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努力创建环境友善型社会

admin 2006-11-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6年11月13日,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宜兰校区筹备处副主任、前任台湾联合大学校长、亚太环境社会学会会长王俊秀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关于“环境友善社会与创意支持校园:当
  2006年11月13日,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宜兰校区筹备处副主任、前任台湾联合大学校长、亚太环境社会学会会长王俊秀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关于“环境友善社会与创意支持校园:当生命周期遇到生命关卡与生态智慧”的精彩报告,会中,王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严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王教授说,地球是一个家,一个大家庭,而里面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那些原始的生命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应该努力去保护、爱惜我们的家人,而不是要去肆意的残害它们,我们要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观念,逐步培养“生态和谐主义”的思想。当一种生物从我们的地球上逐渐消失时,那么它的生命周期将被终结,而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周期也会逐渐受到影响,会逐渐的萎缩。
  同时,王教授还用“蝴蝶效应”和“青蛙效应”的案例来说明局部环境的改变可能对全球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而此处所谓的“蝴蝶效应”是指在地球上很偏远的一个小地方的一只蝴蝶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太平洋上的狂风暴雨这样大的改变;所谓“青蛙效应”是说,我们人类不能象水里的青蛙一样,当水温由二三十摄氏度逐渐升温时,青蛙可能对这种温度的变化并不能做出明显的反应,还是继续“遨游”在水里,直至水温慢慢升上来后逐渐死去。而我们人类现在所处的日益被破坏的大环境又何尝不像是逐渐被升温的水缸呢?我们不能象青蛙一样被慢慢的煎熬、殆尽,我们要做出反应,做出反抗,我们要努力去保护我们的环境。
  最后,王教授还举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权利运动的案例。而这个案例中的原告则是几只鸟,它们要控告人类破坏了它们的家、它们的生存环境。这是发生在台湾一个真实的事件。事件是说政府为了修高速路而大肆毁林,严重破坏了鸟类的生存环境,于是几个热心的人就以“鸟”的名义、以“鸟的生存环境受损”为由将政府告上了法庭,法庭受理了此案。虽然最后“鸟的申诉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确实在为自然权利的争取而拼搏、奋斗着。因为象鸟类和其他动物植物一样,当受到人类的迫害后,它们无法直接去“申诉”、去“控告”人类的行为,因为它们是我们大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它们的抵抗行为在强大的人类面前有时显得太“势单力薄”、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当它们最终无法再“忍受”的时候,它们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行为去报复我们的人类,比如禽流感的发生、海啸的发生等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人类的思考。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庭”,爱护我们的“家人”,因为我们人类和所有的其他生物都共同拥有这么一个“家”,一个最后的“家”!

  相关活动:北大景观讲座:王俊秀教授,环境友善社会与创意支持校园,11月13日晚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