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绿色南京”年生态价值近10亿

admin 2005-09-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郁郁葱葱的森林常常被人称为“城市之肺”,3年来“绿色南京”新建人工林的总体生态效益如何?在丰富景观与生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危害、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又如何?新
  郁郁葱葱的森林常常被人称为“城市之肺”,3年来“绿色南京”新建人工林的总体生态效益如何?在丰富景观与生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危害、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又如何?新增林地的空间布局及功能匹配如何?带着市民们关心的问题,日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对“绿色南京”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绿色南京”年生态价值已接近10亿元。 

  本次的绿色评估行动涵盖了实施“绿色南京”工程较为集中的江宁、六合、溧水、浦口、高淳、栖霞、雨花台等区县,选择了不同林种的生态公益片林、高等级公路防护林、江河湖圩防护林、人居工程林以及经济生态林等5种主要类型,进行了较细致的野外调查观测及室内测试分析。“调查包括了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光一个项目的样片就取了近3000个瓶子。”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胡锋告诉记者。

  造林成活率平均85% 

  树种下了,树林的质量又如何呢?研究结果初步表明,3年来南京市新增林地的绿化质量总体较高,林木长势良好,蓄积量快速增加。2003、2004年期间“绿色南京”造林面积核实率分别达到99.6%、100%,造林合格率为97.2%、99.5%,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为历年来的最好水平。 

  同时林地空间布局及树种结构也较为合理,3年来,与生态林同步,全市商品林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新增林地中,商品林与公益林的比例约为70:30,商品林主要组成有三大块,商品用材林占42%、苗木花卉基地占19%、经济林果占8%。 

  一年“吃”下42084吨扬尘 

  二次扬尘所带来的颗粒浮悬物是影响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现在环绕在南京城四边大量增加的林地面积降尘作用也初步显现,有效地抑制了二次扬尘,研究表明,3年来新增防护林和片林的总滞尘能力每年达42084吨。 

  呼呼呼呼……从早到晚不停歇的汽车噪音污染曾让住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居民头疼不已,研究同时发现,由乔、灌、草结合构成的高速公路防护林带可以成功“阻杀”汽车噪音带来的声音污染,研究小组对高速公路防护林外侧的噪音指标检测显示,该地段噪声指标现在全部都达到国家环境噪声标准,平均降噪效果达到了l0-20分贝,由降噪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约为每年1.34亿元人民币。 

  改善小气候效益明显 

  大面积增加的林地也为夏季有些炎热的南京城降了点温。根据2003年—2005年对比数据显示,新建林地在调节南京大气温度和湿度中已显示出不错的效果,胡锋教授介绍,3年间夏季白天林地气温平均降低1℃~2℃左右,地温降低4℃左右,而空气湿度增加10%~20%以上,同时分布在郊县、城区周围的林区也较为显著地降低了风速。 

  降温同时也为南京人带来了“呼吸”的改善,一江两河两湖为主体的20万亩森林网络大气也让空气质量得到明显调节,仅就空气质量中碳氧平衡来看,新增林地吸收二氧化碳固定量约为58.8万吨,氧气释放量约为42万吨。 

  阻挡土壤重金属污染 

  研究中还发现,造林后绝大多数地段土壤肥力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污染主要是铅污染,防护林可以对阻隔汽车尾气污染、降低或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有较好的作用。”胡锋介绍。溧水、高淳等地的万亩经济片林则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等生态功能,并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林子大了什么宝都有”,林地的营建以及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显著提高了林区中生物多样性,仅林下及林缘草本植物多样性即达到15—55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