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工业遗产不应丢弃的历史财富
admin
2006-06-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旧厂房、旧仓库、旧设备……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这些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所承载的信息,以及对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甚至比某些文化
旧厂房、旧仓库、旧设备……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这些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所承载的信息,以及对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甚至比某些文化遗产还大得多。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
■ 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差距大
有资料显示,从1978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和登录的工业(产业)遗产共计43处。其中,中国仅有“青城山及都江堰灌溉系统”被列为了世界工业(产业)遗产。“中国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差距不小。”曾获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的设计荣誉奖和规划荣誉奖的俞孔坚教授一开始就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据了解,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建立各项基金,对各个级别的遗产保护项目进行资助。
德国在工业遗产的重新利用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鲁尔钢铁城公园”也是一个保护工业遗产、复兴工业文化的成功范例。通过产业转型,5座大型的公园出现在鲁尔工业区。旧工厂改造成了展览馆,起重架的高墙和煤渣堆被改造成攀岩训练场,旧的炼钢厂冷却池变成了潜水训练基地。一座高100多米、宽60多米,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废瓦斯槽被改造成为富有太空意境的展览馆,许多艺术家都来到这里经营这座独一无二的瓦斯展览馆。当年的工厂如今成了展览馆,当年的工人当起了导游。环境问题解决了,工人就业问题解决了,工业文物得到了保护和再生,鲁尔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青春。
■ 《无锡建议》成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里程碑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工业企业需要停产搬迁,房地产开发也随之迫进,不少城市,如沈阳、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工业遗产正在消失。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前不久,在无锡举行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论坛上通过了行业共识性文件《无锡建议》,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首次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被提出来。
《无锡建议》对工业遗产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作为《无锡建议》的主要起草人之一的俞孔坚,对目前工业遗产的现状表现出了担忧。“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时代留下的东西是丑陋的、污染的,于是采取了退出第二产业,引进第三产业的策略。工业时代的历史很容易被人忘掉。”
俞孔坚强调,现在我们必须对工业遗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工业时代文明的一个体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技术水平和价值观。因此,必须要像对待文物那样对待工业遗产。
■ “泛博物馆”为保护开发、利用独辟蹊径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
据了解,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岐江公园原来为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休闲游憩。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配以现代景观小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而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市民留下了一个精神空间,联系过去与未来,重建了土地和人的联系。
除了岐江公园,在北京“声名赫赫”的798艺术区,也是工业遗产地复兴的典型。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建设的具有典型包豪斯风格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当工厂的生产停止以后,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陆续入驻。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原有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人们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理解。
对于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俞孔坚认为,复兴工业遗产,不是简单地保护工业遗存,可以建立高科技园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现代博物馆、文化中心、公园,甚至可以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不应将目光局限于狭义的展览馆,而应广义地理解为集展示、休闲、工作、娱乐为一体的“泛博物馆”,北京的一些工厂旧址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
“工业遗产是不应丢弃的历史财富,善待工业遗产也是不能推脱的历史责任。”俞孔坚说。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2006年6月7日
■ 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差距大
有资料显示,从1978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和登录的工业(产业)遗产共计43处。其中,中国仅有“青城山及都江堰灌溉系统”被列为了世界工业(产业)遗产。“中国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差距不小。”曾获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的设计荣誉奖和规划荣誉奖的俞孔坚教授一开始就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据了解,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建立各项基金,对各个级别的遗产保护项目进行资助。
德国在工业遗产的重新利用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鲁尔钢铁城公园”也是一个保护工业遗产、复兴工业文化的成功范例。通过产业转型,5座大型的公园出现在鲁尔工业区。旧工厂改造成了展览馆,起重架的高墙和煤渣堆被改造成攀岩训练场,旧的炼钢厂冷却池变成了潜水训练基地。一座高100多米、宽60多米,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废瓦斯槽被改造成为富有太空意境的展览馆,许多艺术家都来到这里经营这座独一无二的瓦斯展览馆。当年的工厂如今成了展览馆,当年的工人当起了导游。环境问题解决了,工人就业问题解决了,工业文物得到了保护和再生,鲁尔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青春。
■ 《无锡建议》成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里程碑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工业企业需要停产搬迁,房地产开发也随之迫进,不少城市,如沈阳、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工业遗产正在消失。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前不久,在无锡举行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论坛上通过了行业共识性文件《无锡建议》,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首次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被提出来。
《无锡建议》对工业遗产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作为《无锡建议》的主要起草人之一的俞孔坚,对目前工业遗产的现状表现出了担忧。“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时代留下的东西是丑陋的、污染的,于是采取了退出第二产业,引进第三产业的策略。工业时代的历史很容易被人忘掉。”
俞孔坚强调,现在我们必须对工业遗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工业时代文明的一个体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技术水平和价值观。因此,必须要像对待文物那样对待工业遗产。
■ “泛博物馆”为保护开发、利用独辟蹊径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
据了解,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岐江公园原来为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休闲游憩。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配以现代景观小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而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市民留下了一个精神空间,联系过去与未来,重建了土地和人的联系。
除了岐江公园,在北京“声名赫赫”的798艺术区,也是工业遗产地复兴的典型。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建设的具有典型包豪斯风格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当工厂的生产停止以后,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陆续入驻。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原有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人们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理解。
对于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俞孔坚认为,复兴工业遗产,不是简单地保护工业遗存,可以建立高科技园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现代博物馆、文化中心、公园,甚至可以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不应将目光局限于狭义的展览馆,而应广义地理解为集展示、休闲、工作、娱乐为一体的“泛博物馆”,北京的一些工厂旧址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
“工业遗产是不应丢弃的历史财富,善待工业遗产也是不能推脱的历史责任。”俞孔坚说。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2006年6月7日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