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要绿地还是要绿树?

admin 2005-08-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兰州的西津东、西路是刚刚去世的国家规划大师任震英先生的杰作之一。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任先生就将汽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花坛、行道树的各个要素完美地融合到这一
  兰州的西津东、西路是刚刚去世的国家规划大师任震英先生的杰作之一。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任先生就将汽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花坛、行道树的各个要素完美地融合到这一条路上。一条路在使用近50年后仍不落伍,不由地让人赞叹他超人的胆识和远见。干什么事都需要远见,今天想要说的是关于城市生态与美化的问题。

  从雷坛河桥起至柳家营十字,这段西津路的长度大概有4公里。从前年开始,这一段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经有关部门批准被合法地伐尽了。前十多年那种在绿阴下行走的惬意早已被烈日骄阳的灼烤所替代,问到砍树的理由时,相关部门给的答案是这条街要进行立体化的绿化与美化。由于生态环境的先天不足,兰州的一棵树苗要长成遮阴蔽日的大树,无论是人还是树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怎么说砍就砍了呢?还不仅仅是一条西津路,最近几年拓建的城市道路上,又有哪条路得到了科学合理的绿化呢?不该伐的伐掉了,该补种的又没跟上,倒是有几块不合时宜的绿地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市区的中心地带。

  不是说兰州不需要绿地、不需要美化。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与城市整体建设风格和城市规划方案相协调、相一致的城市风景。在昨天的晚报上,刊登了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先生给兰州城市建设的忠告:兰州的绿地不宜建得太多!应多种一些树木更好。因为那样对净化空气的作用比种草大,维护费用也较少。宋先生在进京履职前曾担任兰州市的副市长,他对兰州城市建设的见地可谓是一针见血。从建设成本的角度讲,乔木和草坪的投资比例为1∶10;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讲,二者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是30∶1。请看,一公顷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吨,产生氧气12吨,滞尘量可达10.9吨,蓄水1500立方米。而相同面积绿地的功效却少得可怜。我们应当警惕掉入一味追求草坪绿化和形象绿化的误区中,因为这种通过片面地强调景观局部而糟蹋前人绿化成果的行为,于城市生态的改善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再回忆一下,在兰州市区内建设的那几块绿地,有哪一块是在尚未动工前,曾经在兰州市的城市规划蓝图中出现过?作为一名兰州人,我要衷心地向宋春华先生致敬!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