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京杭大运河:流动着是美丽的

admin 2006-06-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编者按: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历经2000多年沧桑,命运从繁荣到衰落。而近期,由全国政协组织发起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全线考察和研讨,由于多个部门、各界专
  编者按: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历经2000多年沧桑,命运从繁荣到衰落。而近期,由全国政协组织发起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全线考察和研讨,由于多个部门、各界专家、沿线城市和媒体的积极参与,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运河、申报世遗,成为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报记者参与其中,就此采写了一组报道。 

  京杭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流动着的运河是美丽的,能够创造辉煌。“恢复运行是运河保护的一项紧迫性任务。实践证明,运河航运通到哪里,那里的城市就发展,农村就变化,农民就富裕。”在不久前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上,记者不止一次听到了这样的观点。 

  运河历史:流动铸造辉煌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工程。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也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运河曾经被评价为“国家之命脉”。 

  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唐宋时极为繁盛,元代截弯取直,形成了如今的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城以河兴”,因为南北贸易的兴起,随着历史的变迁,一大批繁荣城市在大运河沿线崛起。 

  历史上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从元代开始,兴建北京城使用的建材就是依靠运河运输的,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龙柱、铺地的金砖都是通过运河运来的。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起,漕运功能才逐渐下降。今天,京杭运河的很多河段都已经完全或者部分丧失了运输功能,陆路运输基本取代了水运。但在江南,只要运河水不枯竭,人们对运河航运的需求就不会停止,运河的运输功能就不会消失。“我们不过是大运河千年历史中某个搭船走一段的人,是个过客。从北京到扬州,无锡再到杭州、宁波,可以飞来飞去根本不用运河,但是,我和你不能抛弃了她,不能不把她传给后人——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意义所在。”中国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说。“我要说未来的100年内,运河的各种功能都不会衰落。目前运河还是构成我国‘北煤南运’和长江三角洲物流与外向型经济的运输大通道。”对此,一直关注运河保护与申遗的罗哲文先生助手、人民日报主任记者齐欣非常自信。 

  最重要的,不是旅游、景观 

  “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就是要打通运河两岸游步道,改善运河自然生态,修复运河人文生态,实现还河于民、还河于游客,使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杭州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一是西湖,二是西溪,三是运河。相比较而言,运河的国际影响力更大。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运河杭州段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完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功能,把运河杭州段打造成杭州的‘塞纳河’,打造成与西湖、西溪齐名的世界级旅游产品。”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说。“大运河已成为集常州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资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品牌。如何规划建设好老运河,明确其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古运河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对新时期常州城市发展、城市个性塑造、文化品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常州市副市长张力航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从规划层面上提出了将运河打造成‘活力之河、魅力之河、生态之河’的目标,最终形成‘看运河,必到常州’的品牌效应。” 

  关注运河保护与申遗,部分沿线城市的地方领导雄心勃勃、信誓旦旦,不约而同地将运河保护与申遗的重心更多地落在了打造运河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上。而部分专家却在发言中展示了不同的视角。他们认为,打造运河景观、带动旅游业发展,固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对于运河来说,相比较而言,恢复功能可能更重要。“‘运’是大运河的灵魂,可以有水上巴士,可以有仿古画舫,但是绝对不能缺少运输船队,为了保护运河沿城市穿城而过的风貌的同时,‘运’的功能要有效发挥。”浙江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在发言中说。“长江航道口总共花了国家88亿,就去年前年两年,已经收回来190多亿,带动城市发展不算,就从运输这一条,经济效益多少?”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强调:“运河是国家的基础工程,本身就具有航运、水利、军事、科技、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和意义,而且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功能至今不衰。运河航运的功能不可低估,它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动脉,也是运河保护与发展重要的支撑。 

  救活“心脏”,恢复通航 

  “恢复运行是京杭大运河文物保护的一项紧迫性抢救任务。南水北调东线应为京杭大运河文物保护和恢复发展航运做出贡献。”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向记者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 

  李殿魁说,戴村坝-南旺闸是京杭大运河的科技代表作,也是大运河的“心脏”和灵魂,救活这一“心脏”和灵魂,恢复京杭大运河全程通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戴村坝-南旺闸位于山东省境内,始建于明代,它巧妙利用大汶河水,在京杭大运河的水脊区济梁运河段形成相对充足而且自动调节的水源,实现了以汶济运的目标,保证了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的通航,形成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沿运经济带、文化带和城市群。可惜这一工程在上世纪50年代建设位山拦黄大坝工程时被毁。“通过京杭大运河申遗活动,抓住南水北调机遇,促进有关部门统一认识,尽快恢复戴村坝-南旺闸的运行,恢复其全程通航,这是当代应该而且可以很快完成的任务。”李殿魁说。 

  他认为,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如果能“降压减闸”,恢复戴村坝-南旺闸的运行,能够充分发展戴村坝-南旺闸南北分流的科技成就,使南旺闸的南北分流自动调节发展为济梁运河南北分洪的全程自动调节,建成鲁西防洪兴利自动调控工程保障体系,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鲁西水灾,达到“天、地、水、人”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建成山东当之无愧的现代“都江堰”。这可以为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奠定坚实的基础。将进一步展示京杭大运河的现代生命力。 

  他告诉记者,恢复京杭大运河通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条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三条单轨铁路的运煤能力,而从济南铁路局了解到,铁路部门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运煤压力大,经济效益差;京沪、京福等高速公路均因运煤超载压坏路基,给高速公路管理局带来很大的困难。据统计,京杭大运河两岸,仅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就有2亿吨的煤炭运输市场。只要按“降压减闸”的方案设计济梁运河,恢复戴村坝-南旺闸的运行,济宁市梁山县可以很快建成晋煤南运的大市场,适应当前国家晋煤南运的紧迫需要,推动我国经济发达区继续稳定持续发展。“济宁的实践证明,运河航运通到哪里,那里的城市就发展,农村就变化,农民就富裕。”李殿魁说。本报记者 李兆汝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