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兰州工业遗产应以利用促保护

admin 2006-09-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本来是个羊群,可现在只剩几只羊了,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兰州就将变成文化沙漠。”兰州史志专家邓明先生这个比喻,形象地反映了目前兰州工业遗产的现状。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晚
  “本来是个羊群,可现在只剩几只羊了,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兰州就将变成文化沙漠。”兰州史志专家邓明先生这个比喻,形象地反映了目前兰州工业遗产的现状。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实虽然严峻,在日前召开的“兰州工业遗产与城市记忆研讨会”上,专家们依然达成了“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盘活”共识。

  全面普查慎重筛选让“摊子”不要铺得过大

  兰州既有现代工业的发端,也有“一五”期间诞生的“共和国长子”,还有国民经济支柱工业,更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业。拥有如此丰厚的工业遗产是兰州工业史的积淀,更是建设“文化兰州”的资源。专家认为,在工业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主要是要突出特色。

  具有兰州特色的工业遗产是什么呢?邓明先生认为包括两大项内容。第一项是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最早的如清末洋务运动和新政时期的甘肃制造局、黄河铁桥、洋蜡胰子厂,对这些历史久远的工业遗产要在海内外注意资料的全方位收集;兰州在全国工业布局中的支柱企业,如“两兰”、“三线建设”期间的工业要注重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精选;兰州自古是军事重镇,也要注意保护军事工业项目;交通业以及重要的工业办公建筑也应列入保护范畴。

  第二项是兰州的传统工业,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包括羊皮筏子、水车等,不仅要保护其加工作坊,更要保护原生态和绿色的加工工艺;在传统加工业方面,要着重保护水磨坊、水烟作坊等目前为数不多的尚存的实物。一定要展示历史和地方工业发展的概貌和轨迹,其中价值界定最为重要。

  “一定要调查全面,但要慎重筛选,不能遍地开花。”这是邓明的观点。

  “摊子不要铺得太大,抓试点,打开突破口,利用‘两兰’、五○四厂等典型搞特色。”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郑兰生也这样认为。

  政府引导产业开发让企业尝到保护的“甜头”

  “工业遗产保护的目的是利用开发,不是为保护而保护,其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价值是创造经济效益。”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这样说。

  陈世忠举例说,工业遗产起步较早的无锡是调查先行,再开发再利用。比如,他们将过去的蚕丝库房改造成非常有品位的艺术馆,内设画廊、创作室、咖啡厅等;还有他们将一个古老的面粉厂,利用旧设备,为游人再现上世纪初和上世纪末的面粉生产过程,同时将生产出的面粉作为纪念品销售。如此做法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它们也都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模式,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很好的开发利用取得经济效益。

  在工业部门工作过40年的市经委调研员龙泽润对工业遗产调查保护很有感慨。他说,一直以来,兰州在工业文化方面强调比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工业遗产被房地产开发,能拆的都拆了,根本谈不上保护。就目前而言,工业转型,如果没有政府引导,根本没有人关心这些事。当务之急是调动企业积极性,将保护与效益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能利用的资源利用起来,对企业、对后人都有益。

  “现在提出保护工业遗产,对我们经历了兰州工业发展变迁的人来说,良心上可以安稳一些了。”龙泽润动情地说。

  “在工业遗产的保护上,产业开发很重要,可以将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结合起来,也可以靠政府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得到实惠。”兰州石化宣传部的摆敏这样说。

  资源整合有序保护让历史“包袱”成为新景点

  “企业发展快,全部保护开发不现实,要适应企业发展,很多东西无法保护,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兰州石化公司的吴卫东客观地认为,在这种局面下,就更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多收集、抢救文本及实物资料。

  兰州石化的摆敏提出建议,阿干镇煤矿的好些建筑和街道,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其实可以利用这些打造影视城,让它产生经济效益。

  市经委调研员龙泽润敏锐地发现:原来有众多企业的龚家湾地区,由于相对偏僻,所以被开发商“遗忘”了,这无形中为工业遗产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比较集中的区域和“雏形”。有专家就此建议,将现有的工业遗存进行整合,把有价值的东西浓缩起来,集中做大做强,成为兰州新型的旅游景区。

  兰州保护工业遗产工程启动,这让很多人热情满怀。工业史志专家安文迟非常惋惜近年对有些重要工业遗产的破坏,他表示:“保护工作虽然‘不及时’,当然还不算晚。”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郑兰生说:“兰州工业遗产家底厚实,建设‘文化兰州’就应当在利用自身优势上做文章,这也为全省普查工业遗产提供了经验。”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