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真有“绿色泡沫”要形象 还是要实效?
admin
2005-08-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近两天的秋雨让酷热难耐的南京酣畅淋漓,而伴随秋雨而来的凉爽天气让南京的人、树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而在这场秋雨之前,南京已连续保持了近半个月35℃以上的炎热
近两天的秋雨让酷热难耐的南京酣畅淋漓,而伴随秋雨而来的凉爽天气让南京的人、树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而在这场秋雨之前,南京已连续保持了近半个月35℃以上的炎热天气,人热、树更热。在南京火车站广场前,移植而来的名贵树木———榉树,就因无法承受如此炎热的天气而大规模死去,直接损失达数十万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中,也有诸多行道树热得树皮开裂……
然而,除去天气炎热这个“天灾”因素之外,一些专家却不无遗憾地表示,为了追求形象工程,一些部门领导不顾本地情况,盲目模仿套用其他城市的绿化模式,在树种选择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甚至专家一堆意见也抵不过领导一句指示,结果是花了大钱换来一大片死树枯枝。
前日,新华每日电讯对南京绿化出现大批死树的现象给予了批评,指出这就是“绿色泡沫”。
随着城建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绿化率的不断提高,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这个以树为荣、以绿为荣的南京,成为一座真正的绿意盎然、绿色生态的城市?
火车站绿化,人到底斗不过天
在《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及近期其他媒体的曝光中,南京火车站广场绿化败笔是一大焦点。
记者于昨日下午来到将于十运会前竣工使用的南京火车站,一走进站前广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本应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参天大树,然而树木大多树叶掉光了,成了光秃秃的枯树,树枝末梢已发黑,有的已经干枯脱去了外皮……看上去一片凄惨冷清的景象。
在新火车站广场,有一片比较大的人工林,这里有刚栽植下去的银杏树、梧桐树,在这些树中,也有不少已枯死。广场西南角及玄武湖边,同样有一些枫杨树和一些榉树枯死。正在广场上指挥施工人员植树的一位姓徐的师傅说,目前整个新火车站广场,包括20棵榉树在内,大小各类名贵树木死掉的已在100棵以上。不仅如此,仅剩下的一些树们也被“全副武装”了起来,这些可怜的树身上还缠着一圈圈麻绳,两根交叉的木架子死死卡在树身上,而一些矮小的灌木则被一层黑网盖住了原本俊俏的脸,阵阵微风吹过,残枝败柳,摇摇欲坠。同时,记者发现,不少原本栽着树的绿化带除剩下些小草在“坚守岗位”之外,本应作为“主角”的树木们已不知去向。原本美丽的广场,却因为这些没有生机的树变得冷冷清清。
记者了解到,榉树是名副其实的“名贵树种”,它们成材一般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花木公司培育幼苗出售,一棵价格在几百元,而像新火车站广场上的这些高2米、直径20厘米左右的半成材榉树一棵至少要上千元。万荣园林公司火车站广场绿化项目部的曹绪峰经理介绍,为了赶工期,有关部门要求紧急进行绿化施工,而这个时候对榉树等名贵树种已错过了它的移植时期,于是在反季节的情况下移植树木,造成榉树大规模死亡,现在估计死去的树木已价值几十万元了。不仅是反季节种植,领导们还不顾植树过程中的科学规律,为了让火车站广场早现“绿意”,打造好看的景观,竟然让施工单位原封不动地将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大树直接移栽。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移植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移植时恰逢夏季来临,而要让一棵树成活,就必须对它的枝叶进行修剪,以免过多的树叶蒸发掉水分,但是领导们不同意,说树叶多好看,而树死了可以再补种。后来一些专家考虑到这么大的树难成活,不得不改栽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树,但是人到底斗不过天,还是有不少树死掉了。
火车站建设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树的“武装”其实是一种防护,盖在矮灌木身上的黑网就是为了抵挡南京强烈的阳光,至于那些因为树木死掉而空下来的坑,他们会尽快种上新树,但接下来会种什么树种,该工作人员含糊其词地称“视情况而定”。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干部群众都表示,城建绿化抢时间争速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尊重科学规律。
奥体中心,另一番风景
然而,南京并非所有的绿化工程都“栽”了。
昨天下午记者从南京奥体中心了解到,从去年春天至今,奥体中心共栽种各种大树13000余棵,其中既有较为名贵的榉树,也有非常实用的松柏、香樟树,行道树则一律选用法国梧桐。由于奥体中心能够因地制宜,重视各种树木的功能用途和护理保养,目前,奥体中心树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奥体中心指挥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初他们进行树木移植的时候,奥体中心就没有选择树木幼苗种植,而是全部栽种了二三米高的已经成活的半成品。并且,在种植树木的时候,奥体中心慎重地选择了适宜树木移植的初春时节,也没有为了追赶工程进度,出现反季节种植的现象,因此,树木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奥体中心树木的种植和养护,都由园林公司完成,目前,十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是负责树木种植的施工队还没有全部离开,施工队留下部分人员负责树木的管理及养护工作,这些养护人员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十运会结束。
当记者问及,奥体中心是否也曾出现树木因无法适应高温天气而死亡的现象时,奥体中心指挥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回答,树木死亡其实是正常现象,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也很多。但奥体中心的树木成活率达95%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据了解,在南京新火车站广场大树移栽的过程中,为了早现“绿意”,打造“绿色景观”,施工单位将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树直接移栽。承包工程的园林公司在明知道榉树等名贵树种移植期已经错过的情况下,反季节移植树木,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成活率。
按照常理,在酷暑天不宜移栽树木,即使移栽也应修剪枝叶,降低大树体内水分蒸发。然而,在“叶多才好看、树死再补种”的催促声中,被原封不动移栽的榉树终究没有保全性命,枯死在火炉南京的煎烤中。如果说在南京近百株榉树的死亡还有天灾的成分,那么在一些地方为建设形象工程而盛行的“大树进城风”中死去的大树则更多的是人祸所致。
近年来,为建设形象工程不惜高价移栽大树、古树的现象并不罕见。一些地方曾经花30万元移栽一株万年青,50万元移栽一株小叶榕树,60万元移栽一株古银杏。为保证移植大树的成活,还要为移栽后的大树“吊水”“打针”,据估算,每年养护一株大树的投入在300元以上。
林业专家介绍说,由于成年大树可塑性下降,适应能力低,在移植过程中,主根和根系以及主枝树冠大部分被切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极易造成死亡。因此,移栽进城的名贵大树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现象。成年大树移植后,二三年内都可能处于假活状态,即使存活也不如以前生机勃勃,生态功能差,专家还给这些名贵大树一个新名词:城市绿色弱势群体。
人为制造绿色泡沫?
近期,联合国旅游休闲中心的专家曾在国内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在建造城市景观的时候,许多地方从主观意识出发,认为名贵的就是好树种,把植被做成工具,一味追求“看上去很美”,由于没有考虑植被自身的特性以及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有时候甚至把相克的植物生硬地组合在一起,结果城市绿化成为短期行为,花了大把钞票,制造出的只是一堆“绿色泡沫”。
这个观点在南京火车站这个重点工程身上得到了间接的诠释——由于反季节移植大树,近百棵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榉树在热浪中日渐枯萎,直接损失数十万元。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兴起的以高额建绿、大树进城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化建设热潮中,名树、大树受到的已经不是一般礼遇,而是成为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中“绿色泡沫”的主体。许多地方进城大树成活率偏低的事实也表明,有悖于自然生态规律的大树移植正成为大树、古树的“天敌”。
据了解,仅今年春季绿化期间,就有4万多株香樟、广玉兰、国槐等大树“落户”南京,自启动引进大树工程以来,5年时间内南京城区移栽大树近30万株。
据园林专家说,应该说南京的大部分绿化工程都是在尊重科学、尊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功率也都令人满意,只是少部分工程因为盲目决策、乱赶工期而导致失败或部分失败。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园林部门:
说白了这并不属于我们管
针对树木移种失败的现象,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园林部门,其实,园林部门也有满腹苦衷。
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的处长汤仲光表示,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名贵树木”这一名词明确定义和涵盖范围,因此园林主管部门也无法界定各建设单位在移植树木的行为过程中有无违法行为。汤仲光说,在南京的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中,尤其是种植什么所谓的“名贵树木”,都是由各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和种植,南京园林局在这其中并不参与,包括种成之后的日常养护和管理等工作,自始至终都是由各建设单位自行决定和实施,说白了就是这并不属于园林局的管辖范围!
在火车站榉树大规模死去的这一事件中,汤仲光严厉地指出,“只要尊重科学地去移植树木,就绝不会发生这样或类似的情况!”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南京一些大的城建项目均成立了各自的建设指挥部,如火车站建设指挥部、河西建设综合指挥部等,而这些建设指挥部与市园林局属于平级单位,因此这些建设单位自然也不会“听”园林局的意见或建议。尤其是火车站这一工程是南京为迎“十运”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一个突击工程,“十运”会前必须结束工期,因此即使园林局在移植榉树方面有异议,但异议声在这个背景下自然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影响一些部门的“长官意志”。这也是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尴尬所在。
林业专家:
大树进城模式应尽快修正
多年来,一些城市的绿化为追求绿化覆盖率与绿量,将“大树进城”作为改变城市景观的法宝,在加速绿化景观上可谓做足了文章。但有专家提醒,从区域生态和大树移植的科学性看,大树进城造成的生态损失值得全社会思考。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园林学院院长薛建辉教授表示,每棵大树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与生长地的土壤、土中的生物、树下地被、树上的鸟兽昆虫,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生态关系趋于和谐。大树被移栽后,整个群落的生态必将受到严重破坏,与其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
在不久前召开的城市景观哲学与生态环境国际学术报告会上,来自国外的高级园艺专家表达了对中国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运动的不解: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中国一些城市的常规做法不是移大树就是植贵树,这种人为营造的城市绿景实际上是“有头有脚没有身子”,忽视了物种的多样性。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城市在“大树进城热”中高价收购大树、古树、珍稀树木,也造就一批借机牟取暴利的“树倒”,在他们挖树、卖树、“倒”树的同时,因囤积居奇而干枯死亡的大树不计其数。这不仅使一些森林被逐步蚕食和毁坏,同时也加速了珍稀物种的灭绝,背离了生态保护的基本国策。
有专家表示,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下和城市森林建设刚刚起步的情况,将生态安全概念引入城市绿化已经刻不容缓,考虑到“大树进城”给城市和原生地带来了双重的生态风险,目前的大树进城模式应尽快得到修正。
规划专家:
不能任由“我行我素”
南京火车站、奥体中心仅仅是南京近几年重大城建项目中的两个,随着南京城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未来几年中,南京还将涌现出一批大型市民广场、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等,而这些都离不开绿化这一重要环节,如何在日后的南京城建过程中,少发生甚至杜绝类似“火车站榉树大规模死去”这种事件的发生,专家说应该在实施过程中加入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力量。
南京城市规划专家薛冰表示,在各个城市建设项目的前期过程中,首先是规划应该通过相关单位审核并批准,规划仅仅是对整体的分片和各片的功能作一个统筹的安排;接下来是招标,在中标单位的详细实施计划书中,才会对种什么树、种多少棵、每棵树多少钱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作出详细阐述,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作为主管单位和权威部门的园林局就应参与审核,不能任由业主单位“我行我素”。
第三方的核准和跟踪监督对南京城建统筹规划和实施显得相当重要和必不可缺,如果建设单位在中标后就失去了监管力量,那最终造成的任何损失仍由政府来“埋单”,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
而在这场秋雨之前,南京已连续保持了近半个月35℃以上的炎热天气,人热、树更热。在南京火车站广场前,移植而来的名贵树木———榉树,就因无法承受如此炎热的天气而大规模死去,直接损失达数十万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中,也有诸多行道树热得树皮开裂……
然而,除去天气炎热这个“天灾”因素之外,一些专家却不无遗憾地表示,为了追求形象工程,一些部门领导不顾本地情况,盲目模仿套用其他城市的绿化模式,在树种选择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甚至专家一堆意见也抵不过领导一句指示,结果是花了大钱换来一大片死树枯枝。
前日,新华每日电讯对南京绿化出现大批死树的现象给予了批评,指出这就是“绿色泡沫”。
随着城建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绿化率的不断提高,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这个以树为荣、以绿为荣的南京,成为一座真正的绿意盎然、绿色生态的城市?
火车站绿化,人到底斗不过天
在《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及近期其他媒体的曝光中,南京火车站广场绿化败笔是一大焦点。
记者于昨日下午来到将于十运会前竣工使用的南京火车站,一走进站前广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本应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参天大树,然而树木大多树叶掉光了,成了光秃秃的枯树,树枝末梢已发黑,有的已经干枯脱去了外皮……看上去一片凄惨冷清的景象。
在新火车站广场,有一片比较大的人工林,这里有刚栽植下去的银杏树、梧桐树,在这些树中,也有不少已枯死。广场西南角及玄武湖边,同样有一些枫杨树和一些榉树枯死。正在广场上指挥施工人员植树的一位姓徐的师傅说,目前整个新火车站广场,包括20棵榉树在内,大小各类名贵树木死掉的已在100棵以上。不仅如此,仅剩下的一些树们也被“全副武装”了起来,这些可怜的树身上还缠着一圈圈麻绳,两根交叉的木架子死死卡在树身上,而一些矮小的灌木则被一层黑网盖住了原本俊俏的脸,阵阵微风吹过,残枝败柳,摇摇欲坠。同时,记者发现,不少原本栽着树的绿化带除剩下些小草在“坚守岗位”之外,本应作为“主角”的树木们已不知去向。原本美丽的广场,却因为这些没有生机的树变得冷冷清清。
记者了解到,榉树是名副其实的“名贵树种”,它们成材一般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花木公司培育幼苗出售,一棵价格在几百元,而像新火车站广场上的这些高2米、直径20厘米左右的半成材榉树一棵至少要上千元。万荣园林公司火车站广场绿化项目部的曹绪峰经理介绍,为了赶工期,有关部门要求紧急进行绿化施工,而这个时候对榉树等名贵树种已错过了它的移植时期,于是在反季节的情况下移植树木,造成榉树大规模死亡,现在估计死去的树木已价值几十万元了。不仅是反季节种植,领导们还不顾植树过程中的科学规律,为了让火车站广场早现“绿意”,打造好看的景观,竟然让施工单位原封不动地将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大树直接移栽。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移植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移植时恰逢夏季来临,而要让一棵树成活,就必须对它的枝叶进行修剪,以免过多的树叶蒸发掉水分,但是领导们不同意,说树叶多好看,而树死了可以再补种。后来一些专家考虑到这么大的树难成活,不得不改栽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树,但是人到底斗不过天,还是有不少树死掉了。
火车站建设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树的“武装”其实是一种防护,盖在矮灌木身上的黑网就是为了抵挡南京强烈的阳光,至于那些因为树木死掉而空下来的坑,他们会尽快种上新树,但接下来会种什么树种,该工作人员含糊其词地称“视情况而定”。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干部群众都表示,城建绿化抢时间争速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尊重科学规律。
奥体中心,另一番风景
然而,南京并非所有的绿化工程都“栽”了。
昨天下午记者从南京奥体中心了解到,从去年春天至今,奥体中心共栽种各种大树13000余棵,其中既有较为名贵的榉树,也有非常实用的松柏、香樟树,行道树则一律选用法国梧桐。由于奥体中心能够因地制宜,重视各种树木的功能用途和护理保养,目前,奥体中心树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奥体中心指挥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初他们进行树木移植的时候,奥体中心就没有选择树木幼苗种植,而是全部栽种了二三米高的已经成活的半成品。并且,在种植树木的时候,奥体中心慎重地选择了适宜树木移植的初春时节,也没有为了追赶工程进度,出现反季节种植的现象,因此,树木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奥体中心树木的种植和养护,都由园林公司完成,目前,十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是负责树木种植的施工队还没有全部离开,施工队留下部分人员负责树木的管理及养护工作,这些养护人员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十运会结束。
当记者问及,奥体中心是否也曾出现树木因无法适应高温天气而死亡的现象时,奥体中心指挥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回答,树木死亡其实是正常现象,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也很多。但奥体中心的树木成活率达95%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据了解,在南京新火车站广场大树移栽的过程中,为了早现“绿意”,打造“绿色景观”,施工单位将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大树直接移栽。承包工程的园林公司在明知道榉树等名贵树种移植期已经错过的情况下,反季节移植树木,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成活率。
按照常理,在酷暑天不宜移栽树木,即使移栽也应修剪枝叶,降低大树体内水分蒸发。然而,在“叶多才好看、树死再补种”的催促声中,被原封不动移栽的榉树终究没有保全性命,枯死在火炉南京的煎烤中。如果说在南京近百株榉树的死亡还有天灾的成分,那么在一些地方为建设形象工程而盛行的“大树进城风”中死去的大树则更多的是人祸所致。
近年来,为建设形象工程不惜高价移栽大树、古树的现象并不罕见。一些地方曾经花30万元移栽一株万年青,50万元移栽一株小叶榕树,60万元移栽一株古银杏。为保证移植大树的成活,还要为移栽后的大树“吊水”“打针”,据估算,每年养护一株大树的投入在300元以上。
林业专家介绍说,由于成年大树可塑性下降,适应能力低,在移植过程中,主根和根系以及主枝树冠大部分被切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极易造成死亡。因此,移栽进城的名贵大树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现象。成年大树移植后,二三年内都可能处于假活状态,即使存活也不如以前生机勃勃,生态功能差,专家还给这些名贵大树一个新名词:城市绿色弱势群体。
人为制造绿色泡沫?
近期,联合国旅游休闲中心的专家曾在国内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在建造城市景观的时候,许多地方从主观意识出发,认为名贵的就是好树种,把植被做成工具,一味追求“看上去很美”,由于没有考虑植被自身的特性以及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有时候甚至把相克的植物生硬地组合在一起,结果城市绿化成为短期行为,花了大把钞票,制造出的只是一堆“绿色泡沫”。
这个观点在南京火车站这个重点工程身上得到了间接的诠释——由于反季节移植大树,近百棵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榉树在热浪中日渐枯萎,直接损失数十万元。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兴起的以高额建绿、大树进城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化建设热潮中,名树、大树受到的已经不是一般礼遇,而是成为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中“绿色泡沫”的主体。许多地方进城大树成活率偏低的事实也表明,有悖于自然生态规律的大树移植正成为大树、古树的“天敌”。
据了解,仅今年春季绿化期间,就有4万多株香樟、广玉兰、国槐等大树“落户”南京,自启动引进大树工程以来,5年时间内南京城区移栽大树近30万株。
据园林专家说,应该说南京的大部分绿化工程都是在尊重科学、尊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功率也都令人满意,只是少部分工程因为盲目决策、乱赶工期而导致失败或部分失败。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园林部门:
说白了这并不属于我们管
针对树木移种失败的现象,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园林部门,其实,园林部门也有满腹苦衷。
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的处长汤仲光表示,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名贵树木”这一名词明确定义和涵盖范围,因此园林主管部门也无法界定各建设单位在移植树木的行为过程中有无违法行为。汤仲光说,在南京的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中,尤其是种植什么所谓的“名贵树木”,都是由各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和种植,南京园林局在这其中并不参与,包括种成之后的日常养护和管理等工作,自始至终都是由各建设单位自行决定和实施,说白了就是这并不属于园林局的管辖范围!
在火车站榉树大规模死去的这一事件中,汤仲光严厉地指出,“只要尊重科学地去移植树木,就绝不会发生这样或类似的情况!”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南京一些大的城建项目均成立了各自的建设指挥部,如火车站建设指挥部、河西建设综合指挥部等,而这些建设指挥部与市园林局属于平级单位,因此这些建设单位自然也不会“听”园林局的意见或建议。尤其是火车站这一工程是南京为迎“十运”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一个突击工程,“十运”会前必须结束工期,因此即使园林局在移植榉树方面有异议,但异议声在这个背景下自然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影响一些部门的“长官意志”。这也是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尴尬所在。
林业专家:
大树进城模式应尽快修正
多年来,一些城市的绿化为追求绿化覆盖率与绿量,将“大树进城”作为改变城市景观的法宝,在加速绿化景观上可谓做足了文章。但有专家提醒,从区域生态和大树移植的科学性看,大树进城造成的生态损失值得全社会思考。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园林学院院长薛建辉教授表示,每棵大树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与生长地的土壤、土中的生物、树下地被、树上的鸟兽昆虫,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生态关系趋于和谐。大树被移栽后,整个群落的生态必将受到严重破坏,与其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
在不久前召开的城市景观哲学与生态环境国际学术报告会上,来自国外的高级园艺专家表达了对中国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运动的不解: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中国一些城市的常规做法不是移大树就是植贵树,这种人为营造的城市绿景实际上是“有头有脚没有身子”,忽视了物种的多样性。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城市在“大树进城热”中高价收购大树、古树、珍稀树木,也造就一批借机牟取暴利的“树倒”,在他们挖树、卖树、“倒”树的同时,因囤积居奇而干枯死亡的大树不计其数。这不仅使一些森林被逐步蚕食和毁坏,同时也加速了珍稀物种的灭绝,背离了生态保护的基本国策。
有专家表示,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下和城市森林建设刚刚起步的情况,将生态安全概念引入城市绿化已经刻不容缓,考虑到“大树进城”给城市和原生地带来了双重的生态风险,目前的大树进城模式应尽快得到修正。
规划专家:
不能任由“我行我素”
南京火车站、奥体中心仅仅是南京近几年重大城建项目中的两个,随着南京城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未来几年中,南京还将涌现出一批大型市民广场、重大工程项目,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等,而这些都离不开绿化这一重要环节,如何在日后的南京城建过程中,少发生甚至杜绝类似“火车站榉树大规模死去”这种事件的发生,专家说应该在实施过程中加入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力量。
南京城市规划专家薛冰表示,在各个城市建设项目的前期过程中,首先是规划应该通过相关单位审核并批准,规划仅仅是对整体的分片和各片的功能作一个统筹的安排;接下来是招标,在中标单位的详细实施计划书中,才会对种什么树、种多少棵、每棵树多少钱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作出详细阐述,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作为主管单位和权威部门的园林局就应参与审核,不能任由业主单位“我行我素”。
第三方的核准和跟踪监督对南京城建统筹规划和实施显得相当重要和必不可缺,如果建设单位在中标后就失去了监管力量,那最终造成的任何损失仍由政府来“埋单”,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