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旧如旧:重庆“吊脚楼”生命的延续
admin
2005-01-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重庆是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著名的山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建筑和城市环境上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传统街区,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
重庆是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著名的山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建筑和城市环境上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传统街区,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如今已不多见。由于重庆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居民住房条件亟待改善,近几年的拆迁改造,使临江门那一大片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水泥森林。但是,最近笔者在重庆参加房交会期间,在南坪长江大桥上,惊异的发现,渝中半岛半山腰名叫石板坡的地方,一片片白墙黑瓦的吊脚楼格外醒目,再朝下看滨江路,川道拐原来那一片吊脚楼也整修一新。为探访这些吊脚楼是怎样焕发青春的,笔者来到位于渝中区厚慈街的南纪门房管所,驻足一看,原来连房管所办公楼在内的厚慈街,也成了重庆吊脚楼民居的“样板间”,条石地基加土砖夹壁墙,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另类光芒。这是重庆整旧如旧的一大杰作,也是延长住宅寿命,充分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另一种实践,更是古老建筑环境的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保护性改造的成功尝试
南极门房管所副所长涂大荣向笔者介绍了他们因地制宜修复吊脚楼的具体实践。渝中区一带与两江相临,受码头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昔日繁盛的老城区出现功能结构分化带来发展不平衡。虽然总的趋势会因经济开发的作用逐步将老城区消解,但一方面旧城区巨大的生活、就业压力是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传统风貌街区的断然消失,使得新的城市建设缺少了地域特色的合理借鉴,也使发展中的人们失去了对历史文脉的最好关照;再加上争先恐后的大拆大建,并不一定就能建出人民满意的住宅,且大量浪费资源。
尤其是那些不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坐落在半山腰的吊脚楼。进行合理利用、保护好传统街区,培育新的旅游、娱乐资源便成了当地政府着力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涂大荣说,在他们房管所辖区内,就有2万平方米的旧民居。而大规模的改造开发模式不适宜这一高密度的旧城区,如何选择正确的旧城改造模式,成了他们在旧城改造中的思考题。于是他们尝试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模式,这种模式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搬迁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危房,的确不能住人确需拆除的;二是改造一部分,对原旧房进行加固;三是包装一部分,就是在对原旧房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增加公建配套,如建绿化带,改造地下管网,恢复老街老巷,铺设青石板路、条石路等。改造资金由区政府和区房管局各出一半。
涂大荣说,这些旧城区的居民大多是低保对象,不能让他们出钱,只能由政府承担。所以,这种模式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是不划算的,没有搞房地产开发挣钱快,但社会效益很好。据当地群众反映,改造后的吊脚楼,住着更安全了,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气也旺了,甭拆迁搬家,远离市区造成生活不便,也能享受到温馨的居住环境,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的怀旧情节也得到满足。
南纪门房管所对旧房保护性改造的成功尝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原石板坡一带的吊脚楼,也采取这种方式正在加紧施工,给旧房“穿衣戴帽”,装饰加固。远远望去,这些吊脚楼,坐落在山坡上,形成重庆民居的标志性建筑景观。
在距离菜园坝附近的长江下滨江路,笔者对这片最先改造的川道拐文觉寺片区吊脚楼进行了探访。从滨江路路边望去,这片沿石壁而建的吊脚楼,象是从石壁上长出来的建筑,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山地民居的博物馆,艺术的构成了婀娜多恣的山地独特风貌。
川道拐片区改造之前,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作了详细规划。规划前的民意调查表明,30%以上的居民不愿意搬走,同意保留民居特色。最后决策部门将这片改造定位为:一、社区更新及建筑再利用。将川道拐,文觉寺片区作为保留并延续发展的有着特定文化背景、特定生活方式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的传统社区,通过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政策的研究等,为老住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二、改变大拆大建的旧城更新方式,以传统的渐进式规划和小规模改建方式,有序的推进社区的有机更新,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该区的脱贫和街景风貌问题。其目的在于,改变旧有街区高密度、低舒适性的居住环境;创造具有传统街区特色的积极的社区空间;对人口合理分流及就业安置要求做出回应;为反映山城传统特色的旅游、娱乐、休闲等各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为旧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并实践合理的生态模式。目前该片区2万多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已完成6000多平方米,虽然有些商业网点的经营情况还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很快就会火起来的,这因为它的文化内涵迟早会实现其价值的,”涂副所长很自信的告诉笔者。
[B]吊脚楼改造的规划原则[/B]
川道拐片区改造在建筑规划方面有哪些特色呢?涂副所长提供的厚厚的一本规划设计方案解答了这个问题。
一、群体依山就势,单体灵活多变。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物,绝少大挖大填,损坏原始地貌。建筑物都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级而上,随着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地形地貌有机的融为一体。就单体而言,建筑设计手法也力求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适应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或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或因地就势,增建梭屋……建筑内外穿插,起伏跌宕,走马转角,重台天井……
二、总线空间丰富,天际轮廓优美。为了依山就势,规划中采取了分街筑台、临坎吊脚等方式。沿地形高差层层布置,很自然的形成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这些配合地形变化的层楼叠宇,又形成起伏变化、十分动人、表现力很强的天际轮廓线,对于形成山地特有建筑群体风貌起了很大作用。
三、俯仰皆成图画,五个立面兼顾。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每每注重四方立面的造型组合与构图,以取得“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而处于地势低处的建筑则除此之外,还更加注重屋顶平面(即第五立面)的造型与构图,以获得“高低俯仰皆成画”的全方位美感。
规划方案特别强调与突出“第五立面”的构图完整与美感,做到五个立面兼顾,这既是山地传统建筑得天独厚的风貌特色,也是本规划的着力追求。
四、人工结合自然,有机融为一体。基于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敬,规划中不搞大挖大填,而是尽可能利用周围环境条件,形成良好的外部空间,建筑与环境巧妙镶合。比如基地内部的大树、岩壁、山石等,均不随意砍削、挖填或毁损,也不强求生硬的整齐划一,而是恰当的组织到居住环境中成为有机的一部分,使得建筑在外形轮廓上与自然有机融合。
规划还建议适当就地取材,广泛的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和外墙,以与山地环境取得协调,获浑然天成之趣。
重庆的实践告诉我们,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并不一定非要大拆大建,围绕山城特色,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同样可以探索出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新路子。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