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专家研发人造生物膜 开辟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新途径

admin 2006-09-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先后采用二十余种方法都没有解决园内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今年5月,在水中投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勤生研究员等研制的“人造生物膜”后,水体迅速变得清澈见底。目前,
  先后采用二十余种方法都没有解决园内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今年5月,在水中投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勤生研究员等研制的“人造生物膜”后,水体迅速变得清澈见底。目前,尝到甜头的北京动物园打算将这种技术在园内的所有水体中全面推广。

  北京动物园内景观水体面积约6公顷,由于动物的饲料、排泄物和游人给动物投食等原因,园内水体恶化,长年呈深绿色,大部分水面出现水华,每年入夏后直到深秋时节,都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该园虽先后采取过多种治理措施,如过滤、曝气、水生动物和植物、人工湿地、化学药物杀藻、生物菌剂和美国的海藻提取物ECLEAN等,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今年5月,该园在污染严重的猩猩馆隔离沟应用“人造生物膜”及其配套技术,迅速取得成效,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已清澈见底,同时藻华和腥臭气味都消失了。

  李勤生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生微生物生态研究,2004年,她主持的“人造生物膜长效净水剂的研制”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人造生物膜”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李勤生介绍,人造生物膜是微生物学与强化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仿生科技成果,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相关的高效微生物菌株进行科学组装,让其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转化多余的氮、磷等营养物,例如,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反消化作用将水中的氮转化成气态,放入大气中,有些微生物则可以将磷储存到自己的细胞中,使磷不能被藻类吸收利用,有助于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在选择微生物的时候,考虑某些异养细菌可以分解淀粉等大分子的营养物,另一些细菌则可以对它们的分解产物继续转化,这样就形成一个水环境净化的接力棒。由于人造生物膜的超强性能,可显著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小型湖泊、养殖水体等不同水环境的净化效果。

  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许多大、小湖泊、景观水体已处于富营养状态,迫切需要有效的防、治技术和产品,减缓水环境恶化进程及其危害,使水质趋向好转。人造生物膜技术及其产品,开辟了污染水环境治理的一条新途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