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生态水景”成卖房陷阱

admin 2004-10-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住宅区设置一块“生态水景”,满足了很多市民亲近自然的心愿。但是花了不菲的价钱买了房子后,很多居民才发现,小区中的那只水池很快就干涸掉。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日前对
  住宅区设置一块“生态水景”,满足了很多市民亲近自然的心愿。但是花了不菲的价钱买了房子后,很多居民才发现,小区中的那只水池很快就干涸掉。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日前对本市65家高档“生态水景”住宅调查后发现,有近3成多的住宅不仅没有达到生态要求,还影响了居民生活。   [B]有了水景不证明生态[/B]   张先生去年花了1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了徐家汇中心地区的一套“生态水景”住宅,原来看房时,水池中有不少希腊雕塑,配上水池边摆放的各种花木,看起来生机盎然。他想着住到这里以后可以到湖水旁边散步。   可是搬进去没多久,池中的水越来越少,物业公司换过两次水后,就不愿意再换了,而后水变得浑浊,发臭,甚至成了蚊蝇孳生地,底层居民意见很大。居民们对“停水”意见非常大,最后物业公司只好适当降低了物业管理费,可是当时买房时为此多付的钱却再也要不回来了。   “有了水景不证明就是生态水景,很多房产商就是打了这个擦边球。”负责组织此次调研的华师大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研究室主任达良俊教授称,很多小区挖了个水池,放了些雕塑,就称是生态水景,其实离真正的生态标准还差得很多。   这次调查依照5个基本指标,即自然度、健康度、景观度、亲水度、节水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出水景住宅的生态程度。调查显示,大多数房产开发商都在景观上很用心,但在其他方面就参差不齐了,合格的仅有36%。   很多水景达不到自然循环,水中没有丰富的微生物,居民们无法亲近水,在后期的管理上要么浪费水,要么勉为其难,无法支付巨额养护费而被迫停水。   [B]水景滥建成“陷阱”[/B]   有水景的房子比没水景的房子贵10%-20%已经成为上海房产定价的规律。水务局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水景能提高居住品质”,80%的受访者认为“水景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之一”,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遇到景观与朝向不能兼得,会先考虑水景观因素。   随着上海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为了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水景的形成就是为了凸现土地价值,对于开发商而言,做足“水文章”无疑是其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的一条捷径。但目前除了借助靠近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或支流制作天然水景外,很多生态水景都是勉强挖掘。   “在国外的建筑中,很少看到这样一窝蜂似地造水景。”达良俊称,水绿确实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这样强制绿化其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很多房产商根本不懂生态的意义,很多水景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大理石、水泥等组成的游泳池,根本没有按照生态水景自然化驳岸和泥底的要求设计和建造,这是一种伪绿。   在这样畸形环境里的水,自然无法达到自身的净化。本市浦东某高档社区还在小区地下专为水景净化、过滤进口了高档器材,可是没有考虑到水中的滋生的过多藻类,结果每净化一次,过滤器就得换一回,成本太高,以致被迫放弃了换水。而对水景期待很高的居民大呼“水景”成了买房“陷阱”。   [B]修复“伪绿”水景[/B]   对这些已经花了很多工本的伪绿“生态水景”有没有修复办法?专家建议,要改善人工水景观的水质,不妨从最初的设计入手,对将要建成或筹建中的水景观把好关。   构造景观水体的生态系统是有效改善景观水水质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仿造天然湖泊的方式,对人工湖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将水体的自然生态属性与大环境的绿化背景融为一体。在水底设计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型植物群落,模拟自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并且适量放养具有净化功效的水生动物,人为建立水生生态系统。   而对市民来说,判断一个“生态水景”住宅是否合格,可以根据以下一些条件。最深处的水是否达到了1.5米,因为有深度变化的水才能使多种微生物生存。看水体是否流动,有足够强的供氧能力,比如喷泉、叠水等。水中的污染物是否能被迁移,一些过多的藻类是否被清除等。   据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订一部《上海市居住小区景观水环境建设与维护导则》,准备为新建住宅小区水景观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一些指导性原则,其中主要包括水景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水景的建设应该以生态优先和经济适用等内容为主。   该导则制订完毕以后,会成为本市建设与维护水景观环境的主要要求,房产开发商和物业将按照导则中所规定的要求对住宅小区的水景进行建设和维护。届时,小区景观水体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房地产商应该怎样开发设计,物业公司应该怎样维护,都将有章可循。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