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景观设计为城市量体裁衣
admin
2006-11-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第四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暨2006年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于10月27日~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景观设计业界和高校的超过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
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第四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暨2006年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于10月27日~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景观设计业界和高校的超过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主办,得到了建设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生态与自然保护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这次大会以“定位中国景观设计学”为主题,就“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景观设计”、“景观规划与河流生态恢复设计”、“面向新世纪的景观设计教育与职业”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欧洲著名景观规划教育家伊凡·玛卢斯科教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主席佩里·霍华德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斯蒂芬·欧文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项目执行主管盖格教授担任本次景观设计大会的主旨报告人。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多位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国内顶尖景观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分别围绕景观设计学科定位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学方法交流、职业发展及行业自律等相关议题展开对话。
雨水一定要流走吗
水是城市兴起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城市水安全,城市生态安全才能得以维系,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生存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建设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大会上展示了这样一幅照片:暴雨过后,北京的街道大面积积水,呈现“水中行车陆地载舟”的景象。与此同时,本应是湿地的圆明园却是一片干涸。在极度缺水的北京,雨水几乎全部通过管道排入大海,致使自然湿地干涸,地下水超严重,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项目执行主管盖格教授在大会主旨报告“水资源管理与景观设计学”中指出,在同一地区,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地面径流量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同的土地利用区,这个差距有所不同,森林的差距最小,城市的差距最大。在城市进行雨洪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洪水期的径流量,但措施不应该是简单地把雨水排掉。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要关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交流,降水要给予地下水足够的补给,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在的城市中,大部分地面是被不渗水的材料所覆盖,这就使得雨水的下渗量减少,从而增加了城市中的洪水危险。因此,盖格教授认为,使用渗水性好的地面材料,增加渗流量,减少地面径流量,才是城市雨洪管理的可行之路。在北京,降水几乎全部通过管道排走,而城市绿地却要用珍贵的地下水来浇灌。这是值得国内设计者思考的。
重视河流生态维护
水问题和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和景观设计专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本次会议设立了“景观规划与河流生态恢复研讨会”,探讨水与景观设计学专业的特殊关系。在对城市河流治理与改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侧重于防洪、水利、航运等功利性价值和园林等景观功能,而对河流和滨岸的生态问题关注不够,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问题。
美国易道公司亚洲区主席乔全生认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滨岸,一定是物种丰富、生态多样的,单独的一潭死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在进行滨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滨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乔全生以北京温榆河规划为例,介绍了滨岸开发中对生态保护的要求和设计原则。根据规划,北京温榆河要建成一个生态走廊。设计者力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和有前瞻性的开发框架,以保证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湿地系统的生态价值居各种生态设施之首。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在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运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公园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的。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设计师陈斌在会议上介绍了西溪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原则:以湿地生存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综合利用为手段。西溪湿地距离西湖不到5公里,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同时,这个地区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沉积深厚。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据介绍,西溪湿地历经了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演变过程,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是在人类渔耕经济的干预下形成的。也正因如此,陈斌坚信,人与湿地是不矛盾的,只是人的活动不能超越湿地所能承受的极限。在此前的1000多年中,人与湿地一直是和谐相处的,此后也一定能做到。
生存的艺术
现在,走在中国的各大都市,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异样的感觉,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对于这种“千城一面”的现象,与会者表示了忧虑。“没有抽象的中国,只有具体的中国。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要提倡方言性的设计,彰显自身的个性。”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庞伟在发言中这样表示。深圳大学的蔡强教授提出,要以地域的人文和历史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并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满足现代人工作生活的需要。他倡导要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设计实践的结合,让中国的建筑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新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景观功能性的忽视。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就是促进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不应该只是一件艺术品,或者是作为“城市化妆运动”中昂贵的化妆品,来装饰街道。
俞孔坚教授说,景观设计学必须重归土地设计和监护的生存艺术,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重任。俞教授认为,古代的桃花源是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在今天,仍有众多的中国田园村落像桃花源一样,他们都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经历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后的作品。这些景观不仅安全、丰富,而且美丽。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中国大地的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当前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挑战。俞教授认为,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出新的“桃花源”。俞教授特别强调了在这个过程中,景观设计学要遵循的原则:设计要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要尊重人,包括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设计要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的寄托。这也就要求当代的景观设计学必须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这次大会以“定位中国景观设计学”为主题,就“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景观设计”、“景观规划与河流生态恢复设计”、“面向新世纪的景观设计教育与职业”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欧洲著名景观规划教育家伊凡·玛卢斯科教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主席佩里·霍华德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斯蒂芬·欧文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项目执行主管盖格教授担任本次景观设计大会的主旨报告人。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多位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国内顶尖景观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分别围绕景观设计学科定位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学方法交流、职业发展及行业自律等相关议题展开对话。
雨水一定要流走吗
水是城市兴起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城市水安全,城市生态安全才能得以维系,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生存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建设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大会上展示了这样一幅照片:暴雨过后,北京的街道大面积积水,呈现“水中行车陆地载舟”的景象。与此同时,本应是湿地的圆明园却是一片干涸。在极度缺水的北京,雨水几乎全部通过管道排入大海,致使自然湿地干涸,地下水超严重,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项目执行主管盖格教授在大会主旨报告“水资源管理与景观设计学”中指出,在同一地区,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地面径流量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同的土地利用区,这个差距有所不同,森林的差距最小,城市的差距最大。在城市进行雨洪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洪水期的径流量,但措施不应该是简单地把雨水排掉。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要关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交流,降水要给予地下水足够的补给,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在的城市中,大部分地面是被不渗水的材料所覆盖,这就使得雨水的下渗量减少,从而增加了城市中的洪水危险。因此,盖格教授认为,使用渗水性好的地面材料,增加渗流量,减少地面径流量,才是城市雨洪管理的可行之路。在北京,降水几乎全部通过管道排走,而城市绿地却要用珍贵的地下水来浇灌。这是值得国内设计者思考的。
重视河流生态维护
水问题和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和景观设计专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本次会议设立了“景观规划与河流生态恢复研讨会”,探讨水与景观设计学专业的特殊关系。在对城市河流治理与改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侧重于防洪、水利、航运等功利性价值和园林等景观功能,而对河流和滨岸的生态问题关注不够,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问题。
美国易道公司亚洲区主席乔全生认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滨岸,一定是物种丰富、生态多样的,单独的一潭死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在进行滨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滨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乔全生以北京温榆河规划为例,介绍了滨岸开发中对生态保护的要求和设计原则。根据规划,北京温榆河要建成一个生态走廊。设计者力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和有前瞻性的开发框架,以保证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湿地系统的生态价值居各种生态设施之首。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在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运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公园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的。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设计师陈斌在会议上介绍了西溪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原则:以湿地生存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综合利用为手段。西溪湿地距离西湖不到5公里,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同时,这个地区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沉积深厚。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据介绍,西溪湿地历经了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演变过程,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是在人类渔耕经济的干预下形成的。也正因如此,陈斌坚信,人与湿地是不矛盾的,只是人的活动不能超越湿地所能承受的极限。在此前的1000多年中,人与湿地一直是和谐相处的,此后也一定能做到。
生存的艺术
现在,走在中国的各大都市,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异样的感觉,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对于这种“千城一面”的现象,与会者表示了忧虑。“没有抽象的中国,只有具体的中国。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要提倡方言性的设计,彰显自身的个性。”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庞伟在发言中这样表示。深圳大学的蔡强教授提出,要以地域的人文和历史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并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满足现代人工作生活的需要。他倡导要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设计实践的结合,让中国的建筑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新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景观功能性的忽视。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就是促进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不应该只是一件艺术品,或者是作为“城市化妆运动”中昂贵的化妆品,来装饰街道。
俞孔坚教授说,景观设计学必须重归土地设计和监护的生存艺术,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重任。俞教授认为,古代的桃花源是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在今天,仍有众多的中国田园村落像桃花源一样,他们都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经历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后的作品。这些景观不仅安全、丰富,而且美丽。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中国大地的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当前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挑战。俞教授认为,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出新的“桃花源”。俞教授特别强调了在这个过程中,景观设计学要遵循的原则:设计要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要尊重人,包括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设计要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的寄托。这也就要求当代的景观设计学必须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