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留住城市的记忆

admin 2005-11-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青砖,灰瓦,女儿墙;门墩,门楼,老槐树……勾勒出风情韵味悠长的老北京市井风情。5日,鼓楼东大街改造工程宣布完成,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重现在世人面前。 北京多古迹,东

    青砖,灰瓦,女儿墙;门墩,门楼,老槐树……勾勒出风情韵味悠长的老北京市井风情。5日,鼓楼东大街改造工程宣布完成,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重现在世人面前。 

    北京多古迹,东城为最。全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27项,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区。 

    鼓楼东大街是老北京街市的一个缩影,也是东城区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解决矛盾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市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东城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首都核心区的性质和功能出发,积极探索既保持古都风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发展新路,尝试利用“微循环”和“修旧如故”两种新方式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并编纂出收录全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的《东华图志》,这些不仅延续了历史文脉,更是为北京提供了优越的人文居住环境。 

    “修旧如故”复古街 

    鼓楼东大街西起鼓楼,东至交道口大街,全长1098米,宽23米。700多年前建成如此,改造完成亦如此。 

    这是北京第一条没有经过道路拓宽、没有经过大面积拆改,并基本恢复原貌的商业街。 

    文物保护普遍采用的原则是“修旧如旧”。东城区在鼓楼东大街的改造过程中,对这一原则进行新的探索———“修旧如故”。 

    由“如旧”到“如故”,有何变化?鼓楼东大街环境整治工程方案的总建筑师林楠这样解释:“修旧如旧的含义是把现在已经旧了的东西按照现在的原样保护起来;而修旧如故则是根据其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恢复其最初的面目。” 

    说到底,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是单纯的保护古建筑的形式,还是恢复古商业街的繁华风貌?鼓楼东大街的改造选择了后者。 

    史料记载,鼓楼东大街出现于元朝,不仅是主要交通干道,而且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清代有“前朝后市”之说,鼓楼东大街就是“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若有情天亦老。街还是那条街,却早已不复往日繁华。 

    道路两侧,临建违建挤占路面,犬牙差互,店面招牌杂乱无章;空中电线密如蛛网;地面坑洼不平,便道面砖破碎不堪,难见整块。居民们说起自己的街道也是“十天倒有九天堵,雨雪不敢往外走”。 

    为鼓楼东大街做改造规划,东城区请来了郑孝燮、谢辰生、王世仁三位泰斗级的古建专家,挨门挨户地踏勘。沿街300多座建筑,多数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其中有明末大将洪承畴的祠堂,末代皇后婉容的旧居以及大量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原地保留修缮。 

    今年6月,鼓楼东大街改造开始,道路宽度维持原有的23米不变,两侧古建筑没有一座拆迁。只有80处挤占便道的煤棚、厨房等临建违建,为古街腾出了原址。 

    按照明清老商业街的建筑格局,沿街商业门店进行了全面整修,统一了所有店铺广告牌的规格和风格,整齐地列在街道两侧,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 

    无处不在的历史细节又在诉说着这条街厚重的历史。整条街灰色的基调,一如老北京传统,大气祥和;墙面青砖淌白缝,小停泥丝缝等手法与古建筑保持一致,绝大多数的广告嵌在了店面前沿的女儿墙中,亦是老店常用的书写字号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过程中,十几户沿街的居住房根据居民意愿,变成了门面房。这显然是对“修旧如旧”的一个突破。 

    东城区文委副主任刘景地说:虽然个别房屋的形式有所改变,但这更符合鼓楼东大街古商业街的风貌,达到了整条街保护性修缮的目的。 

    “微循环”改造四合院 

    虽然出生在交道口街道景阳胡同、生活在皇城边儿上50多年,但张春平大妈从没有感觉自己的房子有什么好,一直盼着拆迁。 

    “房子又老又破,街面又脏又乱,几家人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冬天上厕所也要到几百米外的公厕……”张大妈说,“借着拆迁,我就能搬进楼房了。” 

    今年,景阳胡同2号完成了“微循环”改造,没有拆迁,四合院保存下来。在这里的近百户居民则从人均几平方米的陋室搬出,如愿住进了楼房。 

    群众的安居,院落的保护,这对旧城改造中最难解决的矛盾,通过“微循环”的模式得以协调。 

    所谓“微循环”,是摒弃过去旧城改造的“大拆大建”,对那些急需改造的危旧平房院落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 

    “微循环”有两个“百分之百”的原则,100%的居民提出改造申请;100%的居民同意安置方案。以人为本,“成熟一个,改造一个”。这种模式不急于求成,但改造工作却事半功倍。 

    秦老胡同位于交道口,长不过百米,却聚着十来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站在巷口望去,一座座精雕细刻的垂花门比邻而立。走近细看,门上斗拱飞檐,朱漆描金;门前石兽犹在,屋顶瓦当依然;门后几进深宅大院,紫藤架,镂花窗。 

    然而就在一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一个院子住着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地少人多,拥挤杂沓。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院落,一半是合法居住房屋,四成是违章建设,剩下的一成就是堆满了杂物的过道,一个个原来挺规整的四合院都被挤得变了形,成了大杂院。 

    秦老胡同多数院落改造时,全院居民全部迁出只用了一个月时间,通过货币补偿和现房安置,家家都找到了称心的新居。原住在这里的刘女士一家,通过“微循环”的安置方案,已经安居通州卫星城,住进了120平方米的三居室,家里还买了车,由大杂院的居民一跃成了“有房有车”。 

    施工队随后进驻,半年不到,改造工作便告完成,大杂院恢复了本来面目,成了漂亮的四合院。 

    “微循环”模式还一改以前危改主要由政府出资的做法,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吸收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保护四合院。为此,东城区政府多次召开推介会、洽谈会,向国内外潜在投资者推荐特色院落,引进资金参与改造。秦老胡同三个院落被一位私营企业主看中,修缮后作为私宅。 

    目前,东城区已经通过“微循环”模式,对30多座四合院进行了修缮保护,有近百座院落的改造正在进行。 

    文献永存城市记忆 

    盛世修志。 

    在鼓楼东大街保护性修缮完成的同一天,一部全面记载东城区文物古迹的参考文献———《东华图志》正式面世。 

    确定编纂《东华图志》伊始,东城区就给这本书定出了规格:记录历史和现状,给今人以感知,给后人以传承,给决策以依据。 

    超过20厘米厚、共1670页、每册重达6.5公斤,摆在眼前的《东华图志》,不用翻阅,已能感觉出历史的厚重。 

    这部书的修成,是对东城区文物古迹的全面记录。 

    《东华图志》的编纂,历时三年,耗资几十万元。全书收录了东城区内全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所有建筑都经过现场考证、实测、拍照、标注,记录下最新最实的资料。 

    全书收纳了近现代照片1000多张,历史地图13张,平面图246张,位置图139张,实测图816幅。 

    书中不仅展现了东城区的历史变迁,也记录了在东城范围内有据可考的史迹2000余处,标注遗迹5000余处,介绍重要文物古迹400余项,收录了介绍东城史迹变迁的文史资料37篇,总计达40余万字。 

    这部书的修成,是对东城区文物古迹的再次发掘。 

    《东华图志》的编纂过程中,王世仁、吕舟、沈阳等一批专家学者,一起对文物遗迹进行现场勘查、测量绘图,几乎是对旧城区作了一次逐门逐户的文物古迹清查梳理。 

    清代的官学旧址、铸币作坊,文物界原本认定“消失”,如今又发现了两座建筑;朝阳大学,民国初年著名的私立法律专科大学,仅有文献记载,此次旧址再现……一批极具保留价值的建筑遗存得以重见天日。 

    这部书的修成,本身就是对东城区文物古迹的一项保护。 

    著名古建筑专家王世仁说:“文物保护的方式,一是实物遗存,一是文献记录。历史的信息由这‘两个轮子’共同传承。这本书就是东城的城市记忆。” 

    同时,这本书已被东城区作为城市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基本资料。《图志》甫一出版,第一批送达的除了图书馆、档案馆,就是各政府机关和区内建设单位。一个老民居该不该拆?古建筑恢复原貌是什么样?东城城市建设的各项决策,这本书的信息将是重要依据。 

    “微循环”、“修旧如故”、编纂地方文物图志,东城区对古都风貌的保护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将形成长效机制。区委书记陈平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东城的定位,东城区明确了“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把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风貌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和谐。 

    为妥善处理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东城已经暂缓了北中轴线东城段的市政道路改造项目,撤掉了旧城内的18个危改项目。在今年的平房院改造中,7座院落因录入《东华图志》,得到了及时的保护性修缮。  压题照片为吴强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