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北京印象的试验者

admin 2004-10-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参差不齐就是幸福的根源”,潘石屹引用罗素的话来评价自己的新项目SOHO·尚都,它炫酷的外立面不仅参差不齐,甚至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几乎在一夜之间,北京就冒出来了一堆形式
“参差不齐就是幸福的根源”,潘石屹引用罗素的话来评价自己的新项目SOHO·尚都,它炫酷的外立面不仅参差不齐,甚至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几乎在一夜之间,北京就冒出来了一堆形式怪异的商业项目,从永远没有直线和锐角的SOHO物流港项目、由不规则折面构成的SOHO·尚都、状式面包的首创拓展大厦到北塔从底部往上放大南塔从底部往上缩小的TPT。北京的建筑因此被人称为,“愈发卡通化”。   无疑,这些项目都是由当今世界最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亲手执笔,开发商因此一举摆脱了当年盗用、复制和不尊重建筑设计的恶名。但是同时他们不得不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成本与利润的挑战,至今为止这些大师设计的参差不齐的建筑还没有给任何开发商带来过实际可见的利润。另一个挑战则是中国的开发商可能会成为把那些大师拉下水的“坏人”,如同库哈斯在《疯狂纽约》中描述的,建筑将附属于资本,城市中的建筑代表的都是些欲望妖怪,城市就是欲望的约会。   [B]怪异建筑的繁荣[/B]   “这或许是件好事,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太过于冒险了”,一位建外SOHO的员工在告诉记者SOHO物流港项目陷于停顿的消息时如此评论。   潘石屹所领导的SOHO中国被认为是最大胆任用设计师也是最早采用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开发商,对于物流港项目,内部虽然各种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SOHO中国显然宁愿再次冒险。其新项目SOHO·尚都则是完全区别于扎哈·哈迪德流畅与曲线代之以突兀的几何面。在澳大利亚设计了广受争议的联邦广场的设计师Peter Davidson在发布会上用半个小时和复杂的让张欣难以翻译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建筑思想来源,但是人们还没完全理解那些术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推出来的模型惊叹起来。   设计师可能要感谢潘石屹,因为他引领了一个潮流。在SOHO·尚都之后的不久,泰跃集团就公布了由德梅隆设计的写字楼“水晶山”(TPT)项目方案。这个项目的外立面由小块的菱形折面构成,建筑形状也不规则,北塔从底部往上放大,南塔则从底部往上缩小,而且从外部看起来是亮晶晶的红色。这些知名开发商的动作让人们有理由相信,怪异的形式将会越来越繁荣,因为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计划着采用更大胆的创新方案。   如同SOHO员工的评价,大胆可能意味着对生存的挑战。北京原景建筑设计公司艺术总监兰闽分析,采用这些独特的设计,成本可能增加。类似的非对称建筑形式带来的是空间。   容积率大大的降低、采用更贵的材料和增加施工的复杂性。在有限土地上可售出的面积大幅减少,会造成空间利用不合理、成本不经济。由于这种设计结构相对复杂,属于异性结构,需要很高的安全系数来支撑设计,用钢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完成施工具有相当的难度,造价也就相应增加。   “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之前大部分开发商在做住宅的时候外立面的成本浮动往往是被控制在50元/平方米的范围内”,兰闽说。应付成本的剧增,开发商也许就不得不提高售价,SOHO·尚都和TPT的定价还不知晓,但是尚都项目是增加了可商用和办公两用的面积,三分之一共4万平方米将是商铺。而且售价的提高还要看市场的反应,因为在类似的建筑中办公和居住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还有待于消费者的体验。另一位建筑师分析,幸亏SOHO物流港项目停了,让居民在到处都是曲面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可能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B]告别“伪大师”包装[/B]   尽管很多人对突然冒出来的这么多怪异商业建筑惊诧不已,这些建筑还不能仅仅用怪异的形式来全部指征。它们的涌现伴随着两次外国建筑设计师进入中国的高峰,所带来的可能是一场从内到外的建筑设计革新。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所所长陈光说:“毫无疑问,最近涌现的几个商业项目的确是由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所为,我们不能仅仅从外观上评价它们,而要了解他们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建筑思想。”   国外设计师的进入并非第一次。在90年代住宅从暴利走向平稳的时期,来自海外的设计曾经被当作销售法宝。但是,所谓的海外风格设计多是徒有虚名,要么是找个国外注册的华人公司来冒充一下,要么是请个老外来做个徒具其表的外立面,要么干脆从国外买来图纸在北京完全复制一个。“柏林爱乐事件”即是佐证。   两年前,北京流行“德国”风格,柏林爱乐因此一炮走红,但是很快就招致了业主潮水般的投诉。尽管开发商宣称其建筑设计是由德国著名设计师冯·格康及合作者建筑事务所承担,但是业主发现的问题是房间内部的结构和原来宣传的“德国式”有不少出入,是一个德国外壳中国的芯。实际上,德国设计师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外观设计,房屋内部结构由中方设计公司完成。事实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外国设计师一直在抱怨中国人让他们干的活太少,而不是想象中的海外设计师的繁荣新市场。而国内设计师则抱怨进入中国的洋设计师都是二流乃至三流的。   这一现象在几位著名大师进入北京之后得到了巨大的改观。被搁浅的SOHO物流港项目由扎哈·哈迪德设计,有消息称,当时计划内部空间也自然按照设计师的思想与风格,与北京规划展览馆中的实物模型类似。当然,对重视名誉的世界级大师来说,仅仅设计一个表里不一的建筑外立面是很难容忍和想象的。   开发商对设计的认真态度也让人一时难以置信。TPT项目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最初请日本的一个知名设计公司设计,在耗费了不小资金之后得到的是一个中规中矩但是功能合理而完善的方案。在不十分满意的情况下,泰跃又改请德梅隆重新做了完整设计。潘石屹确信:“在房地产市场中,下一步竞争最重要的是产品,而产品的灵魂是设计。”   无论对建筑评价如何,以真实而完整的形象展示和尊重设计师的理念和思想,比之抄袭和虚伪的建筑外表都算是个难得的跨进。   [B]价值观的困惑[/B]   当开发商寄希望与大师解决创新问题,建筑界寄希望于大师解决建筑文化匮乏问题时,人们发现大师创造的那些怪异的建筑带来的是更多的争论和分歧。   “实际上,那种夸张的外形和结构在国外的商业项目中也很少见到”,兰闽认为,夸张的外形容易对人的视觉造成深刻的冲击和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尺度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如果设计师把一把椅子设计成类似央视大楼的不稳定结构,观众不会有多大的反响。但是把它放大成几百米的高楼时就变成了人人惊叹的符号。   虽然大多严谨的设计师不愿对大师作品作武断的评价,但中国的设计师多少也被大师的复杂思想和怪异行动搞糊涂了。   “先是拼出了大片的公园绿地,然后又花很长的时间拼出高大的立交桥,但是房子在哪里呢?布展人员好不容易从库哈斯提交的CBD核心区规划评选方案模型的包装箱底部找到了几个小方盒子,这几个方盒子被按照要求搁置在立交桥下,这就是CBD的写字楼了”,兰闽在讲述库哈斯为CBD核心区所做的怪异模型时乐得不可支,“把写字楼放在立交桥下,库哈斯可能是想开个玩笑”。   库哈斯的方案最终落选,当然CBD管委会也不可能接受库哈斯的有趣想法,但是他的央视大楼方案却最终得以落实,尽管央视大楼方案与CBD核心区方案差异如此之大,而地理上又如此紧密相邻。   另一个例子是扎哈·哈迪德,她在对中国记者谈到建筑是否应该与周围相和谐的时候反问:“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她对北京的评价是,“我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传统,哪些是留下来的传统……我想这并非传承或不传承的问题。我们试图为城市建造一个新的平台,它可以在其上真正地发展。”   大师们多少都是在否定北京的过去,并试图打破建筑经典规律来建立一个美好北京的未来。我们也许难以判断大师的思想理论是否绝对正确或者很糟糕,但是我们肯定需要判断他们的思想是否适合中国,适合北京。况且大师也是为开发商和业主提供服务,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分开发商、市场、其他业主和城市文化的需求,我们不得而知。   “问题就是我们根本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无从判断”,陈光认为,当务之急并不是模仿和学习大师的形式,而是价值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