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大会通过规划方案 故宫缓冲区呼唤时间表
红色区域为故宫 绿色区域为缓冲区
日前,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交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缓冲区保护规划方案》。公众再度聚焦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故宫缓冲区”。
记者通过多个电话辗转找到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冯乃恩。他表示,“故宫缓冲区”方案的具体规划不由故宫博物院承担,但因其是“故宫缓冲区”方案的最大受益者,故宫的整体保护工作会因此更加着重。“我们对此只有两个字———支持”。
记者了解到,“故宫缓冲区”方案明确规定:在“故宫缓冲区”内修建新建筑物,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都不得破坏故宫的环境风貌;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建筑,有关部门将逐步整治,使改造后的建筑物在规模、空间、尺度、色彩等方面与故宫风貌保持和谐统一;“故宫缓冲区”内的胡同、四合院也将实施保护,主要街巷不再继续加宽。
据悉,“缓冲区”划定的具体区域是:南起正阳门城楼及天安门广场两侧,北自地安门至北二环路,包含了什刹海、国子监街、南北锣鼓巷等5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缓冲区”共占地1377公顷,如果包含故宫本身占地,总面积则达到1463公顷。
考古建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顾问杨鸿勋说起故宫,感慨颇深:“对故宫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国宝级文化遗产来说,环境保护非常重要!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宫,周围环境如果不纳入保护范围,必然影响整体风貌。任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周遭高楼林立,故宫坐井观天。”
“这是一件早应该做的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玉歆研究员说,“现在所划定的‘缓冲区’内,已有多处遭到破坏,风貌难再,令人痛心!”
去年,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濒危名录,其中就有故宫。设立“缓冲区”,实际上是为了给故宫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
郑玉歆说,国外不仅文物保护需要“缓冲区”,很多自然景观的保护也设立“缓冲区”。如近年来,美国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就在寻求“缓冲区”保护。他说,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规程》第17条对于“缓冲区”的规定,“缓冲区”可以定义为“一个在遗产周围的地区,其用途受到限制,以提供一个附加的保护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当一处文化遗产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同时应设立“缓冲区”。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并未划定“缓冲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天坛、十三陵等,在申报时就已划出了“缓冲区”范围。其中,颐和园、天坛曾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要求扩展其“建设控制地带”。最终,颐和园的“缓冲区”是“建设控制地带”的3倍,天坛则扩大了5倍。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在与故宫风貌相协调的原则下及保持现有风貌的前提下,要积极改善“缓冲区”内的基础设施。施工将以“微循环”和“有机更新”方式代替大拆大建,进行逐院、逐屋的修缮。即,加强日常维修、养护,按照传统土木结构特点,以20年~25年为周期,使建筑在整体上翻修一遍。对“故宫缓冲区”内高度超过9米的建筑物,原则上要经过改造。但有的根据实际情况,不会马上拆除。
北京市文物局还表示,日前,在“故宫缓冲区”范围内,已有建筑超高的单位主动“摘帽”。如,位于“缓冲区”内的北京市房管局办公楼,原本是近20米高的6层楼房,因为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不协调,目前已拆掉了顶上3层。据悉,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国家话剧院,也为了适应“缓冲区”的历史风貌,从原定的地安门商场对面的位置上撤出,另觅新址。今后,“缓冲区”内建造新建筑时,需得到规划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
杨鸿勋特别强调,划定“缓冲区”不仅对故宫有益,对北京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更加重要。“实际上,老北京‘凸’字型结构的旧城都应该得到保护。那些胡同、四合院、老城门都是国宝。”
对于“缓冲区”方案的实施,很多专家也表示忧虑。北京微观地理专家王彬说:“‘故宫缓冲区’方案的实施,最终要依靠具体而细微的措施。比如,解决‘缓冲区’的人居密度,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这需要钱,需要人,更需要管理者的眼光和魄力。”
在王彬看来,实施“缓冲区”方案需要有法可依,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缓冲区’方案的实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问题要细化,否则人们对于‘缓冲区’方案的期待,只停留在一个美好的愿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