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就保护无锡工业遗产密集区提出建议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的出现,使“苏荷(SOHO)”这个陌生名词出现在无锡人视野中。随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举行,锡城文史界专家再度发出“打造锡城‘苏荷’”的呼声。无锡市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江国良近日向记者亮出了他们于去年提交的政协第240号提案———《保护无锡“苏荷”彰显城市特色》。
据了解,目前无锡市区内还保存了一批近现代民族工业遗存。随着“退城进园”步伐的加快,这些老企业撤离后的地块也面临着重新营造、重新利用的全新命运。在地块改造过程中,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的厂房、仓库、办公楼等,均面临着拆与留的抉择。为此,无锡文史界专家提出,保护这批有价值的工业遗存刻不容缓,同时还需要制订保护规划,利用密集区打造锡城的“苏荷”。
“苏荷”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一个工业区,上世纪30年代起,众多艺术家移居纽约,租用苏荷区闲置的厂房、仓库,从而形成一个文化艺术中心。“苏荷”因此成为“厂房文化艺术区”的代名词。近几年,“苏荷”模式更是被国内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打造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厂房艺术街区”。
2004年起,从海外归锡的郑皓华兄妹将北仓门蚕丝仓库改造成为“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这是无锡营造“苏荷”的一个发端。但受地处环境制约,北仓门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苏荷”区。
那么,何处可以形成锡城的“苏荷”呢?市政协学习文史委的专家们建议,目前工业遗存密集的西水墩地区内,囊括了原申新三厂(现锡棉一厂)、原振新纱厂(现锡棉四厂)和茂新面粉厂三家老牌企业的厂址,应当被划定为历史风貌区,予以保护。沿运河的一批老厂房、老仓库,最具打造锡城“苏荷”的基础。
专家们还就西水墩地区的利用、改造提出一些实现依据和设想。专家们建议,通过对车间、仓库进行内部调整,西水墩地区可发展无锡的文化产业和娱乐业,考虑把文化宫的部分功能迁入该地区,把一些官方或半官方的文艺团体迁入,并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的艺术家来此安营扎寨,设立画廊、工作室,吸引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此投资文化产业。
据了解,目前,除了茂新面粉厂已被选址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外,地处西水墩的其他十余处具有价值的工业遗产的未来命运还不得而知。无锡市政府咨询专家阮仪三专家曾就此提出,纽约市曾为“苏荷”区的存留争议了十年之久,但最终通过立法全部保留。“苏荷”模式,无论从工业遗产的利用再生到工业遗产的立法保护,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论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