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保护好大有学问 新建筑要注重生态人文
admin
2005-05-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5月5日起,全球5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汇聚上海,探讨城市建设与保护话题——— 昨天,“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在结束上午议程时出现高潮:3位中国专家被主持会议的
5月5日起,全球5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汇聚上海,探讨城市建设与保护话题———
昨天,“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在结束上午议程时出现高潮:3位中国专家被主持会议的法方代表请上台,他们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王景慧、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和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
法国文化部代表宣布,为表彰这3位专家多年来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不懈努力和贡献,特颁发给他们“艺术和文化骑士勋章”,全场热烈鼓掌。
昨天,一个汇聚了世界著名建筑专家和东西方5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的盛会———“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开幕。
从为期3天的日程安排看,大家需要共同探讨的世界性热门话题很多,比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形态、城市尺度、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新技术建筑创作以及奥运会和世博会规划与城市发展等等。但记者昨天在会场里发现,所有的话题,其实都紧紧扣住了“老”和“新”这两个涵盖丰富的概念。
【“老”字篇】法国人讲巴黎改建故事
有一个名词,在昨天的讨论中不用翻译,那就是———里弄,欧洲的许多建筑师因钟情于上海的老弄堂而牢牢记住了它的发音。
多年致力于上海老城区建筑研究的同济大学教授卢永毅感叹说,上海老建筑的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依然很严峻。好在,今天的上海,从政府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地抢救和恢复这些“宝贝”。
法国人说,我们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建筑师卡洛琳讲述了一个关于巴黎中心城区的“老”故事:上世纪中期,有一种强烈的呼声要求把已显破旧的巴黎城老建筑全部推倒、铲平,以便可以建造一个全新的巴黎。为支持这种意见,也为自己的生意更兴旺,有个财大气粗的汽车商,“慷慨”地提出要为“消灭老城”出资赞助!
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后来有人提出“在保护好老建筑”前提下制定严格的历史遗产保护法之后,再开始建设新巴黎。结果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的经济赞助,还得到了政府部门税收的优惠……如果当初让那汽车商得逞,就没有了今天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巴黎!
可法国建筑师们还在继续反省:“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要不然,今天的巴黎会更美。”
【“新”字篇】中国人讲世博新城规划
昨天最“新”的话题,莫过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院长、上海世博会的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昨天成了媒体记者争相采访的热门人物,因为人们都想知道,世博会对上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吴志强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至少纠正了一部分市民对世博会建设的误解。他说,我们的方针是利用世博会为城市建设服务,让世博会的建设不仅为2010年的盛会,更为今后上海城市的长远发展作出大贡献。所以,这样的世博会永远不落幕,这样的世博会,会为城市增添一个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国际化程度强的示范性“和谐城区”。
就让我们随着吴志强的指引,去上海最新的世博会新城走一遭吧。从浦西到浦东,除了卢浦大桥,还有频繁来回穿梭的隧道巴士,以及黄浦江上的轻便轮渡船。这样的设计,可满足平均每小时10万人过江。
到了世博会新城,你打开水龙头,可以喝到由黄浦江水经净化处理后即可直接入口的纯净水;无论走在哪个位置,都会有绿色拥抱———一条穿过整个世博区的绿化长廊,或叫作步行景观廊,将成为那里最突出的特点;夜晚,由新技术支持的LED节能新光源遍布整个世博会新城(吴志强解释,这是一种不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的新光源,目前仅用于手机的背景灯照明)。
到了夏天,你可以“躲”到世博会新城消暑,那里以水循环喷雾形成的“凉岛效应”,可从38℃一下子降到32℃;还可以走到江边亲近江水,接触自然界赋予的凉爽。
说到示范性,世博会还开创了一个利用旧厂房资源改造成新型建筑的典范,今后你若发现那里漂亮的现代化设施,将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江南造船厂和上钢三厂的旧厂房。
吴志强总结道,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将在生态、人文、科技等领域都走在时代前面。
专家介绍
出席论坛的部分“重量级”嘉宾
■福克萨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上海外滩3号设计者。在昨天的论坛上,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近为法拉利公司设计的“以水作墙和水天花板”的奇特办公楼设计,同时告诫所有的建筑师:建筑绝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有个性!
■保罗·安德鲁法国建筑大师。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建筑的设计者。1996年起开始参与中国的多项重大建筑设计,其中有浦东国际机场。安德鲁昨天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昨天,“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在结束上午议程时出现高潮:3位中国专家被主持会议的法方代表请上台,他们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王景慧、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和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
法国文化部代表宣布,为表彰这3位专家多年来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不懈努力和贡献,特颁发给他们“艺术和文化骑士勋章”,全场热烈鼓掌。
昨天,一个汇聚了世界著名建筑专家和东西方5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的盛会———“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开幕。
从为期3天的日程安排看,大家需要共同探讨的世界性热门话题很多,比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形态、城市尺度、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新技术建筑创作以及奥运会和世博会规划与城市发展等等。但记者昨天在会场里发现,所有的话题,其实都紧紧扣住了“老”和“新”这两个涵盖丰富的概念。
【“老”字篇】法国人讲巴黎改建故事
有一个名词,在昨天的讨论中不用翻译,那就是———里弄,欧洲的许多建筑师因钟情于上海的老弄堂而牢牢记住了它的发音。
多年致力于上海老城区建筑研究的同济大学教授卢永毅感叹说,上海老建筑的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依然很严峻。好在,今天的上海,从政府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地抢救和恢复这些“宝贝”。
法国人说,我们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建筑师卡洛琳讲述了一个关于巴黎中心城区的“老”故事:上世纪中期,有一种强烈的呼声要求把已显破旧的巴黎城老建筑全部推倒、铲平,以便可以建造一个全新的巴黎。为支持这种意见,也为自己的生意更兴旺,有个财大气粗的汽车商,“慷慨”地提出要为“消灭老城”出资赞助!
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后来有人提出“在保护好老建筑”前提下制定严格的历史遗产保护法之后,再开始建设新巴黎。结果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的经济赞助,还得到了政府部门税收的优惠……如果当初让那汽车商得逞,就没有了今天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巴黎!
可法国建筑师们还在继续反省:“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要不然,今天的巴黎会更美。”
【“新”字篇】中国人讲世博新城规划
昨天最“新”的话题,莫过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院长、上海世博会的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昨天成了媒体记者争相采访的热门人物,因为人们都想知道,世博会对上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吴志强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至少纠正了一部分市民对世博会建设的误解。他说,我们的方针是利用世博会为城市建设服务,让世博会的建设不仅为2010年的盛会,更为今后上海城市的长远发展作出大贡献。所以,这样的世博会永远不落幕,这样的世博会,会为城市增添一个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国际化程度强的示范性“和谐城区”。
就让我们随着吴志强的指引,去上海最新的世博会新城走一遭吧。从浦西到浦东,除了卢浦大桥,还有频繁来回穿梭的隧道巴士,以及黄浦江上的轻便轮渡船。这样的设计,可满足平均每小时10万人过江。
到了世博会新城,你打开水龙头,可以喝到由黄浦江水经净化处理后即可直接入口的纯净水;无论走在哪个位置,都会有绿色拥抱———一条穿过整个世博区的绿化长廊,或叫作步行景观廊,将成为那里最突出的特点;夜晚,由新技术支持的LED节能新光源遍布整个世博会新城(吴志强解释,这是一种不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的新光源,目前仅用于手机的背景灯照明)。
到了夏天,你可以“躲”到世博会新城消暑,那里以水循环喷雾形成的“凉岛效应”,可从38℃一下子降到32℃;还可以走到江边亲近江水,接触自然界赋予的凉爽。
说到示范性,世博会还开创了一个利用旧厂房资源改造成新型建筑的典范,今后你若发现那里漂亮的现代化设施,将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江南造船厂和上钢三厂的旧厂房。
吴志强总结道,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将在生态、人文、科技等领域都走在时代前面。
专家介绍
出席论坛的部分“重量级”嘉宾
■福克萨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上海外滩3号设计者。在昨天的论坛上,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近为法拉利公司设计的“以水作墙和水天花板”的奇特办公楼设计,同时告诫所有的建筑师:建筑绝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有个性!
■保罗·安德鲁法国建筑大师。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建筑的设计者。1996年起开始参与中国的多项重大建筑设计,其中有浦东国际机场。安德鲁昨天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