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留下历史街区保护方案确定
admin
2006-05-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留下镇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居民五六百家。 为保护和恢复留下老街的历史风貌,杭州市规划局早前曾出台《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如今,针对留下镇历史街区的一期设
留下镇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居民五六百家。
为保护和恢复留下老街的历史风貌,杭州市规划局早前曾出台《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如今,针对留下镇历史街区的一期设计范围,规划部门已开始编制《杭州市留下历史街区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
方案》审议通过后,进入正式施工阶段。
“一水穿镇”庭院式肌理尚存
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留下镇南部,以留下大街、五常河为主体。
留下大街保存较完整,水乡风貌特色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是历史街区保护工程的重点。
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整修和环境治理,现历史街区内明清早中期建筑已不多,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民国时期的木构建筑和自建住宅。由于年久失修,环境违章污染严重。
庆幸的是,街区内格局相对完整。从高处俯瞰现在的历史街区,“一水穿镇、石桥横卧、傍河筑屋”和庭院式布局的肌理尚存,江南民居建筑布局相对完整。
再现流水人家江南风貌
《方案》将对留下大街现存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保存历史信息,恢复历史面貌,使商业与街区生活融为一体。以古桥、酒坊和文化交流中心为依托,将桥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相结合,使街区成为文化休闲的场所。
街区布局将基本延续原有布局,通过三座古桥相互联系,穿插以本土景观元素的表达,塑造“主街—巷子—节点—门廊—井院”的空间,游人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可感受留下的历史文化。
另外,还将大力发掘商业价值,江南风格建筑与现代化、商业化的服务、餐饮、购物功能相结合。
恢复戏台、天曹庙等遗迹
留下古街有楹春桥、忠义桥、方式家宅、90号建筑、庆春桥等遗迹。这些都将进行立面改造装饰及修缮,展示街区过去生活、商贸活动的场景,延续留下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
《方案》确定,基本复原现留下小学区域的总体风貌。拟定恢复戏台、天曹庙、九间漏、藏书楼、陶家厢等几处遗迹。
同时,通过街区不同功能建筑的聚集,把市井文化、崇祀文化、士大夫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留下历史街区特有的地方文化风貌。
恢复“三桥柳陌”和“两岸花街”
《方案》认为,五常河能将灵气引入历史街区,早前三桥(楹春桥、忠义桥、庆春桥)两侧民居临水,房屋四周种满花木,芳菲满街,万绿千红,形成了“三桥柳陌”和“两岸花街”的胜景。
为此,拟恢复这两个胜景,同时设置亲水步道、平台、临水建筑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对街区传统木构建筑的整修、环境景观的整治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街区居住环境,使居民在此长期居住,避免成“冷街”、“背街”。(青年时报 作者:顾肖艳 葛佳翌)
为保护和恢复留下老街的历史风貌,杭州市规划局早前曾出台《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如今,针对留下镇历史街区的一期设计范围,规划部门已开始编制《杭州市留下历史街区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
方案》审议通过后,进入正式施工阶段。
“一水穿镇”庭院式肌理尚存
留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留下镇南部,以留下大街、五常河为主体。
留下大街保存较完整,水乡风貌特色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是历史街区保护工程的重点。
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整修和环境治理,现历史街区内明清早中期建筑已不多,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民国时期的木构建筑和自建住宅。由于年久失修,环境违章污染严重。
庆幸的是,街区内格局相对完整。从高处俯瞰现在的历史街区,“一水穿镇、石桥横卧、傍河筑屋”和庭院式布局的肌理尚存,江南民居建筑布局相对完整。
再现流水人家江南风貌
《方案》将对留下大街现存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保存历史信息,恢复历史面貌,使商业与街区生活融为一体。以古桥、酒坊和文化交流中心为依托,将桥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相结合,使街区成为文化休闲的场所。
街区布局将基本延续原有布局,通过三座古桥相互联系,穿插以本土景观元素的表达,塑造“主街—巷子—节点—门廊—井院”的空间,游人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可感受留下的历史文化。
另外,还将大力发掘商业价值,江南风格建筑与现代化、商业化的服务、餐饮、购物功能相结合。
恢复戏台、天曹庙等遗迹
留下古街有楹春桥、忠义桥、方式家宅、90号建筑、庆春桥等遗迹。这些都将进行立面改造装饰及修缮,展示街区过去生活、商贸活动的场景,延续留下街区原有的市井文化。
《方案》确定,基本复原现留下小学区域的总体风貌。拟定恢复戏台、天曹庙、九间漏、藏书楼、陶家厢等几处遗迹。
同时,通过街区不同功能建筑的聚集,把市井文化、崇祀文化、士大夫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留下历史街区特有的地方文化风貌。
恢复“三桥柳陌”和“两岸花街”
《方案》认为,五常河能将灵气引入历史街区,早前三桥(楹春桥、忠义桥、庆春桥)两侧民居临水,房屋四周种满花木,芳菲满街,万绿千红,形成了“三桥柳陌”和“两岸花街”的胜景。
为此,拟恢复这两个胜景,同时设置亲水步道、平台、临水建筑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对街区传统木构建筑的整修、环境景观的整治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街区居住环境,使居民在此长期居住,避免成“冷街”、“背街”。(青年时报 作者:顾肖艳 葛佳翌)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