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期待工业保护的深圳符号

admin 2006-06-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位中国青年多年前在美国一所大学上考古课,最后要搞发掘实习了,教授说:“我们实习的对象是一座水电站的遗址。”作为从古老中国来的学生,这位中国青年心里暗暗发笑,笑话美国
  一位中国青年多年前在美国一所大学上考古课,最后要搞发掘实习了,教授说:“我们实习的对象是一座水电站的遗址。”作为从古老中国来的学生,这位中国青年心里暗暗发笑,笑话美国人没有历史竟惨到这种地步。今天,这位青年人在最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与美国人是有差异的。对他们来说,废弃的水电站属于‘过去’,属于‘历史’,而我当时体会不到这一点。”这位年轻人叫唐晓峰,如今是北京大学城环系教授。他的这篇题为《对工业遗产的认同》的文章,只是这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专题“聚焦工业遗产”的“开篇语”。

  实际上,今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而今年活动的主题就是“重视工业遗产,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并对工业遗产采取保护措施”。《中国国家地理》的这个专题虽然有点晚,但做得还充分—从德国的鲁尔到中国的沈阳,从1865年创建与黄埔江畔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到“离我们最近”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址,再到从军工厂转型为艺术区的北京798。在经历了“推倒了重建”之后,我们虽然也开始了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开拓性的尝试,但工业遗产保护对我们而言依然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而在深圳,旧厂房改造的系统工程也正在被各级政府纳入正式日程。但我个人更认为,在保护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特点更重要,我们没有“大烟囱”,我们没有“军工厂”,我们没有“包豪斯”,但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符号,我们有不同于钢筋水泥的大批临时性的钢架厂房,我们有寄托了大批早年闯荡深圳的人情感的安置区,我们有打工人群临时落脚暂住的所谓“农民房”……所谓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我们期待我们在工业保护方面的“深圳符号”。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