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大运河”是保护和“申遗”的关键
admin
2006-06-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南北大运河是人类智慧的顶尖杰作,是世界级的人类文明遗产,南北大运河“申遗”是最有资格的,一定会成功,一定能实现。但整体考察下来,我对大运河的保护现状有较大的忧虑,原
中国南北大运河是人类智慧的顶尖杰作,是世界级的人类文明遗产,南北大运河“申遗”是最有资格的,一定会成功,一定能实现。但整体考察下来,我对大运河的保护现状有较大的忧虑,原因是大运河申遗正式提出得较晚,而社会发展又很快,在各地决策者的脑子里缺少“申遗”的三大原则———“完整性、真实性、协调性”,因此各行其是,使大运河已经远离其本来面目。
搞错方向,会造成千古遗憾
目前,沿运河古城、古镇的面目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模式:
一、无锡模式,原有面貌基本保持完好,古河、古桥、古窑、古街、古码头基本没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现代化程度不高;
二、南浔模式,这是一种基本保持原貌而稍加整修的模式;
三、嘉兴模式,拆古建再修建仿古建的模式,外表看起来有点像古镇,但都是新的,仿古而已;
四、扬州模式,大拆大改的模式,对主要河段沿岸原有建筑一律推平头,搬迁居民,打造新的景观,按现代化大城市的理念,搞绿化,搞亮化,搞公园化,属于这种模式的还有苏州、杭州、聊城等城市,而且还有大量的城市准备按此模式“改造”,如台儿庄市等。
五、杨柳青模式,这是在城市中打造一段带石头栏杆的水道,由别的地方借用一些水,来回打循环,属于造景式。
由这五种模式分类里可以看出,对大运河的理解确实需要重新界定,要把“申遗”的几个基本原则加到对大运河的理解中去,否则,花了钱,下了功夫,却可能和“申遗”的原则南辕北辙,完全搞错方向,造成千古遗憾,有损大运河。
现在纠正还为时不晚,赶快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大运河的发展中,把“申遗”的原则树立起来,不要丧失信心,要调转方向,为此,我提出三个“五原则”。
千万别忘了它是顶尖级人类文明遗产
第一个“五原则”叫做“大运河保护原则”。
一、大运河是个古物,虽然是活的,还在使用,还在发展,特别是涉及水利、航运、南水北调还会有改动,但千万别忘了它是个了不起的古物,是顶尖级人类文明遗产,第一位的任务是好好保护它。大运河自2006年起已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要全程挂牌保护。挂牌保护的第一个特质就是高悬禁令,不能乱动、乱改、乱拆,就是捂住不动,可以用,但不可以拆,不可以破坏。
二、全线划定保护区和缓冲区,有明确的界限和法规细节。
三、全线实施文物普查。
四、公布大运河名录,包括古运河河体、运河设施、古城、古镇、古树、文物名录,有分段编号和总名录。
五、保护原物,利用原物,尤其要保护古代的运河水利设施,特别是古闸、石坝、古分水拨、古桥、古岸、含蝴蝶铁锭的古条石、古结构件等。
有了这五个保护原则,我想大运河基本上可以原样保护下来。
“不破不立”,就不可能有保护
第二个“五原则”叫做“大运河保护的指导思想”。这方面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遵循不破不立”原则。“不破不立”和保护文物是对立的。如果习惯性地沿用“不破不立”,当做一个惯性定式,就不可能有古运河的保护,就没有“申遗”的可能。
第二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明确大运河里有许多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智慧成果,科技含量很高,不可以视为“落后”和“破旧”,要当作宝贝,公示天下,显摆出来,并继承发扬。
第三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明确保护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千万别把保护当成包袱,当成绊脚石,当成“破财的”,应当知道保护能发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道理很简单:你是独一份,全世界都会来到你的跟前,对你“顶礼膜拜”,这已经被世界上保护得当的无数古迹所证明。
第四个指导思想是不可以对大运河随意提“改造”,随意提“打造”,随意提“造景”,不可以对古城、古镇随意提“景观化”、“绿化”、“公园化”和“广场化”,要在运河保护区和缓冲区内驱除这些新名词,不当作发展的指导思想,让历史局部停下来,凝固下来,因为你是历史名城名镇,不是在空地上建设现代化城市,也不是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偶尔用个别的古建筑来装点一下保护之名。不可以在明代大古桥的旁边建一个特大型的现代大广场,或者在古运河岸边10米之内建许多座高耸入云的现代公寓;要建,请到保护区和缓冲区之外去。
第五个指导思想是提倡保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个性,不要打造什么古运河上的“塞纳河”,不要到处翻版上海“新天地”,不要千篇一律,不要两个点乃至十个点全一模一样,不要一窝风,要明确只有保护了自己的古迹才能独树一帜,才能一片光明。
请看,我这是唐朝石板、清朝的窗户,内部还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
那么,对改善民生怎么办,特此提出第三个“五原则”,叫做“改善民生五原则”。
一、适当减少密集人口区的古城古镇沿河人口密度。
二、进行微循环整修,不准推平头,国家、地方、个人都出一点资金,逐一区分对待,或不动,或局部修整,或拆除。
三、由政府在古城古镇沿河居民区里先做基础设施工程,尤其是清污、截污、铺设上、下水道、电线、电话线、电视天线、宽带等等,再由各家接入院内、房内,逐步实现生活条件的现代化。
四、基本不动外观,内部实现居住环境的现代化。
五、不破门脸,不拓宽道路,保留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造型载体。将来运河边上的老百姓可以对外来参观者说:请看,我这是唐朝石板、宋朝的瓦、明朝的门坎、清朝的窗户,内部还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到那时,闻者无不大为惊讶,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能执行以上这三个“五原则”,我想,“申遗”成功一定可以实现,而且能做到五满意:祖先满意、老百姓满意、政府满意、子孙满意、世界满意。
到了重新理解大运河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吧!
(作者系著名作家)
搞错方向,会造成千古遗憾
目前,沿运河古城、古镇的面目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模式:
一、无锡模式,原有面貌基本保持完好,古河、古桥、古窑、古街、古码头基本没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现代化程度不高;
二、南浔模式,这是一种基本保持原貌而稍加整修的模式;
三、嘉兴模式,拆古建再修建仿古建的模式,外表看起来有点像古镇,但都是新的,仿古而已;
四、扬州模式,大拆大改的模式,对主要河段沿岸原有建筑一律推平头,搬迁居民,打造新的景观,按现代化大城市的理念,搞绿化,搞亮化,搞公园化,属于这种模式的还有苏州、杭州、聊城等城市,而且还有大量的城市准备按此模式“改造”,如台儿庄市等。
五、杨柳青模式,这是在城市中打造一段带石头栏杆的水道,由别的地方借用一些水,来回打循环,属于造景式。
由这五种模式分类里可以看出,对大运河的理解确实需要重新界定,要把“申遗”的几个基本原则加到对大运河的理解中去,否则,花了钱,下了功夫,却可能和“申遗”的原则南辕北辙,完全搞错方向,造成千古遗憾,有损大运河。
现在纠正还为时不晚,赶快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大运河的发展中,把“申遗”的原则树立起来,不要丧失信心,要调转方向,为此,我提出三个“五原则”。
千万别忘了它是顶尖级人类文明遗产
第一个“五原则”叫做“大运河保护原则”。
一、大运河是个古物,虽然是活的,还在使用,还在发展,特别是涉及水利、航运、南水北调还会有改动,但千万别忘了它是个了不起的古物,是顶尖级人类文明遗产,第一位的任务是好好保护它。大运河自2006年起已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要全程挂牌保护。挂牌保护的第一个特质就是高悬禁令,不能乱动、乱改、乱拆,就是捂住不动,可以用,但不可以拆,不可以破坏。
二、全线划定保护区和缓冲区,有明确的界限和法规细节。
三、全线实施文物普查。
四、公布大运河名录,包括古运河河体、运河设施、古城、古镇、古树、文物名录,有分段编号和总名录。
五、保护原物,利用原物,尤其要保护古代的运河水利设施,特别是古闸、石坝、古分水拨、古桥、古岸、含蝴蝶铁锭的古条石、古结构件等。
有了这五个保护原则,我想大运河基本上可以原样保护下来。
“不破不立”,就不可能有保护
第二个“五原则”叫做“大运河保护的指导思想”。这方面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遵循不破不立”原则。“不破不立”和保护文物是对立的。如果习惯性地沿用“不破不立”,当做一个惯性定式,就不可能有古运河的保护,就没有“申遗”的可能。
第二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明确大运河里有许多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智慧成果,科技含量很高,不可以视为“落后”和“破旧”,要当作宝贝,公示天下,显摆出来,并继承发扬。
第三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明确保护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千万别把保护当成包袱,当成绊脚石,当成“破财的”,应当知道保护能发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道理很简单:你是独一份,全世界都会来到你的跟前,对你“顶礼膜拜”,这已经被世界上保护得当的无数古迹所证明。
第四个指导思想是不可以对大运河随意提“改造”,随意提“打造”,随意提“造景”,不可以对古城、古镇随意提“景观化”、“绿化”、“公园化”和“广场化”,要在运河保护区和缓冲区内驱除这些新名词,不当作发展的指导思想,让历史局部停下来,凝固下来,因为你是历史名城名镇,不是在空地上建设现代化城市,也不是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偶尔用个别的古建筑来装点一下保护之名。不可以在明代大古桥的旁边建一个特大型的现代大广场,或者在古运河岸边10米之内建许多座高耸入云的现代公寓;要建,请到保护区和缓冲区之外去。
第五个指导思想是提倡保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个性,不要打造什么古运河上的“塞纳河”,不要到处翻版上海“新天地”,不要千篇一律,不要两个点乃至十个点全一模一样,不要一窝风,要明确只有保护了自己的古迹才能独树一帜,才能一片光明。
请看,我这是唐朝石板、清朝的窗户,内部还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
那么,对改善民生怎么办,特此提出第三个“五原则”,叫做“改善民生五原则”。
一、适当减少密集人口区的古城古镇沿河人口密度。
二、进行微循环整修,不准推平头,国家、地方、个人都出一点资金,逐一区分对待,或不动,或局部修整,或拆除。
三、由政府在古城古镇沿河居民区里先做基础设施工程,尤其是清污、截污、铺设上、下水道、电线、电话线、电视天线、宽带等等,再由各家接入院内、房内,逐步实现生活条件的现代化。
四、基本不动外观,内部实现居住环境的现代化。
五、不破门脸,不拓宽道路,保留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造型载体。将来运河边上的老百姓可以对外来参观者说:请看,我这是唐朝石板、宋朝的瓦、明朝的门坎、清朝的窗户,内部还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到那时,闻者无不大为惊讶,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能执行以上这三个“五原则”,我想,“申遗”成功一定可以实现,而且能做到五满意:祖先满意、老百姓满意、政府满意、子孙满意、世界满意。
到了重新理解大运河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吧!
(作者系著名作家)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