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博览馆”风韵万种
admin
2005-01-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人大代表呼吁保护泰康路历史风貌区 东为思南路、西为瑞金路、南为肇嘉浜路、北为复兴路,上海现代工业起源地之一———拥有80年悠久历史的泰康路在经过包装后,已经俨
人大代表呼吁保护泰康路历史风貌区
东为思南路、西为瑞金路、南为肇嘉浜路、北为复兴路,上海现代工业起源地之一———拥有80年悠久历史的泰康路在经过包装后,已经俨然一副艺术特色街的模样。画廊、工作室、咖啡馆、酒吧把这里交织成了融浓郁历史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景区。
然而现在,这条被列入上海市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艺术街,却可能面临建筑物被大量拆除的命运。为此,市人大代表、卢湾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郑荣发等提出了关于保护上海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的议案。
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博览馆
泰康路历史风貌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约7.2公顷面积的地块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建筑形式有典型的江南乡村民居、花园洋房建筑和现代主义风格的住宅建筑;有上海新式里弄、上海老石库门里弄建筑和带西式特点的新里弄建筑;也有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居住区形式的里弄工厂和20世纪70年代前后建造的工业厂房建筑。
群贤别墅、勤乐饰、平原饰、薛华坊、长留坊、天成里、和平里、志成坊、发达里、和玫坊、西三合里、孔祥熙职工宿舍、眉寿里、宝安里、斯南饰等,建筑风格多样,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西班牙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等,令人眼花缭乱。具有典型的里弄式格局、传统街区的基本特征,堪称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博览馆,是上海历史街区中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为丰富的一个。
近些年,画廊、工作室、咖啡馆、酒吧等逐渐在此开张,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的创作室和工作室也纷纷在此落户。人们可以在充满老上海风情的老房子里,听到清新的“小河淌水、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经典民族歌曲,一条充满特色的上海历史文化街不经意间已是风韵万种。
市井气息平民文化的代表
“然而,这样一个文化艺术街,由于不属于法定的十二片历史风貌区,现在正面临被高层建筑吞没的危险。”郑荣发说,一旦风貌区内的历史建筑也被大量拆除的话,四周高楼耸立,目前已现雏形的泰康路艺术街也将夭折。由政府、艺术家和经营者碰撞自发形成的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平民气息和本土文化的创意产业基地,将因周边的环境破坏而失去它独特的魅力。
作为城市保护专家,抢救过平遥、丽江、江南六镇等古城和古建筑的阮仪三教授,将泰康路评价为“市井气息,平民文化”的典型,今年1月,阮仪三教授亲自领衔负责制定了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的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对泰康路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和理念。
生生不息保护城市的脉络
昨天,郑荣发手拿规划方案,激动地对记者表示:“一个城市只有没有丢失自己的根,生生不息,老而不朽,才能让人真正地留恋和怀想。风貌区向上连接着城市的历史,向下则连接着城市的未来。2010年世博会,我们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一个上海?显然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才是最具有价值、最经得起推敲的城市特色。”
郑荣发建议,将泰康路风貌区纳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学习、创新、制作、交流、展示、营销、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海派社区文化、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传统里坊风貌区。作者:晚报记者程贤淑制图邬思蓓
东为思南路、西为瑞金路、南为肇嘉浜路、北为复兴路,上海现代工业起源地之一———拥有80年悠久历史的泰康路在经过包装后,已经俨然一副艺术特色街的模样。画廊、工作室、咖啡馆、酒吧把这里交织成了融浓郁历史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景区。
然而现在,这条被列入上海市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艺术街,却可能面临建筑物被大量拆除的命运。为此,市人大代表、卢湾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郑荣发等提出了关于保护上海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的议案。
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博览馆
泰康路历史风貌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约7.2公顷面积的地块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建筑形式有典型的江南乡村民居、花园洋房建筑和现代主义风格的住宅建筑;有上海新式里弄、上海老石库门里弄建筑和带西式特点的新里弄建筑;也有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居住区形式的里弄工厂和20世纪70年代前后建造的工业厂房建筑。
群贤别墅、勤乐饰、平原饰、薛华坊、长留坊、天成里、和平里、志成坊、发达里、和玫坊、西三合里、孔祥熙职工宿舍、眉寿里、宝安里、斯南饰等,建筑风格多样,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西班牙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等,令人眼花缭乱。具有典型的里弄式格局、传统街区的基本特征,堪称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博览馆,是上海历史街区中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为丰富的一个。
近些年,画廊、工作室、咖啡馆、酒吧等逐渐在此开张,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的创作室和工作室也纷纷在此落户。人们可以在充满老上海风情的老房子里,听到清新的“小河淌水、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经典民族歌曲,一条充满特色的上海历史文化街不经意间已是风韵万种。
市井气息平民文化的代表
“然而,这样一个文化艺术街,由于不属于法定的十二片历史风貌区,现在正面临被高层建筑吞没的危险。”郑荣发说,一旦风貌区内的历史建筑也被大量拆除的话,四周高楼耸立,目前已现雏形的泰康路艺术街也将夭折。由政府、艺术家和经营者碰撞自发形成的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平民气息和本土文化的创意产业基地,将因周边的环境破坏而失去它独特的魅力。
作为城市保护专家,抢救过平遥、丽江、江南六镇等古城和古建筑的阮仪三教授,将泰康路评价为“市井气息,平民文化”的典型,今年1月,阮仪三教授亲自领衔负责制定了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的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对泰康路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和理念。
生生不息保护城市的脉络
昨天,郑荣发手拿规划方案,激动地对记者表示:“一个城市只有没有丢失自己的根,生生不息,老而不朽,才能让人真正地留恋和怀想。风貌区向上连接着城市的历史,向下则连接着城市的未来。2010年世博会,我们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一个上海?显然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才是最具有价值、最经得起推敲的城市特色。”
郑荣发建议,将泰康路风貌区纳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学习、创新、制作、交流、展示、营销、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海派社区文化、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传统里坊风貌区。作者:晚报记者程贤淑制图邬思蓓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