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市惟一的芦苇湿地前途未卜

admin 2006-11-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与大规模上马的人工湿地景观建设相比,原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状况似乎显得并不十分乐观,资金和专业管理都是需要解决的困难,如果以生态旅游的形式对外开放,或许还会留有更多
  与大规模上马的人工湿地景观建设相比,原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状况似乎显得并不十分乐观,资金和专业管理都是需要解决的困难,如果以生态旅游的形式对外开放,或许还会留有更多棘手的后患。最近,北京地区仅存的一块芦苇型湿地——杨镇原生态苇塘湿地,已正式进入了政府关怀的视野,保护实施行动同步开始。

  杨镇湿地的缺水危机

  “今年7月份去杨镇湿地的时候,我对那里的状况不太满意,缺水严重,并且面临干涸的危险。”海淀区人大代表李小溪告诉记者。5年前,李小溪曾尽力阻止过一次杨镇湿地的“改建危机”。
  2001年10月16日,位于顺义区的杨镇“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规划图中的高尔夫球场和娱乐城项目开发消息一经披露,就遭到李小溪的公开质疑。她在媒体上努力表达了自己对这块原生态湿地命运的忧虑,同时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多方部门反映事态的严重性。次年,北京市制定“湿地保护行动十年规划”,杨镇苇塘湿地也众望所归地被列入其中。同时,北京市政府也给予湿地2000万元的拨款用于自然保护。保护的声音最终占了上风。
  2006年2月9日,顺义区政府印发的《关于2006年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杨镇汉石桥湿地植被恢复工程和汉石桥湿地水质改善工程均榜上有名。然而,让李小溪至今仍忧心忡忡的是,接下来的湿地会怎么办?
  杨镇湿地被列入保护计划,却并未宣告它多舛命运的终结。“水源补给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环节,缺水的问题解决不了,湿地的问题就不能根本解决。”李小溪指出。
  杨镇湿地周围的水源本来就不多,连污水水源也不充足,“开源节流”的关键在于“节流”。“如果把目光盯在开源上,把地下水抽到地面上,用来补给湿地,这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她说。
  北京市三分之二的居民用水依靠地下水供给,大量采集地下水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包括马桶用水在内的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是李小溪眼下最关心的环保议题之一。“在美国很多州立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严禁开采地下水。水的问题也不能只依靠南水北调来解决。”她强调。
  事实上,改善水源不足的问题在2003年就被提入议事日程,杨镇湿地项目景观设计中心曾向李小溪征求关于保护湿地的意见,李小溪认为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建立污水处理厂,经过她数轮努力,这个建议最终得以采纳。

  谁在左右湿地的命运?

  张伟是杨镇汉石桥湿地原承包人。自1998年起,他就开始了对杨镇湿地的承包。除了种树、养鱼外,他也在外面承包土方活,这些收入可以直接贴补到芦苇荡的保护培育成本中。看到下游有人利用万亩芦苇荡采黑土、办砖厂,他也有过犹豫,不过最终他还是阻止了舅舅贷款买车运土的想法。
  尽管杨镇湿地的面积已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万亩,萎缩至今天的2452亩,但它依然具备在旅游旺季每天吸引游客300多人的魅力。在承包湿地的日子里,每逢这样的时节,张伟都会接待一些前来钓鱼、吃农家饭的游客。他也就渐渐冒出了开饭店的念头。可好景不长,饭店还没正式开张,就被告知属于违章建筑,并且有碍于湿地保护,必须拆除。
  2004年年底,杨镇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开始找张伟商量征回湿地的事宜。谈及湿地被征回,张伟说:“既然都是为了湿地好,目标应该就是一样的。”
  张伟的房子被征回了,同样没能留住的还有他的树木和鱼苗。这些资产连同土地在内被评估价值超过2000万元,而张伟最后仅拿到950万元,并且没有得到列出单项价格的明细。
  被勒令拆除的饭店也并没有在征回后立刻拆除,至今仍经营得有声有色,竟然还在原来1000多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增了约200平方米。原任顺义区水资源局副局长、现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的李福利称,饭店目前用作职工食堂,顺便接待外来客人,只是临时建筑加以利用,如果拆掉再建反而增加成本,将来肯定还是要拆除的。但对于何时拆除,李福利并没有给予确切答复。
  “我曾经讨要说法,镇长说没办法。”张伟感到无奈。后来有关部门也曾给这个继续经营的“职工食堂”下过一个违章通知,但最终只是不了了之。
  可真正令张伟心寒的是管委会接管之后,到了芦苇的收割季节,不仅无人动手收割,飘摇的芦苇荡反而遭遇了火烧。“我愿意自己亲手割,尽管会慢点,可没想到他们白天阻止了,却等到晚上放火,一下子烧死好多鸟,看着都心痛。”说到这里,张伟眼泪汪汪。

  后续管理是最大难题

  今年7月,杨镇汉石桥湿地管委会将原人大代表李小溪、政协委员梁从诫和曾报道湿地事件的媒体记者舒志刚三人一行请到杨镇观摩,并向张伟征求意见。李小溪回忆起当时提的三条建议:“一是农药化肥在湿地一定要少用;二是停止火烧芦苇的做法;三是旅游项目可以拉,但必须要有限度。”但对于最后一条,她说自己心里也没底。“传说中的旅游度假村项目一直没有开始,有关部门也含糊其辞。”
  杨镇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管委会主要落实的就是湿地的前期保护工作,包括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提到的水质改善和植被恢复两项要务。与水质改善直接相关联的就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植被恢复工程目前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但在今年初印发的《重点工程管理意见》中,杨镇湿地污水处理和植被恢复两项工程的完成期限一栏清晰地注明“年底前”三个字。对于工作进度的缓慢,管委会有关人员解释,管理办公室去年刚刚成立起来,直到今年5月22日,管委会才开始从原承包方手中接管湿地。
  后续管理是目前湿地开放式保护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据杨镇汉石桥湿地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负责这块湿地的管理成员达到20余人,加上其他人员超过40人。而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块湿地上已经更换了4批保安,保安素质低下问题早已为人诟病,接连出现保安群殴捕鱼者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很多残酷的状况,让张伟感到不寒而栗。“靠往水里放铁丝网、投玻璃渣来威慑入侵者是不人道的,更是危害生态破坏湿地的做法。有鱼才有鸟,才有了整个生物链,破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错误的。”他说。
  据记者了解,杨镇汉石桥湿地明年将正式以科普教育的示范形象面向北京市青少年开放,利用污水处理厂、标本室作为科普教育的鲜活教材。但对于湿地核心区外围的综合利用细节,目前尚不可知。管委会主任李福利表示,下游湿地的征回保护也暂未被列入日程。
  看着杨镇湿地的命运与自己日渐疏离,张伟的心底埋藏着许多隐忧。如今的他已是局外人。湿地回征之初,管委会口头曾承诺在湿地管理办公室为他安排工作,但迟迟未能兑现,他希望自己能贡献出哪怕是杯水车薪的力量,而现在这位原承包人的经验已全无用武之地。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