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耗资巨大却没能造福群众 园林绿化谁说了算?

admin 2006-06-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海南新闻网6月12日消息:近期以来,海口等城市的园林绿化缺荫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弘陶博士的观点引起普遍共鸣。但是,国家及我省有关部门早在几年前对乔灌木比例就出
  海南新闻网6月12日消息:近期以来,海口等城市的园林绿化缺荫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弘陶博士的观点引起普遍共鸣。但是,国家及我省有关部门早在几年前对乔灌木比例就出台了70%的明确规定。可见,园林多绿缺荫现象不是理念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关键是执行问题,是实践问题。记者综合我省园林界有关人士探讨其得失,他们认为园林绿化不是简单的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其背后既有利益的博弈,也有行政长官意志过强,公众意志的缺失。 

  取决于地方长官意志 

  省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陈永富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园林绿化规划评审会,他在基层园林部门工作过。他告诉记者,虽然园林绿化有一整套的流程和规定,但实际上园林绿化如何实施,最终取决于地方一把手的一句话。 

  据了解,各市县的园林绿化工作一般有规定,街道绿化建设应当注重遮荫防尘、减弱噪声、装饰街景、美化市容等。关于园林绿化植物的取舍标准也早有定论,如养护成本低、以乡土树种为主、美观、实用等等,但在实际中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贯彻。由于没有硬性的职责追究,即便基层政府违背了这些规定,下不执行上不监管,责任没有人背。 

  由于园林绿化实际上取决于地方一把手,地方一把手的审美观就决定了园林绿化的实施。由于某些官员缺乏园林绿化的专业经验,也不了解植物生态习性,在快速打造城市形象的政绩意识驱使下,难免在决策时倾向于重景观、轻实用,重稀奇、轻养护,重一时、轻长远,重外地经验,轻本土特色情况。 

  关注城市绿化的邓凡先生认为,现在的城市绿化到处都在流行高度密植小苗,拚挤平面色块现象,想显现城市建设规整与五彩缤纷的繁华,想表达建设决策者的“宏图”与“心愿”。成倍翻长的绿化建设资金,居高不下的绿化养护经费,建成的是缺少生长发育空间的绿化植物,各地都能见到的相似绿化带。在绿化资金奇缺的现今,在提倡生态建设的今天,高价绿化却大行其道,值得深思。 

  利益纠葛误导理性抉择 

  记者与一位园林企业的负责人今天下午驱车看了某市一些城区绿化地段。他以内行人士的敏感透露了一些情况。如某某广场园林绿化花费了1000多万元,但如果不要那些花架子,种一些实在的树,只需要花费几十万元。如某某大道花费绿化经费5000多万元,但如果按绿化成本计算根本不需要1000万元。 

  他说,园林绿化行业也有潜规则,其回佣比例比一般行业要高。为什么有的绿化植物,明明海南有很多,价钱也便宜,偏要从广东等地买回来?为什么一宗园林绿化工程动辄需要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里面有不菲的利益分配。而且,一批植物要花多少钱,不需要政府采购行为,只需个别人审批即可,经费嘛,由谁开发谁就有说话权。 

  据了解,有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为了拿到更多的设计费,宁愿迎合领导意图进行园林工程设计,不充分发挥自己设计方面的才能,直接克隆一些发达城市的园林绿化,而不考虑是否适合海南。有的业主单位为了推销利润高的树种或自己有的苗木而随意更改规划,而不考虑承受能力,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合理,与环境是否相协调。而有的专家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甚至误导领导的决策,导致城市中充斥着养护成本高、不实用的园林绿化景观。 

  相对于土建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一般不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周期的,可以推诿为管理不够、自然灾害等等。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方先生说,城市绿化当然需要花钱,但以为钱多就能办成事,或者以钱少为由不办事,都是不正确的。用更少的钱建更多的绿,是城市绿化的最优选择。一般而言,选择乡土树种绿化城市,不仅可以降低城市绿化成本,也容易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够使不同城市的绿化各具特色,避免出现“千绿一面”的城市“奇景”。 

  谨防公众听证成为走过场 

  海南城市的园林绿化需要注重些什么?有人希望树木本身能带来经济效益,如菠萝蜜,椰子等;有的希望它低投入,低养护成本;有的希望它是美丽的风景,能吸引旅游;有的希望它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能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绿化工作究竟应该谁说了算?有人尖锐地提出,由于园林绿化花费的是公众财政,涉及的是公众利益,为什么享受绿荫的群众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有人建议政府应该将园林绿化的决策引入公众参与,如进行公众听证,开设市民信箱等,让市民与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直接对话,让公众的意见成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决策参考。 

  园林专家马先生认为,公众听证可以避免由于领导个人审美观的错位,而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失误。但是也有人提醒,谨防公众听证成了幌子。如果一些人以公众听证的名义来装入自己的私货,却没有吸收公众的观点,反而会让更多的群众对公众听证这样的民主决策机制丧失信心。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