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北京园林学会40年硕果累累

admin 2005-02-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2月2日上午,在北京植物园卧佛寺饭店会议室,100余位北京园林学会成员及相关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庆祝北京园林学会成立40周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月2日上午,在北京植物园卧佛寺饭店会议室,100余位北京园林学会成员及相关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庆祝北京园林学会成立40周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甘伟林、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郑西平、北京园林学会理事长张树林、北京市科协副部长刘晓勘等20多位专家领导出席。
 
  张树林首先代表学会发言。她说,北京园林学会经历了40年的风雨历程,1964年7月,北京园林学会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北京林学院园林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园、北京市园林局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40年来,北京园林学会经历了创办、停办、恢复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会员由百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151人,团体会员达到17个,学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会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园林学会的研究领域为城市园林绿化及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大地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和艺术理论、园林规划及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规划等。近几年,北京园林学会开展各类讲座和学术报告73次,参加会员达到1.2万余人次;举办园林绿化科技展览4次,接待参观人员3.7万人次;组织会员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开展科技咨询,近1500名专家接待咨询群众6万多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余万份;开展13次大型学术研讨会,主题包括“无农药污染防治园林病虫害”、“面向2004年北京城市绿化展望与对策”、“北京主要乔木病虫害发生动态”、“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等,为城市建设决策部门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北京园林学会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同韩国造境学会、韩国造境士学会、韩国自然公园学会建立了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建设专业学术交流联系。2002年承办了第五届中日韩园林研讨会。
 
  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郑西平说,40年来,北京园林学会围绕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园林学术理论研究与交流、普及园林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研成果、技术培训、论文征集、编辑园林专刊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园林学会积极建言献策,有效地发挥了服务领导决策的咨询参谋作用,促进了北京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学会具有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及灵活的运行机制,能有效地规范、协调企业市场行为,建立科学的监督、奖惩、准入制度,帮助政府调节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不规范行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特别是面向2008年奥运会,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北京园林学会及其他协会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架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北京市科协副部长刘晓勘副部长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园林学会应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园林科技服务职能;树立经营学会的理念。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甘伟林给予了北京园林学会高度评价。他说,北京园林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园林学会之一,虽然是北京地区园林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但在全国园林行业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学会所团结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全国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宝库。
 
  曾连任北京园林学会两届副理事长、至今仍十分关注学会发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对学会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作为学术性团体,北京园林学会一定要弘扬民族优秀园林文化,振兴民族花卉业。
 
  会议最后,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总结,他说,盛世万事兴,在科技兴国国策的感召下,北京园林学会将继往开来,致力于实现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致力于2008年奥运会的园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北京地方风格、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生态健全、环境优美、宜于人居和休闲、蕴含文化内容的北京新园林。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