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美丽的建筑让世界倾倒
admin
2005-02-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早就听人说过,悉尼有三件"宝",一是长1149米、拱高134米,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桥身钢铁构件全面铆接完成的港口大桥;二是位于中央商业区最繁华的比提街与市场街交叉口
早就听人说过,悉尼有三件"宝",一是长1149米、拱高134米,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桥身钢铁构件全面铆接完成的港口大桥;二是位于中央商业区最繁华的比提街与市场街交叉口位置的,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304.8米、称之为南半球最高建筑的悉尼塔,登上250多米高的望台,可以美美地俯览悉尼多姿多彩的城市景色;三是建成于1973年的悉尼歌剧院。这三件"宝"中,最最让我神往的、而且心仪已久的是悉尼歌剧院!
如今,我站在了她的面前。
悉尼歌剧院位于三面临海的一个半岛的尖咀上,东西两侧为悉尼湾和法姆湾,北面向杰克逊湾,其基地南北长为300米左右,东西宽为150米,仅4万多平方米,包括人工填起来的一部分。歌剧院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有2700座的音乐大厅、1550座的歌剧大厅、550座的剧场和420座的排演厅各一个,此外还有众多的展览场所、图书馆、报告厅和四个餐厅、几个酒吧、商店等设施。可同时容纳7000-8000人看演出和参观、娱乐。可称之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是国际招标当中从来自32个国家的200多个方案中胜出的。一等奖获得者是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1918-)。伍重学生时期就读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附属建筑学校,工作后曾与密斯、阿尔托、赖特及柯布西埃等世界级建筑大师合作。1957年为悉尼歌剧院国际招标做方案,他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墨西歌马雅和阿兹特克神庙中巨大的水平大平台做法运用起来,把歌剧院的配套功能、次要功能置于大平台之下,把演出等主要功能安在由多层水平大平台托起的10对巨型壳片组成的空间里面,使最高达60米的拱顶结构的歌剧院昂首立在半岛的端头,"与周围无边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非常地协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是迟到的评委小沙利宁在评审中起到起死回生作用的肯定伍重方案的评语。
但是同年开工建设以来,由于工程结构太复杂,技术难度极大,预算一超再超,而工期一拖再拖。1963年3月伍重来亲自担任工程监督工作。但建设方三番二次要求修改设计都被伍重拒绝,因此大家都很不愉快。1966年伍重愤然辞职,并说了绝话再也不到悉尼去。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歌剧院最后还是照原方案建成了,共历时整整十六年、耗资1.2亿美元。想不到一落成就轰动,伊丽莎白女王亲自为其剪彩。
大平台托起的那些壳片,似花瓣,似船帆,在蓝天白云之下,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造型美、雕塑美。100多万片瑞士瓷砖极精致地拼贴而成的蚌壳形拱顶会在早、中、晚不同时间中变幻出暖黄的、纯白的、浅蓝的不同色彩。作为一个亮点的歌剧院,与竖向的悉尼塔,横向的港口大桥,为悉尼城市中心形成了良好的构图框架,使高楼林立的悉尼城市中心区画面上出现了恰到好处的对比效果。安妮·马修斯女士在《悉尼与新南威尔士》书中甚至夸歌剧院是"这座海城的心脏"。她说"不管你喜欢它,还是讨厌它,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易辨认的建筑物之一"。是的,不管你从哪一个方向看她,在任何距离看好。甚至还可以说不管是什么时间看她,换言之就是说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她都是无与伦比的靓丽、无与伦比的诗意,无与伦比的迷人。俄罗斯Ⅱ.K.萨明在《不讲规矩·100名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一书中写下:伍重的固执,悉尼的努力,"这一切为了什么?"他认为这是为了"翻开现代建筑史新的一页"。尽管很多人当时并不一定认识到这一重要性。现在她成了悉尼城市独一无二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澳洲的标志,全世界人不管行内行外都喜爱她,到了悉尼都要去看看她、亲亲她。悉尼人民终于明白了"一切",并
为此十分自傲而后悔。后悔当时错怪建筑师伍重了。他们说伍重先生愿意来看看,悉尼要以迎接英国女王、迎接国家元首的仪式来欢迎他。可是弄不明白的是伍重至今也没有答应去看看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去看看这个亲生子,不知到底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固执,如此绝情?
不过这个例子要说明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一个好的建筑设计,纵然多化点钱,实施难度大了些,但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熠熠生辉,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生机勃勃,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财源滚滚。所以,我们考虑、研究类似事例时,应当从长计宜,有远见卓识。
如今,我站在了她的面前。
悉尼歌剧院位于三面临海的一个半岛的尖咀上,东西两侧为悉尼湾和法姆湾,北面向杰克逊湾,其基地南北长为300米左右,东西宽为150米,仅4万多平方米,包括人工填起来的一部分。歌剧院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有2700座的音乐大厅、1550座的歌剧大厅、550座的剧场和420座的排演厅各一个,此外还有众多的展览场所、图书馆、报告厅和四个餐厅、几个酒吧、商店等设施。可同时容纳7000-8000人看演出和参观、娱乐。可称之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是国际招标当中从来自32个国家的200多个方案中胜出的。一等奖获得者是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1918-)。伍重学生时期就读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附属建筑学校,工作后曾与密斯、阿尔托、赖特及柯布西埃等世界级建筑大师合作。1957年为悉尼歌剧院国际招标做方案,他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墨西歌马雅和阿兹特克神庙中巨大的水平大平台做法运用起来,把歌剧院的配套功能、次要功能置于大平台之下,把演出等主要功能安在由多层水平大平台托起的10对巨型壳片组成的空间里面,使最高达60米的拱顶结构的歌剧院昂首立在半岛的端头,"与周围无边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非常地协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是迟到的评委小沙利宁在评审中起到起死回生作用的肯定伍重方案的评语。
但是同年开工建设以来,由于工程结构太复杂,技术难度极大,预算一超再超,而工期一拖再拖。1963年3月伍重来亲自担任工程监督工作。但建设方三番二次要求修改设计都被伍重拒绝,因此大家都很不愉快。1966年伍重愤然辞职,并说了绝话再也不到悉尼去。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歌剧院最后还是照原方案建成了,共历时整整十六年、耗资1.2亿美元。想不到一落成就轰动,伊丽莎白女王亲自为其剪彩。
大平台托起的那些壳片,似花瓣,似船帆,在蓝天白云之下,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造型美、雕塑美。100多万片瑞士瓷砖极精致地拼贴而成的蚌壳形拱顶会在早、中、晚不同时间中变幻出暖黄的、纯白的、浅蓝的不同色彩。作为一个亮点的歌剧院,与竖向的悉尼塔,横向的港口大桥,为悉尼城市中心形成了良好的构图框架,使高楼林立的悉尼城市中心区画面上出现了恰到好处的对比效果。安妮·马修斯女士在《悉尼与新南威尔士》书中甚至夸歌剧院是"这座海城的心脏"。她说"不管你喜欢它,还是讨厌它,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易辨认的建筑物之一"。是的,不管你从哪一个方向看她,在任何距离看好。甚至还可以说不管是什么时间看她,换言之就是说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她都是无与伦比的靓丽、无与伦比的诗意,无与伦比的迷人。俄罗斯Ⅱ.K.萨明在《不讲规矩·100名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一书中写下:伍重的固执,悉尼的努力,"这一切为了什么?"他认为这是为了"翻开现代建筑史新的一页"。尽管很多人当时并不一定认识到这一重要性。现在她成了悉尼城市独一无二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澳洲的标志,全世界人不管行内行外都喜爱她,到了悉尼都要去看看她、亲亲她。悉尼人民终于明白了"一切",并
为此十分自傲而后悔。后悔当时错怪建筑师伍重了。他们说伍重先生愿意来看看,悉尼要以迎接英国女王、迎接国家元首的仪式来欢迎他。可是弄不明白的是伍重至今也没有答应去看看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去看看这个亲生子,不知到底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固执,如此绝情?
不过这个例子要说明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一个好的建筑设计,纵然多化点钱,实施难度大了些,但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熠熠生辉,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生机勃勃,它会使它所在的城市财源滚滚。所以,我们考虑、研究类似事例时,应当从长计宜,有远见卓识。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