血脉。我们只要到欧洲去考察,就会看到,人家的认识比我们早了好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几百年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东西,现在世界上真的不多了,所以要认真保存,象荷马史诗,象奥林匹克的遗迹,象宙斯神庙,上千年前的,许多损毁了,但也些保护得相当好。这说明人家认识得早,保护得早。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去凭吊,去景仰。象凡尔赛宫、卢浮宫,都是千年以上的皇家宫殿,里面的大量物品是原有的,那些东西极为珍贵,许多稀世珍宝是那一段或更长久的历史遗物,许多当年的文物与文件还在。而在我们中国,这些历史物件,这些历史的文化存在,千百年来总是屡遭破坏,浩劫是一个接一个,甚至没有多少人对老祖宗的遗物表示足够的珍惜,重视,其实这里面有文化的东西,有劣根性的东西。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依然问题严重。
最突出的毁坏文化、毁灭遗迹,损害民族文化的根的行为,就是近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拆迁与建设行为。一些地区在开发过程中,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给粉碎了,把好端端的古建筑群给破坏了,把历史街区给拆得七零八碎,没有一个整体的依存环境。许多历史文物的周边环境都改变了,这些精美的古文物古建筑由于失去了环境的涵养与映衬,贬值严重,美的观赏性越来越差,变成现代建筑压抑下的侏儒,不伦不类,有的甚至失去存在价值。这些事实足以让每个规划领域的人痛心疾首,而对于我,简直可用疾恶如仇来代表。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不尊重历史、也很不尊重文化的民族,西湖边建高楼是这种劣根性的重演
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史的编书人一半脑袋是智慧,一半脑袋是浆糊。为什么是浆糊?是因为他研究不深不透,教给学生的半是真理,半是谬论。他本身就没有把文化研究透,动不动就是文化光辉灿烂,动不动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对于另外的一半他没有说。其实,我们民族被毁灭的文化、被摧残的文明的价值还更多,甚至还更有价值。我们现在能有的,能看到的,能把握到的,也许只是实际文明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我们把历史文化、把我们民族许多珍贵的东西给毁灭了,给淹没了,给丢失了。这样说,我们的教授,博士生可能不高兴,那么我来举点例。
第一,中国的历史建筑其实精品百分之九十五甚至更多被破坏了,被毁灭了,但是讲得不多,甚至有意回避。比较明白记载是在历史上的,是项籍这个西楚霸王把阿房宫烧了,火烧6个月不熄灭,能烧的烧了,能毁的毁了,建筑的精美、那一个时代的文化精品,几乎全都没有了,保存下来的不过万一。每次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放火则是其中的必由之路。不过说到这一点上,我们在习惯上并没有悲痛,只感觉王朝更迭就是这个代价。所以记载总是一笔带过。中国境内,大大小小曾经有数百个王朝传承更替,也就是说有数百个宫殿,那一个宫殿不是千百万技术工匠的心血?不是数十万以上民工数十年的劳动成果?但到现在我们实际上只能看到明朝一清朝的宫殿。为什么?幸好满族是少数民族,他主宰了这个国家,对汉族文化的劣质部分没有浸泡得那么深,因此就住进了原有的宫殿,所以明皇宫很幸运。其实,中国历史上比现在北京故宫更有历史价值的还应当有数十座,比如,阿房宫,唐代的长安宫殿,洛阳宫殿等等,宋代的开封,临安,其精美如同天庭,历史都有记载,此外,也有上百个各种各样的王朝宫殿,都城,几乎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即使是清朝,后来也焚毁了太平天国在南京建设起来的数十座银妆玉砌的宫殿王府。为什么历史上总会有这个做法?而且屡试不爽?为什么一个新王朝到来,就要把旧王朝的宫殿给毁了?其实说到底是文化中的劣根性,是叫做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原有的王朝宫殿虽然曾经花了几十年建设,数百万民工、匠人精巧设计,但新皇帝不能住,为什么,旧王朝王气沦丧了,所以不能用,要重新建设宫殿。但是为什么要把旧王朝价值连城的宫殿焚毁了?这还是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不能留下第二个皇宫。所以不管价值多少万、多少亿公斤黄金铸成,也要把它焚毁,决不姑息。然后,新王朝再驱赶数十万匠人与民工重新建设。每一个王朝总是这样推倒重来。另外还有对建筑的各种禁锢。史书记载,直到清光绪三年,政府还下文,禁止民间的建筑高度超过多少米,要比皇宫要低多少,只能用什么材料,比如不能用琉璃瓦,不能用黄色,不能用红墙,不能用什么样的装饰。把建筑的什么风格、规格等都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因此建筑师最多也就只能在神殿、庙宇上有些许发挥,不能有自己的创造力。假如不是几千年毁灭与禁锢,中国的建筑大师们不知道会留下多少个在世界建筑史上光彩夺目的杰作。
第二,中国历史上每次王朝更替,都会给那个时代的文物珍品带来一次极为严重的浩劫。
与瓜分的相比,毁灭的远远是绝大多数。典型的就是焚书,毁物,埋人。动不动焚毁一个城市。甚至动不动灭族。为什么呢,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文化人,从总体上说,对文物的历史价值都不怎么重视,甚至认为是奇技淫巧。数千年历史中,虽然也有几个重视的,比如,唐太宗能把王羲之书法精品带到棺材里。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极个别。就是唐太宗,重视的也只是能帮助其统治所用的帝王学问。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的文化史,中国没有出过一个关于文化、文化历史保护与保存的象模象样的规定。每一个历史动荡时期,糟蹋最多的就是文化与文物,就是毁坏建筑,毁坏文物,江山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毁了也不是我的。最后就是一把火,把那个时代万千文化与历史精品烧于一旦。这样的事,这样的记忆在我们的国度是屡见不鲜。国人骨子里多数没有文化与文物的概念。就是四十年前的文革,全国上下齐动手毁灭文化、损毁毁文物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感觉心痛,甚至是一种快感,一种报复。这样一个浩劫实际上大多数人没有制止。所以中国的文化精品,历史五千年或者更长久的,保存下来的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我们虽然是文明古国的继承人,事实上我们曾经千百次焚烧过文明,践踏过文明,毁灭过文化,不过就是民族的记忆力太差而已。
城市规划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保护文化,保护历史,让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连续性,让民族有根可寻。
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文物,保护那个历史形成的周边环境基础或叫历史街区。建国以后,梁思成提出中国的政治中心要西移,把皇宫与旧城中心区保护起来。但是这个意见在当时是大多数人不同意,其中的原因是我们由于对城市规划的知识知之甚少,满脑袋阶级斗争观点,小农经济意识突出。北京是一个凝聚中华文明遗产方面特别重要的城市,是大大小小十多个朝代的帝都,历史城市,文化城市,其历史遗迹是全中国最集中、最富有的地方。但是人们同样没有能充分科学地认识文化与文物遗产的意义与功用,对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遗迹的文明价值与传承价值认识不足,犯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失误。比如北京的城墙,一些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的古建筑,许多古庙宇,数百个精美牌坊,随后都拆除了,而且还拆毁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历史街区,特别是一些具有典型文化价值的大院,四合院甚至王府。大的如北京的城墙、城门,每一个都是雕梁画栋,如果现在来评估其价值,即使用每一个用数百亿重建,也没办法恢复其价值。全国也是一样。有的城市一大批带有带有深厚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建筑遭到毁坏,比如,象玛祖庙,土地庙,象家族宗祠,其实这都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还有的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古墓、出土文物、相关雕塑毁坏、盗失。前些年,在研究圆明园的历史遗迹保护的时候,我们发现,当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一把大火烧毁了后,大量的石质工艺品,构造物,数十年中,都有当地的人们不停地用来挖掘,搬运,直到建国后的战备工作,还把圆明园大水法的石块搬走,其它小的就更不用谈了。有意的破坏,毁灭,还是无意的破坏,损毁,在过去的历史上太多了,说都说不完。
保护历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完整的命题
毁坏历史,毁坏文化,有两类情况,一是损毁,如拆除是一种,总之是文化的载体或者是建筑物灰飞烟灭了;第二种是改变环境。历史遗迹、文物并不是一个单独建筑物,它有周边的环境要素。一个古建筑,它的存在价值依附于周边的环境,周边的历史街区,它不是单独存在的。比方说,十三陵,故宫,如果没有周边的古街区,古建筑,旧四合院,它就难以体现其历史感,沧桑感,它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许多单个古建筑物更是这样,如果没有其生存环境,它就没有文化依托。比如,一个庙宇,周边都竖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那个庙宇只是高大建筑物脚下的一个小玩具,这种状况还有多大价值可言?没有特定的环境支撑的古代建筑,它的文物价值就被破坏了。假定故宫周边都是现代高大的建筑物,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从办公室的窗口向下看到它,那怕是泰和殿再高大雄伟也会贬值得一塌糊涂。
这十多年中,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重大失误之一就是毁坏城市的历史文化基础
不顾文化与历史一味在旧城基础上造新城,把好端端的历史街区拆除了,甚至用现代建筑把古建筑包围起来,使得古建筑相形失色。有的为了城市的拆迁,把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性建筑拆除了。这些对历史与文化的毁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懂文物保护,不懂得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的,比如象杭州的历史街区大片被拆除,就属此例。另一种是懂得文化与文物保护,但是有私利在里面,因此是有意干着破坏着城市的景观、破坏城市的风貌、破坏城市历史遗迹的混帐事。而这一种行为,更是亵渎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也亵渎了规划工作者的良知,既对不起列祖列宗,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帐。
杭州西湖边上建高楼,是典型的对历史街区、历史遗迹的破坏,必须坚决制止
高楼之下,西湖的美丽的景观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都会相形变色,如果大家都来仿效,西湖最终会成为没有价值的洗脚盆景观。西湖边建高楼,是有意破坏中华历史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的行为,作为规划研究的学者与工作者们来说,是可忍,敦不可忍?!西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典载体,它是历史文化景观中美妙绝伦的珍品,是数千年文化的承载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保护好西湖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物质载体的传统延续。文化与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基础与根。破坏了这个基础与根就意味着数典忘祖,而这恰是规划领域管理的大事。所以说,西湖边若建高楼,将是中国整个规划领域的耻辱。此事如不坚决制止,就会举国上下相行仿效,最终会导致一场文明的劫难。
(作者是城市规划研究学者,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