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矿山天池”让人看到美更看到野蛮

admin 2006-05-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5月29日《金陵晚报》报道说,南京城北幕府山上将出现南京最大的人工天池。天池占地大约50万平方米,海拔高度70余米。目前该市园林局已经通过了该天池的设计方案。近几十年
  5月29日《金陵晚报》报道说,南京城北幕府山上将出现南京最大的人工天池。天池占地大约50万平方米,海拔高度70余米。目前该市园林局已经通过了该天池的设计方案。近几十年对矿产的不间断开采,给幕府山留下了一个个突兀丑陋的大小矿坑,故引水造天池解决问题。

  山被淹,也能成为风景,这不算什么新闻。十多年前在小浪底附近当兵,我曾多次去过那方贫瘠的山地植树。后来,水的淹没,使得“北方的千岛湖”横空出世,称作天池未尝不可。多年之后,和一些战友提起来,竟然无心挂念湖的风景,难忘的只是在脑海里一遍遍过着电影的流动的民生图象:有老妇人艰难地爬山拾柴,有村童跟在牛屁股后寻找生活。这是一种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念的焦点你可以叫做苦难。

  “高峡出平湖”是诗意的,但海拔高度70余米的幕府山上将现大型人工“天池”却不是诗意的结晶:引水造天池不过是在回天无术后的因势改造。应该说,这里体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建设的设计者的智慧,这种计策可以审慎地推广——没有经济的和科技的实力千万别干,否则那将是另一场山水的浩劫。出于重复再重复的利润追求,我们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这样的“幕府疮疤”,真正是“可怜无数山”!如果不是因为人们的贪婪永远破坏了不可复制的环境,谁也不至于背负可能的骂名将山体凿空。

  所以,我们必能想通,当来自城市的智慧将疮疤医治后,具体的手术不能被看做是一种遮掩,尽管它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遮掩的作用,但是,为着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念的焦点你可以叫做灾难——我们必须永远让那些灾难的印记以一个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对人们施加影响。我有最大的理由来赞赏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同样是5月29日的《金陵晚报》报道说,特色天池只是这次幕府山设计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同时还有9大特色景点将陆续出炉,包括绿色长廊等,其中设计的一个小点——采矿遗址园,将利用现有景观,集中向人们展示矿场开采后留下的种种面貌:裸岩、陡壁、矿坑等等,展示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大自然的人为破坏是多么的可怕和难以恢复。

  我们从“矿山天池”看到美也要看到野蛮。与此有关的必要性不必赘述。令人警惕的是,一旦“废物利用”产生的“尤物”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是常常就忘记废物给我们带来的不愉快印象吗?我们不是更青睐于“废物利用”的技术吗?我同意“废物利用”的意识,可是,我不能同意只要这种意识,因为对产生废物的教训的念念不忘更为重要。当然,有人会觉得,具体的操作可能会让不少人不知所措,甚至精神分裂:看到美景立即条件反射地想到悲剧,反反复复,不是自寻危机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人的大脑之所以用来有理智地思索,而不是用来自己和自己打架,是因为人的思想需要确定一个主题。我认为,在对待“幕府天池”上,这个主题就是痛并快乐着。

  齐秦先生唱过这样的主题,很多年过后,他没有因此产生任何精神毛病,我们也不会!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