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
admin
2006-05-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13日上午,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淮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
13日上午,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淮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出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主持。市长樊金龙致欢迎词。会上,宣读了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发来的贺信,国家交通部、水利部、文物局等有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市领导陈从亮、刘广忠、范学恕、陆长苏、刘友超、荀德麟等出席开幕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文物局、国家《清史》编委会和国家交通部、水利部、文化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成果卓著,有的则是泰斗级的权威人士,使得此次研讨会起点高、层次高、规格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朱佳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它不仅对于认识淮安乃至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现实作用,进而总结其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其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地方志等历史典籍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他说,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综合水利工程,是可以同金字塔、长城等相媲美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淮安又处于京杭大运河的发祥地,是南运河北端和北运河南端的交汇点,在历史上曾起过连接南北方漕运的作用,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央政府的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和淮北食盐的集散中心。因此,深入研究淮安与大运河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淮安的历史定位,更有助于我们宣传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朱佳木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等运河沿线城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今天的淮安已成为四通八达的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而且,其地位将随着京杭大运河断流河道的逐步恢复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全面展开而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维持航运与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这个时候加强淮安与大运河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淮安的过去、展望淮安的未来十分必要,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运河及其沿线城市兴衰的规律,尤其是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大运河全线贯通与沿线建设的规划、保护好大运河两岸的生态与人文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朱佳木说,作为大运河哺育的城市,淮安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辉煌的人文历史,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在淮安的振兴和大运河的复兴中发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是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淮安等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研究,为大运河的再现辉煌而献计出力。
樊金龙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淮安曾有过辉煌的昨天、悄然发生着巨变的今天和灿烂似锦的明天。他说,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也是淮安人的骄傲。淮安作为明清时期的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奠定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把祖先创造的辉煌历史保护好,让运河文明得以延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举办“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必将有利于充分发掘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明,让淮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安,也必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推动淮安振兴崛起,再创辉煌。同时,樊金龙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经常来淮走一走、看一看,视察指导工作,宣传推介淮安,促进淮安更快更好地发展。
张文彬在贺信中指出: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淮安,正处于黄河、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漫长历史岁月里,淮安一直是漕运的枢纽,水利交通的咽喉,商贾云集,百货山列,昌盛繁荣,名闻天下。相信通过诸位专家研讨,一定会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和明清时期两淮漕运的盛况、运营制度、管理方式、城乡发展等多方面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并恳望在漕运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方面,注意遗迹的原真性、完整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有更多的有效措施,以使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更加璀璨夺目。张文彬还祝愿淮安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着重围绕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淮安城市的兴衰嬗替、“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作用、特点以及淮安城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探讨和交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文物局、国家《清史》编委会和国家交通部、水利部、文化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成果卓著,有的则是泰斗级的权威人士,使得此次研讨会起点高、层次高、规格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朱佳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它不仅对于认识淮安乃至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现实作用,进而总结其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其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地方志等历史典籍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他说,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综合水利工程,是可以同金字塔、长城等相媲美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淮安又处于京杭大运河的发祥地,是南运河北端和北运河南端的交汇点,在历史上曾起过连接南北方漕运的作用,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央政府的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和淮北食盐的集散中心。因此,深入研究淮安与大运河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淮安的历史定位,更有助于我们宣传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朱佳木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等运河沿线城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今天的淮安已成为四通八达的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而且,其地位将随着京杭大运河断流河道的逐步恢复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全面展开而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维持航运与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这个时候加强淮安与大运河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淮安的过去、展望淮安的未来十分必要,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运河及其沿线城市兴衰的规律,尤其是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大运河全线贯通与沿线建设的规划、保护好大运河两岸的生态与人文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朱佳木说,作为大运河哺育的城市,淮安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辉煌的人文历史,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在淮安的振兴和大运河的复兴中发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是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淮安等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研究,为大运河的再现辉煌而献计出力。
樊金龙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淮安曾有过辉煌的昨天、悄然发生着巨变的今天和灿烂似锦的明天。他说,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也是淮安人的骄傲。淮安作为明清时期的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奠定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把祖先创造的辉煌历史保护好,让运河文明得以延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举办“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必将有利于充分发掘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明,让淮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安,也必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推动淮安振兴崛起,再创辉煌。同时,樊金龙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经常来淮走一走、看一看,视察指导工作,宣传推介淮安,促进淮安更快更好地发展。
张文彬在贺信中指出: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淮安,正处于黄河、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漫长历史岁月里,淮安一直是漕运的枢纽,水利交通的咽喉,商贾云集,百货山列,昌盛繁荣,名闻天下。相信通过诸位专家研讨,一定会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和明清时期两淮漕运的盛况、运营制度、管理方式、城乡发展等多方面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并恳望在漕运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方面,注意遗迹的原真性、完整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有更多的有效措施,以使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更加璀璨夺目。张文彬还祝愿淮安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着重围绕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淮安城市的兴衰嬗替、“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作用、特点以及淮安城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探讨和交流。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