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呼唤世遗开发新模式

admin 2007-07-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6月26日傍晚,贵州省荔波县政府“申遗办公室”、县新闻中心的陈荣正在赶印一摞材料。   他刚从省城贵阳接来一批媒体记者。在印发给记者的材料中,详细记录了荔波喀斯特提
  6月26日傍晚,贵州省荔波县政府“申遗办公室”、县新闻中心的陈荣正在赶印一摞材料。
  他刚从省城贵阳接来一批媒体记者。在印发给记者的材料中,详细记录了荔波喀斯特提名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各项情况,言语透着期盼和欣喜。当晚,县长陈稠彪约见记者。对于申遗,陈稠彪表示“把握性很大”。
  政府早已制订了三套庆祝方案,包括表决一通过立即揭牌,在县城广场燃起篝火等。此前得到消息,表决将在北京时间28日清晨5点进行。“我们夜里燃篝火,5点就过去揭牌。”陈稠彪鼓励记者当晚不要睡觉。
  27日下午两点25分,正在午睡的记者们突然被叫醒。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莫雄亮告知:随贵州代表团赴新西兰参加世遗大会的荔波县委书记王振金从基督城来电,8分钟前,大会提前半天全票通过“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申请。
  “捆绑”喀斯特
  这一遗产地史无前例地跨省联合申报,按照普遍的说法,是“捆绑”而成。
  “捆绑”之路,迄今已走过16年艰辛历程。1991年,已在国内外闻名遐迩的云南石林景区第一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因技术准备不充分,申报受挫。此后近10年间,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几乎一片空白。即便早在1995年就形成申遗基本思路,但贵州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正启动申遗工作还是推到了2001年。2003年10月,重庆武隆也正式启动申报项目。
  世遗专家认为,上述三地虽然代表了世界上湿润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均符合世遗申报的一条或多条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组织鼓励三地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提名方式尽快捆绑申遗。2005年9月,经多次考察和论证,最终确定滇、黔、渝3个“捆绑”片区,并由贵州省牵头组织申报工作。
  据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专家贵州组组长、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介绍,南方喀斯特地区范围太大,很难找到一个单独、典型、能代表整个中国喀斯特特征的提名地。熊康宁认为,为加强喀斯特生态保护,有必要选择一系列能代表整个典型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的范例和能够证明其地貌景观发展史的多个提名地进行捆绑申报。
  “捆绑”的工作极其繁杂,制作申报文本和整治环境都是相当需要耐心的事情,而申遗的胜利又与申报文本的完整性关联甚大。熊康宁说,整个文本从起草到定稿,至少修改过十几次。
  申遗带动旅游发展
  在荔波县城,为迎接10月在此地召开的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尽管大街小巷都在大兴土木,但6月27日下午人们依然组织了长达数公里的游行。
  与捆绑申遗成功引发三地人民同庆的热闹相衬,三个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在短短一周里便人气大增。仅贵州荔波,从申报成功的6月27日至今两周内,各家旅行社接待的游客数量已超过2000人。据贵阳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因暑期旅游旺季来临,该旅游线路已成为目前最受省内外游人青睐的线路之一,有的旅行社一天就要接受100多人报名。
  申遗成功让商家嗅到了更大的商机。目前,贵阳多家旅行社正在调整荔波线路的设置,不少旅行社已增开荔波旅游线路,并将其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合打造,形成包括两日游、三日游等旅游产品在内的格局。
  这一看似良好的形势已经或正在实现着当地政府的申遗愿望。陈稠彪在27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便表示,申遗成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荔波世居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认可,同时“对全县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而在云南石林,官方希望以申遗为契机,将旅游业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生态、科考、会展综合型转变,并于2005年启动了建园75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景区提升改造工程。石林县县长李忠德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建一座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氛围浓郁、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
  保护下的旅游开发
  记者27日在荔波瑶山乡看到,瑶族小伙用放鸟归林、烧毁鸟笼的方式庆祝申遗成功。他们期待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改变生活现状,而游人的到来将是其最大愿望。
  尽管遗产地官方均表示将增强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石林景区实现观光区与服务区完全分离,武隆逐步将保护区内的土著居民迁出,荔波正在改善景区服务设施。但无一例外,这些举措的指向都瞄准旅游开发。
  包括世界遗产研究专家吕舟在内的多名业内人士均对此表示担忧,认为申遗热中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重小我、轻大局三大误区,申遗前后反差巨大:一方面不遗余力大造声势,不计成本将申报项目进行包装;另一方面却对成功的项目漫不经心,另有所图,人为破坏现象日趋严重。
  “世界遗产地也可以开展旅游。”熊康宁认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展出”一项的确定,即指世界遗产不是关门保护,而是要与人类见面,其价值是给人以欣赏。“但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不能把遗产当做摇钱树。”熊康宁建议,三地政府应改变开发旅游为重的观念,携手加强与专家合作,共同提出特定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模式。
  就在记者截稿前,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北京召开的荔波申遗成功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世界遗产地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否则会臭名远扬,必须尽快研究如何让保护和开发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赢的课题。据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介绍,目前荔波已从停止威胁遗产地的经济活动、恢复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对遗产地实施全方位地保护。
  业内人士表示,申遗成功将进一步考问遗产地的配套设施及接待能力,如何在保护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打造尽量满足游客对世遗向往的软硬环境,将成为政府面对的新问题。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