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理性的光芒、简约的韵味——走近德国景观建筑(组图)

admin 2005-02-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2月25日下午3:30,一个独具特色的德国景观建筑展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五家德国知名景观建筑事务所:ST raum a、Realgrun Landschaftsarchitekten、Rehwaldt LA、Topotek 1、WE

  2月25日下午3:30,一个独具特色的德国景观建筑展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五家德国知名景观建筑事务所:ST raum a、Realgrun Landschaftsarchitekten、Rehwaldt LA、Topotek 1、WES&Partner 应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之邀,联袂赴华参展并出席了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的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嘉宾除了主办方歌德学院院长波恩先生和五位德方的主设计师,还有幸邀请到了国内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墉教授和建筑大师马国馨院士。

  据悉,此次展览在北京的展出时间为2月25日至3月13日,为期半个月,地点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厅,随后将会陆续在中国其他9个城市巡展,包括武汉、杭州、苏州、绍兴、福州、泉州、广州、佛山、深圳等。展览的主题分别为城市空间、企业办公园区、公园、公共建筑及住宅的景观设计。展览阐述了德国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参观者可以领略到德国从南到北的景观建筑风格,项目展示从美茵兹的喷泉游乐广场到慕尼黑的写字楼尽在其中。

  粗看上去,这一幅幅不同的设计作品,大多体现一种简洁、纯粹的设计风格,似乎少了些浪漫与热情,几何化的切割与组合似乎也缺了些生动与丰富,是不是因为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一直都强调理性主义、思辩精神,严谨而秩序就自然缺少灵活多变呢?但这是否也恰恰体现了德国人坚持的一种纯德国品质以及对自然独特的感悟呢?

  在随后的中德设计师沙龙里,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清华大学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教授、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等国内同行与德国设计师的进一步交流,令我们对德国风格的景观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由于国内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与德国比较,在设计思路上,在设计配合上,在设计深度上,我们的设计师们都感到了这之间存在的差异与不足。

  俞孔坚教授谈到了北大、土人景观与德国大学及设计机构的长期学术交流与良好的项目合作,同时我们国内的优秀景观设计项目也在德国的权威行业杂志上被刊登介绍,对推动国内景观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德国设计师们也让我们了解到,德国的景观与建筑是综合的、理性化的,首先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按需求与功能的分析进行设计,因而它不可能产生热烈随意的景象,而表现出严格的逻辑与理性,但这种理性透出了质朴的天性。透过他们的作品,这种理性的简洁,是通过一种概括和提炼来实现的,称之为“简约”更为贴切吧,简约非简单,实为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它有一种洗净铅华的简洁与纯粹,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强烈印象,才是无比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在当代的欧洲国家中,德国正以自己独特的景观与建筑风格,为我们呈现另一种理性的、简约的愉悦景观感受。这种感受是否也使我们的本土设计师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找回本真的自己,创造我们自己的居住与精神乐土呢?

具体时间表:/news/show/detail.asp?id=1100



开幕式(中间为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右侧为建筑大师马国馨)



参展的德国景观建筑事务所代表



开幕式现场俯瞰



德国景观建筑展沙龙现场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与德国景观设计师交流



布格豪森巴伐利亚州园艺展-水广场(Rehwaldt LA)



2002埃伯斯瓦尔德州园艺展-后现代公园(TOPOTEK1)



波茨坦统一广场(WES&Partner)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