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保护,世界遗产大会的精髓

admin 2006-08-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了,我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分别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加入了世界遗产的大家族。针对本次世界遗产大会,以及我国世界遗产保护
  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了,我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分别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加入了世界遗产的大家族。针对本次世界遗产大会,以及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凤武。 

  记者:作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主管部门的代表,您多次参加世界遗产大会,请问,与往年相比,今年世界遗产大会有哪些特点? 

  王凤武:首先,世界遗产申报的审查更为严格。本届大会首次把申报的项目作了分类,第一类是通过,第二类是本届不通过,延期下届考虑通过,第三类是无限期延期,也就是认为没有遗产价值,取消了以后的申报权。本次大会提名项目有40个,有7个项目因担心成为第三类情况,没有经过审议就主动退出,所以算起来经过审议的实际上只有33个项目,最后只有18个项目通过,其中有2个自然遗产,16个文化遗产。 

  第二个特点就是更加注重遗产的保护。以前的世界遗产大会是申报的时间长,那么这次则是审议的时间长,共讨论了99个遗产项目的保护情况。而且,首次将讨论项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考虑列入濒危的,其中就有我国的“三江并流”项目;第二类是讨论保护不善的项目,我国故宫就在此列。国际专家对故宫的大规模维修有顾虑,认为会不符合东方的文化原貌;还有苏州的拙政园,担心旁边的新建筑会影响其原貌;最后一类是需要向大会呈交书面报告的项目。会上还对一些项目进行了重点审议,比如德国的易北河谷,因为要修建一座桥,世界专家认为,修桥对世界遗产会造成破坏,所以提出,只要修桥就将其除名,这种严厉的警告在以前是没有的。 

  记者:这次会上我国有两个项目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那么,会上项目审议程序是什么,我们都作了哪些发言和陈述呢? 

  王凤武: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规则,提名国是没有发言权的,除非被要求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答辩。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申报项目的程序是,首先,请世界遗产大会委托的咨询机构对遗产提名地提供评估报告。自然遗产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来做出中立的、客观的评价。内容包括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价值、管理情况、法律法规的建立、规划是否完善等等,缺一不可,当然主要关注的还是遗产价值。最后由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1国代表提出最终评审意见。 

  大会之外的前期工作是,首先由提名国提出申报文本,文本如果符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就被接收。世界遗产委员会就会委托咨询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申报地的特点,派出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期间,听取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当地的百姓、非政府机构等各方面的意见,之后提出考察报告。实地考察中,只对提名地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不是虚假等情况进行认证。然后,会在世界级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不同领域的专家,根据申报的内容进行论证,评价提名地是否达到世界遗产的价值,与其他的遗产地以及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对照。最后,将评估意见提交给大会审议。这套程序在设计上是非常科学的。 

  记者:我国有不少有特色的地方都在做申报世界遗产的努力,为什么这次我国选择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申报项目? 

  王凤武:首先,世界遗产的标准是相当严格、苛刻的,它强调的是全球性、杰出的价值,不是指一个国家的价值、地区的价值。按照IUCN的介绍,全世界具备这样价值的地方也不是很多的,他们认为在今后的50年中世界自然遗产的总量也不会超过300。申报地在管理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都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做好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大量的工作积累。 

  第二,要考虑世界遗产的发展战略,那就是在种类、代表性方面力求均衡。目前,世界遗产的地区分布和种类分布不是很平衡。中国、意大利等是世界遗产大国,数量很多,有些国家遗产数量很少,一些比较贫困的国家甚至没有。在种类上,因为世界文化遗产较多,所以世界遗产委员会鼓励自然遗产的申报。1998年的苏州会议突破了原来一国一项的限制,允许一国可以申报两项,两项当中至少有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也就是说,两项可以都是自然遗产,但不能两项都是文化遗产,政策明显地倾向于自然遗产。在类型分布上也不均衡。我国以“杰出的美学价值”以及喀斯特、火山、地容地貌列入的项目较多,但是以其他价值标准列入的不足,所以要向其他价值代表性项目倾斜。在选择申报项目的时候,要考虑世界遗产的总体发展战略,要能够经受严格的审查和审议,才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申报成功。大熊猫栖息地是以“濒临绝灭的地球的重要物种的保护地”标准列入的,另外,大熊猫也需要“世界遗产地”这样一个环境来保护。这是选择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记者:据了解,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申报是全场鼓掌通过,非常顺利,对我国来说,这个项目申遗成功重要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王凤武:首先,这片地区面积较大,涉及7个自然保护区、9个风景名胜区,面积9200平方公里。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大熊猫、500多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列入世界遗产之后,除了受到国内各种法律的严格保护,同时也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力度加大。《公约》规定,如果发生战争,世界遗产地是一个非战区,战争任何一方都不能对遗产地进行破坏。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保护级别更高了。另外,列入世界遗产后,科研等投入等都会加大。大熊猫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动物保护的标志,已被列入世界红色保护名单,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第二就是有利于提高遗产所在地区的良性开发。世界遗产评估报告这样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这片地域有20个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植被茂密、地势陡峭,河谷深楔,来自冰川、雪峰和草甸的水源,汇入滔滔的河流,奔腾不息。地形多变,具有相当高的景观价值。林间幽谷,秀美的山河,奇异的岩石木头,广阔的高山草甸和雄奇的山峰……”非常美。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在这些地方可以搞生态旅游,使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当地的经济注入一定的活力,改变当地农民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对环境有损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为遗产地提供更多的保护渠道。 

  第三是,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当地百姓会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会更加珍惜这片土地,发自内心地爱护它、保护它。 

  记者: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的旅游开发,那么怎样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王凤武:首先,几乎所有的世界遗产地都面临着过度的旅游开发。《世界遗产公约》强调,世界遗产潜在的威胁,一个是不可预见,比如气候的变化,地震、海啸、山崩等自然现象对世界遗产地的破坏;第二类就是大规模的、私人的、公共的工程。比如电站、水坝、公路、桥梁、商业性写字楼、宾馆等建设性的破坏;第三类就是管理不当,比如过度的旅游开发也是主要威胁之一。但是,《世界遗产公约》本身并不排斥人们参观、游览。因为《公约》里面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世界遗产地向更多的人展示,这是世界遗产很重要的功能。保护与展示并不矛盾,通过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是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的。 

  在我国,过去张家界等一度把旅游设施搞得过多、过滥,使世界遗产地就像一个城市的大型公园一样,在旅游设施的包围之中,给遗产地的杰出的美学价值带来影响。现在通过整治,把山上的建筑全部拆除,迁到景区外围,恢复了原貌。我们强调“山上游、山下住,沟内游、沟外住”。例如,九寨沟门票区里面,没有一个宾馆,游客也不允许在九寨沟里过夜,除非特别批准、特殊需要。如今我们还结合新农村建设,把一些旅游设施集中到小城镇,既保护了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带动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关键是要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使所有的建设项目都按照规划进行。规划中要划分核心保护区,不允许任何建设发生,旅游设施、用地配套设施搬迁到非生态敏感区建设。合理组织景区内外的交通,像峨眉山,现在所有的社会车辆停留在景区外的大型停车场,由景区内的观光车输送游客,景区内的道路不必建得很宽。 

  记者:在世界遗产的管理保护工作中,建设部今后将会重点加强哪些工作呢? 

  王凤武:建设部首先是引导各地正确地申报世界遗产,设立科学的程序。世界遗产的门槛很高,需要长期的申报过程,不是今年提出,明年就能成功的。像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遗产的申报历时20年,云南三江并流申报历时8年,中间需要做长期的、大量的、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把申报程序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首先是要进入国家级遗产名录,然后是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再是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经大会审议进入。 

  第二,进行广泛的考察和调研。确实,我国好地方很多,有些没被我们认识,有的被认识了,但未必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不能只和中国自己比,还要和世界其他遗产地比。所以要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普查,筛选出真正有资格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地方。 

  第三,重点培育一些遗产地。我们终究要按照国际的程序和规则来运作,要符合《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符合《世界遗产操作指南》的各项要求,所以,我们要做一系列的相关项目的评定,要建立相应地、科学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要合理划定申报范围,有些不符合要求的还要进行环境整治,这需要至少两三年的时间。 

  记者:对于“三江并流”面临的潜在威胁,我们是如何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承诺的呢? 

  王凤武:首先,在遗产地的范围之内不会有任何水坝的建设,这是100%肯定的。因为“三江并流”在申报的时候是按照等高线的高程来申报的,最低处都是在海拔2500米以上,三条江都是在山底、沟底,并不流经世界遗产地。但从生态角度来讲,如果建水坝,会不会出现间接影响很难讲,也许是微乎其微,也可能影响很大。一旦项目确定之后,要进行环评,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第二,现在一些媒体所报道的规划、或开工建设的项目,都没有正式得到国家的批准。有些部门正在编制规划,但中间需要编制规划、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的勘探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任何一个大型水电站的建设都要耗时几十年,中间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 

  最后我想强调,遗产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是我们从下一代手里借过来的,我们要完好无损地传下去。在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不要只考虑是否能给当地提高知名度、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意识到,申报成功之后,会给自身加个沉重的保护责任,如果保护不利,对中国的整体形象都会产生不好影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