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住宅设计,哪些创新值得借鉴

admin 2005-01-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曾经有人描绘过这样一种生活:回家时,可以提前用手机拨打家中的电话,接通控制系统,启动空调,按事先设定好的温度运行;到家了,只需把手指按在门外的指纹锁上,房门就会自动打开,玄关

  曾经有人描绘过这样一种生活:回家时,可以提前用手机拨打家中的电话,接通控制系统,启动空调,按事先设定好的温度运行;到家了,只需把手指按在门外的指纹锁上,房门就会自动打开,玄关和客厅的灯随之亮起,音响系统也开始播放预设的音乐,还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设置实现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例如冰箱的温度、微波炉的烹饪时间、灯光的强弱、窗帘的开合……
    
  这种住宅智能化控制系统由于受远程控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限制,在目前还没有开发商运用到住宅开发中去,但是,开发商已经密切地关注创新在居住领域的作用,通过创新,提高楼盘品质已经成为开发商保持良好的销售速度、提高开发利润及品牌知名度的必要手段。
    
  近日,笔者前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考察最新住宅设计潮流,发现创新已涵盖了建筑立面、景观、户型、营销、材料、施工技术及更广泛的理念等方方面面,这些努力营造出了各种新的生活方式。笔者在考察中也感到,有一些创新非常值得浙江开发商借鉴。
    
  地下停车场阳光灿烂      

  居住的舒适度已不仅局限在户内空间的设计,公用空间的功能完善及更贴近人性化也被越来越关注。在广州、深圳的一些楼盘内,地下停车场已被设计得越来越具有景观性。
    
  目前,大多数楼盘的地下车库阴暗、潮湿,再加上地下大面积空旷的空间感受,往往令一些开车者尤其是深夜回家的人对其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影响心情。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创新模式。
  第一种是给车库做采光点
    
  这种做法是在整个地下室开挖几个面积在30~60平方米左右的穿透地下室顶板的孔,作为采光点,把自然光引入到地下室,从而使地下室一改往常的阴暗,变得明亮起来。同时,在这些采光点的地面做一些绿化、小品,使之和小区内景观融合,使地下室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进入地下室以后,不但自然光线比之以往大大改善,而且能看到部分景观,心情自然更为愉悦。
    
  第二种是做大面积落地玻璃 
    
  这种做法主要适用于地下室面积比较小的楼盘。地下室除了从架空层延伸下来的柱网外,不再有其他的辅助墙体,柱子之间由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相互连接。地下室周边的地面被开挖,形成30~45度倾斜的土坡,没有了土墙的阻挡,阳光可以肆无忌惮地照射到地下室内,使整个地下室也阳光明媚,完全颠覆了地下室阴暗、潮湿的形象。 
    
  更有甚者,在开挖的土坡上植上大面积的草皮,把周边的景观和绿意引入到地下室的视觉范围以内,这样的地下室更像一个处于水平地面以下的“架空层”。
    
  阳台不再是单纯的晒衣场所 
     
  以往的建筑中,阳台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晒衣场所。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阳台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作为一方独立的空间,阳台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起来。现在的阳台既可以是一个院落,也可以是一个花园,甚至是一个空间层次的体现。 

  目前,阳台的创新设计有两种。 

  一种是入室花园。在劳累了一天回家,穿过一个栽种了几盆花草、砌了一方小水池的精致花园,这种惬意是很多住户梦寐以求的享受。但是,目前,随着居住用地的紧张,城市里的住宅多以高层建筑为主,这样的景色就成为一种奢望。 

  现在新流行的一种设计是,在高层中引入一个面积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位于入户门的外围,业主从电梯出来就可以直接步入属于自己的花园,然后开门进客厅。在这个花园里,业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依照自己的个性、审美情趣,自己设计“私家庭院”。在“私家庭院”中,业主甚至可以把沙子、鹅卵石、泥土等搬到“私家庭院”中,把沙滩、竹林、山野的风景带回家。 
    
  第二种是高空“露台”。在自己的家的阳台设计一个日式风格的休憩区,在阳台的一角种上3米多高的中、大型观赏植物,用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随意地铺排在上面,为了给阳台带来一些生气,还可以在阳台的石缸里养上几尾金鱼……此时,若就着灯光凭栏远眺,实在是一件赏心乐事。 

  很多业主会问这要多高的阳台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啊?对了,目前有一种阳台就是挑高6米以上,也就是两层一个阳台,使得高层建筑里的阳台有了露台的生命力。业主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布置它,而丝毫不用担心由于空间高度问题而导致绿色植物无法生存的尴尬。
    
  半地下空间的弹性开发 
    
  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近几年空间设计拓展的结果,这类空间的开发更多地运用于别墅以及TOWNHOUSE等建筑形态中。 
  别墅的生活空间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别墅的购买者不再满足于别墅比普通住宅多几个房间或是多几个家庭厅,别墅能够提供怎样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被众多的购房者所关注。这就要求别墅的空间有足够的弹性,不仅空间大,同时还要有比较好的可塑性。那么,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再增加出多余的空间来支撑新增加的功能呢?半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解决这类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半地下空间的开发向三种方向发展。 
   一种是地下封闭的小型空间。即往往在住宅的北面开挖一定面积的封闭空间,类似以往北方住宅多用的地窖,当作酒窖、雪茄房和储藏间…… 
  一种通过平面拓展,形成独特的地下阳光厅。这类半地下空间层高有2.6米左右,在临墙处向外拓出2米宽的阳光天棚,采用双层隔热大玻璃导入阳光,改变了以往地下室潮湿、阴暗等特征,从而使阳光深入地下,使地下空间与阳光100%融合,也由此改变了过去地下室单一的储存功能,而成为一个集娱乐、会客、休闲、工作、收藏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个性空间”,使空间、视觉、阳光真正地在建筑中完整地得以组合。 
  最后一种是在别墅的一侧设计下沉式庭院。半地下空间沿下沉庭院一侧设置大面积落地玻璃,其半地下空间更像一个靠近花园的阳光房。在这种地下空间里,或被设置为保姆房,或为小酒窖、休闲吧,或为桌球室,或兴建一个全方位豪华影视厅,或构筑一方奇幻的私人酒吧或装饰成一所私人藏品博物馆。
    
  环行车道实现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是现在住宅设计中比较强调的一个因素。但现在很多设计只能说是参照了了人车分流的理念,大多数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车的分离。而现在新出现的设计在这方面已前进了一大步。 
  步行者与车在空间道路上分离的思想(也即“人车分离”或者“人车分流”),可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所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之后为了组织好社会生活,并解决住宅受城市交通的干扰,正视私人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外许多建筑师进行了大量的尝试。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美国新泽西以北的雷德伯恩住宅区是最早实施“人车分行”的住宅区,主要是从小学生上学安全角度考虑,道路设计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使用的步行路与车行路相分隔,为居民设置了方便安全的步行系统,绿地、住宅和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这种道路规划布局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 
  步行环境的实现,不仅使得商业设施有利可图,利用率提高,还可以创造出一个社区感和人们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间,加强社区和邻里关系,最终将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从纯粹的商品房转化为具有意义和生活气息的社区。 
  对于人车分流,很多杭州开发商也进行了不少的研究,目前,国内出现几种新的方式。一种是人车分层的分流模式;一种是“空中走廊”的立体交通组织。 
  人车分层的分流模式是将车行道设置在小区的外围,形成环状车行道引导车流,同时,车行道为半地下环道,一般比小区的绿化面低1~1.2米。 
  在这种模式中,外来的汽车离开公路后沿坡道下至底层环路,小车行在专用道中,在小区庭院内的行人基本看不到汽车的影子,车子通过专用车道直入地下车库;而行人的线路自进入小区后即与车流分开,通过景观小径进入住宅;汽车内的随行人员通过电梯直接到达各个楼层,或通过车库内的竖向交通设施到达地面。 

  第二种是“空中走廊”的立体交通组织。这种模式以北京的北潞园小区为代表。它实际上就是住宅间建起架空平台,步行者走在上面可直接到达任何一幢楼。这种设计在功能上的直接好处就是行人与机动车彻底分流,避免互相干扰,并且,架空平台下面分离出新的一层空间,刚好解决了部分住户门前停车问题。
    北潞园的空中走廊已成为其独有的景色,主环廊960米,围起一个面积2.3万平方米的庭院,规模非常庞大。 
     
  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一种空间上的创新。包括它的配套空间、绿化空间、商业空间、出行道路空间、信息空间等……创新已经渗入到细节,颠覆住宅功能空间并重新塑造已成为重点。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