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原工程启示

admin 2006-07-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1394年,韩国迁都首尔,清溪川成为首尔城市形态的中轴。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首尔淹没在千篇一律的水泥丛林中,城市文脉被湮没。2002年,韩国启动清溪川改造工程,将工业化时期的钢
  1394年,韩国迁都首尔,清溪川成为首尔城市形态的中轴。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首尔淹没在千篇一律的水泥丛林中,城市文脉被湮没。2002年,韩国启动清溪川改造工程,将工业化时期的钢筋水泥还原为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区,使清溪川成为首尔的城市名片,堪称经典工程。

  清溪川复原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水体改造工程,二是清溪川上以桥、河堤、跌水、立墙等构成的景观设计。其景观设计别具一格,不同区段各具特色,在空间上又形成了序列,既保留了历史特征,又突出绿色城市主轴的生态性。

  清溪川复原工程是首尔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步骤,其景观设计在直观上给人以生态和谐的感受。河道设计为复式断面,一般设2-3个台阶,人行道贴近水面,以达到亲水的目的。高程是河道设计最高水位,中间台阶一般为河岸,最上面一个台阶即为永久车道路面。隧道喷泉从断面直接跃入水中,行走在堤底,如同置身水帘洞中,头上霓虹幻彩,脚下水声淙淙,清澈见底的溪水触手可及。

  清溪川上的景观沿着河道形成了空间序列。河道虽长,但处处有景,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忘记了途中的寂寞。上下游高程差约15米,由多道跌水衔接起来。在较缓的下游河段,每两座桥之间设一道或二道跌水,在靠近上游较陡的河段处,两座桥之间采用多道跌水,形成既有涓涓流水、又有小小激流的自然河道景观。跌水全部都用大块石修筑,间隔布置。作跌水的大石块表面平整,用垂直木桩将大石块加固在河道内。踏着横在河中的大石块,可跃过溪水,跳到对岸。

  清溪川上14座形态各异的桥,是物质外衣下的文脉符号。广通桥是其中唯一的古桥,也是西部商务区与中部商业区的分界点。坐落在上游的现代化楼群中,她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作为一个历史的接力点和激励点,时刻提醒着韩国人民回顾过去、面对现在、构想未来。下流的存置桥则是首尔工业化的记念碑,设计师以残缺的景观与强烈的对比激起人们对清溪川复兴工程意义的思索。

  这些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成就了清溪川复原工程的经典。它们一方面作为城市文脉的载体,以新的表现形式传承着首尔发源地的悠久历史;另一方面以各段商业开发为核心,景观设计分别围绕上游都市商务、中游传统商业与下游社区商业形成独特的风格,使清溪川周边商业气氛与城市文脉浑然一体,具体见下表:商业开发与河道重塑。

  目前,国内大批的近郊社区商业中心改造项目悄然兴起,中心区改造工程中关乎区域商业向何处发展的大量问题悬而未决。清溪川商业区的发展演变历程不妨是个参照与借鉴。

  表商业开发与河道重塑  

  河道形态
  河道重塑西部西部上游河段较窄,一般不超过25m,河道坡度略陡。

  历史状况
  紧邻朝鲜王朝时期的皇宫,建有多座文化宗教活动场所,历史上在这个地区居住的人们多是有身份的上等阶层人士。

  现实状况
  近代建成了韩国的政治中心,如政府首脑所在地、市政厅、新闻中心、银行等。

  区段理念
  象征着"现代化的首尔"。为人们构想未来的首尔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增添了该地区的文化品味,使该地区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河道重塑
  上游侧河道两岸均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成亲水平台,造型现代,最上游端设有一高约2m的跌水瀑布,全部用黑色花岗岩砌筑成。该段河道底坡较陡,在两座桥之间设有连续跌水(4-5道)。

  河道形态
  中部中间为过度带,河道开始变窄,约20-30m。

  历史状况
  地区为商业活动中心,这一带历史上居住着市井商人、中下等军人和中下层人士,在首尔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实状况
  目前成为著名的小商品、各种工具、照明商品、以及服装和鞋帽市场,成为市民和观光游客喜爱和光顾的地方。

  区段理念
  体现"古典与自然的结合",为忙碌着的小商业者、购物者和旅游者提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休闲空间,也为热闹的商业街增添一番宁静。

  河道重塑
  南岸以块石和植草的护坡方式为主,北岸修建有连续亲水平台,间隔设植草平台,并设有一个喷泉。该段河道穿过老城的"东大门"。

  河道形态
  东部东部下游河段河道较宽,40m左右,坡度较缓。

  历史状况
  在古代时期为小市民和贫苦人民居住的地方,与中部和西部相比,发展相对落后。

  现实状况
  近期发展成为居民区和商业混合区;两岸以居民区和一般办公楼为主,路边多为小铺面。

  区段理念
  体现"自然与简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装点,使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居民们能找到大自然的感觉。

  河道重塑
  河道的改造以自然河道为主,没有华丽或现代艺术的装饰,给人以自然朴实的感觉。河道坡度较缓,两座桥之间有1-2道跌水,并设有一定的亲水平台和过河石台阶,两岸用不同的草做植被。
12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