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A重返曼哈顿
纽约MoMA 黑健/摄
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皇后区呆了将近三年,终于回来了。新馆紧紧的嵌在53街上,和旧馆,那栋高高的公寓楼,还有后面那个白色的小花园一起,嵌得如此之紧,让你很难找到新馆的确切轮廓。而这条53街也依旧是几年前的模样,惟一的变化是等候进馆的队排得更长了,要一直到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门口的那块空地上转两三个圈,究其原因恐怕只怪MoMA的规模扩建后几乎翻了一倍。
MoMA创建于1929年,1932年搬到了53街上现在位置上的一栋排屋里,而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在不停的拆,不停的建,不停的扩大。1997年,日本人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设计现在这栋新馆的任务。新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现代而低调,如同老子所说的“当其无有室之用”,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衬托着其中的展览。这座建筑节点相当细腻,空间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绝对就不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主义的建筑:没有任何宣言或口号,安静得到了极点。其实不仅仅是谷口吉生,包括最早1930年代的菲利普·顾文(Philip Goodwin)和爱德华·斯通(Edward Stone)的东翼,后来50年代的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的扩建与小花园,再后来80年代的西萨·佩里(Cesar Pelli)的改扩建都没能够在53街这里造出一个建筑的纪念碑或者里程碑。
毕竟是MoMA,把艺术和建筑、藏品和陈列柜的主次关系分得很清楚:艺术,包括建筑艺术(MoMA从30年代开始就有专门的建筑展览部门)可以是永恒的,是被收藏的,是值得仰视的,但收藏艺术的建筑不是。能够这么做,也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