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地产与出书:《广州“星河湾”居住区》

admin 2004-10-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房地产业与出版业,本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在近几年来,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对于出版界而言,有太多的书是地产界出版的;而对于地产界而言,又有太多的人出过书
  房地产业与出版业,本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在近几年来,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对于出版界而言,有太多的书是地产界出版的;而对于地产界而言,又有太多的人出过书。这里之所以连用两个“太”字,是因为书、关于地产的书,特别是地产名人所写的关于地产的书,实在太多了!在这些书中,当然不乏理论扎实的,如任志强先生的《任人评说》;亦不乏思想深刻的,如潘石屹先生的《茶满了》;当然也有那种可读性非常强的人物撰记,正如写王石先生的那本《王石是怎样炼成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也有太多太多所谓的名人出的地产厚书,所谓兵法,所谓大权,所谓秘籍,都实在太烂太烂了,就差没出一本地产界的葵花宝典了。 这样一来,真把我这个买书人和读书人弄胡涂了,我真的要问问自己,当一个行业在不停地出书的时候,到底是说明这个行业的思想更深刻了呢,还是说明这个行业的心态更浮躁了呢?   我想应该是后者。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高老先生这是针对原来那些认真的写书人和严肃的读书人而论的。时至今日,当写书不再认真,读书不再严肃,而出版亦不为传播思想的时候,这里所谓的书,基本上变成了和电视广告没有什么区别的东西。它(这里就让我们不要再使用那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她了吧!)也就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了,而基本上变成了“名声进步的阶梯”,或者叫做“知名度提升的阶梯”——从名人写书到通过写书而知道名人,我们出版业的堕落竟是如此之快,这真让我这个爱书人感到气愤。我自认并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倒也还得心应手。但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书是我精神与灵魂的最后港湾,我是不想再有人灭掉我心中这最后的灯塔。但是,这灯塔,毕竟是黯淡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光明还在,光明总多于黯淡!   毕竟在今天的书架上,你经常能看到一些爱不释手的书。而其中那些丰富的案例与作者的见地,也每每会让人感慨不已。近一两年,有两本书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本是崔恺先生的《工程报告》,书的内容正像它的名字,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扎实的书。在书的后记中,崔恺先生写了一段让我极有感触的话:“建筑书店堆满了太多的书,使我望而却步。设计院中有太多的项目,使我疲于应付;一个个工程相继竣工,让我总想等待。”诚如斯言!这廖廖数语的三句话,真的是道出了一个工作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建筑市场中的建筑大师的真切感触!崔大师是我从读书时期的钦佩之人,工作后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中,有幸能与崔恺先生合作,真让我获益良多。而且,无论是在与先生的言谈中,还是从先生的书中,我都觉得崔恺先生是一个很“现象学”的人,这其实不是我的,而是我的同窗好友郑方先生给崔大师的评语,但我深以为是。   比如先生在说到外研社印刷厂改造工程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松树上的桥——印刷厂改建后要与外研楼主体相接,但两楼之间有路有树,于是萌生了架桥的想法。为避开古松,反复查看,发现两大树之间夹一株小树,三层高处闪出了空档儿,刚好钢桥可从此穿过,为减少跨度,在桥两立一墩,桥东立一墙,墙与一期主楼的增值缝为调整两楼标高和对位的差异留出了空间。当人们从桥上走过,松柏在身旁摇曳,那凌空的感觉相信会妙不可言。”这是一段多么有场所感的文字啊,文如其人,我们从中也可以读得出,当年在做这样一个面积不大的工程时,崔先生心目中曾经构画过一幅多么美妙的“心像风景”。诸如此类的章节,在这本工程报告中,我们还可以举出好多,所以,这本书也就成了我反复研读的一本书。当然我喜欢这本书,不能说是没有私心的,可以说,我是先认识了崔恺先生的人,然后才认识了崔恺先生的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今天,和地产书同样泛滥的建筑书中,崔恺先生这本不到200页的《工程报告》,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几乎没有水分的好书了!   还有一本书呢?   还有一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工程报告,是有关一个高档住宅项目的工程报告。这是北京规委的一个朋友送给我的一本叫做《广州“星河湾”居住区》,这是一本由北京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三个单位联合主编出版的一本书。当初拿到这本书时,看到主编单位的署名,我心里并不是很舒服,一般而言,爱读书的人不见得爱看政府主编的书,但是,规委的朋友也是同为学建筑的同行,却一本正经地向我推荐了这本只描述一个楼盘的书。出于好奇,我一口气把这本书翻完了,这里所说的一口气并不费尽,因为这本书图片占去了一大部分,也并没有高深难测的文字,但读完了,我真的感觉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挺适合建筑师看的好书。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地方:第一是它的照片,第二是它其中的构造节点图,第三是它的几篇短短的评论文章,其中尤其是秦铭建先生的那篇文章。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图片,可以说,书中的每一幅图片都是精美的,这里所说的精美,不是表扬图片的摄影技术和书的印刷质量,坦率一点说,就这本书而言,上述两项都不是非常出众,但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照片中所表现的那些建筑空间,特别是这些建筑空间中所流露出的那种精到的尺度感!尺度感啊,每每想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感慨良多。因为记得当年学建筑时,我们那一个班大多都是全国各地的理科尖子,对于理科中的“对与错”的观念印象极深,所以,尽管老师在第一节课中就告诉我们:“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对和错的区别,但却有着好与不好之分。”但是,直到五年读完了,才真正明白了童儁先生所说的那句话:“建筑设计说到底是一个尺度问题。”所以,后来我常常想,作为一个选了建筑师这个行业的人,它其实是在做一个冒险的赌博,在赌自己的尺度感是不是好:如果是好,那他就能够顺利地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反之,如果不好,那可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旦入错了行,你就会发现,那些属于天赋的东西,其实是很难改变的。不论你的后天多么努力,你都很难弥补那些属于你先生的缺陷。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能成为建筑大师的人,一定是尺度感极好的人,换言之,良好的尺度感一定是一个建筑师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与崔恺先生的合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听业主盛赞过崔先生的两大优点:一个是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屈服于业主的意见,另一方面就是崔大师拥有非常好的尺度感。他做出的尺度判断,通常都要比业主高明得多。作为一个同行中人,我总是特别羡慕像崔大师这样的尺度感很好的人。   看完星河湾的照片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星河湾的真正作者黄文仔先生应当也是这样一个人,他也有一种令人羡慕的精确的尺度感,以及同样令人钦佩的对尺度的执著。因为,如果没有这两条,星河湾的建筑尺度、空间尺度、景观尺度、绿化尺度,特别是近人微观环境的尺度,是不可能被把握得这样好的。后来带着这个问题,我去广州看了星河湾,也拜访了黄文仔先生,和我估计的一点都不错,黄先生是一个对作品的尺度把握到近乎苛刻的人。在整个看星河湾的过程中,黄先生不停地在向我讲,为什么这个地方高了十公分,为什么那个石材的边要多出两公分,另外还反反复复地跟我强调,“你知道景观是要调出来的,要调多少次它才好看”。这种对尺度的把握和感觉,使我觉得黄先生本人和我从作品中读到的黄先生是完全一致的。这让我不禁有一点得意,但后来发生的故事,却让我有点吃惊了。   在黄先生工地现场的办公室中,办公桌上摆着一叠一叠的图纸,黄先生一边在看图纸,一边不停地抬头看着对面的墙壁,我奇怪地问他这是为什么,黄文仔先生告诉我:“对面墙壁的木墙面几个格子都是按一米、两米、三米、四米等等几个尺度分好的。”这样一来,他就能够不断地对着对面的尺寸,来修正自己的视觉尺度的准确性。而且,黄先生还补了一句,“你知道我每一个尺寸都是需要在这里验证一下的。”听完这句话,我们可以再把童儁先生所说的那句话再重温一遍了:“建筑设计说到底是一个尺度问题。”   黄先生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建筑师。   其实,建筑师未必要学建筑学,而学了建筑学,也未必就能成一个好的建筑师。我以为在这其中,最大的天分上的区别就是尺度感,作为现代建筑四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就不是建筑师出身,他属于自学成才的那一类,但他却有着极好的尺度感。记得当有人问密斯,你的建筑的模数通常是多少时,密斯闭着眼睛想了半天,然后回答:“大概是0.2mm吧。”0.2个mm,这是多么精确的尺度感啊!所以说,建筑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尺度问题,而从书中可以看出,星河湾的成功,从本质上说,就是尺度和细部上的成功!读懂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广州、在厦门,都曾经有公司克隆过星河湾,但效果并不理想,总让人感到好像尺寸和细部上只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在精气神上却好像差了很多。这就是一个对尺度把握的精确性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细部把握的精确性,这也是我在本书中读到的第二项印象深刻的内容。密斯·凡·德·罗有两句名言,第一句叫做“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这句话在中国流传甚广,但他也同样强调过另外一句话,叫做“上帝存在细部之中(God in the detail)”,这句话在中国却没有流传开去。但是我们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叫做“于细微处再精神”,这正像在大学里我的授业恩师吴长福先生反反复复向我们灌输过一句话,叫做“做建筑其实就是做细部”,现在想来,这句话说得真是太正确了。   任何一座好的建筑,都是要有一系列极其完美的细部才能构成,而星河湾正是这样一座建筑,这正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二处处长秦铭建在撰文中表示,看过星河湾之后,才真正明白流行于规划界的一句传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星河湾归来不看楼”并非浮夸,星河湾堪称全国一流品质的楼盘,之所以堪称一流,最重要的一个key是“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小区内外每一个细部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设计,极为用心,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极端注重环境,注重利用客观环境,注重营造内外环境,特别注重环境给人带来的各种感受。”看过了这本书,尤其是看过星河湾的实景后,你会觉得秦女士这句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配的那几张构造节点图。   这些节点大样图以及我在星河湾工程部所看到的更多的细部施工图,都并未出身建筑师做的作品,而是由黄文仔先生率领下的星河湾资深的工作人员所画的,这些图纸的风格,相对而言是比较奇怪的,因为它没法按照传统的建筑学图纸分类,在一张图中,有时候即包含了结施图中的配筋,也包含了建筑材料的构造大样,有时候甚至还包含了对景观绿化的配景,这样一来,倒不好给这些图纸归类了。但有两点却是无可否认的,一是这些图纸出的极为详细,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极为详细,详细到做施工的人,不会再有任何疑问,也不需要再出任何洽商。二是这些图纸出的极为精确,按照这些图纸,你完全可以提出精确的材料表,特别是石材加工所需要的精确的界石表。   这样一来,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工程采购的精度,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同等造价的情况下,星河湾能做出比别人更高质量的作品。这种质量并非单纯来自于额外花了别人没有花到的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精确的施工图设计,省下了别人不可能省下的钱。因为做过施工的人都知道,对控制成本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要从图纸中省钱。我想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很少有人真正看到过星河湾标准的施工图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广州“星河湾”居住区》一书中所刊出的那几张小小的构造节点图,倒是真的有助于大家理解,星河湾成功的真正奥秘到底是什么了!只是很可惜,这几张图本身并不是星河湾施工图中最精确的,而且在出书时又做了简化,所以,我们并不能够从中完全领会到“星河湾式”的成本控制方法,但窥一斑也足以知全豹了。   在这本书中,文字并不是很多,但所有写文的个个都是专家,而所写的文字,也都非常到位,真可以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几位行家的短文,胜过许多庸俗评论家的千言万语。在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中,侧面描写甚至吹捧星河湾的文章可谓多矣,但在我看来,他们都没有超过《广州“星河湾”居住区》一书中的这些专家。   其中,最为到位的一篇,我个人认为应当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二处处长秦铭建女士的一篇评论。在这篇文章中,秦女士不光指出了星河湾项目的种种独到之处,更用非常到位的语言,指出了星河湾项目之所以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到位的深层原因,而且,秦女士还能更深一步地指出,这些星河湾的独到之处带给北京项目的启示与反思。廖廖数笔,她就谈到了完全人车分流的问题,消防车道的绿化处理问题,地下垃圾回收站的问题,地上车位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创新的。行文至此,秦女士实际也等于作了一项开发商与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工作——她即向开发商做了许多政府规范限制条件的解释,又向政府决策部门作了一些规范修订可行性的建议,见解深入,论述到位,这些撰文,真可称得上是一篇建筑考察论述中的好文章!   有了这三项亮点,我们就不能不说,《广州“星河湾”居住区》是一本好书了,而且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星河湾的真正作者——黄文仔先生是怎样执著的一个人,是怎样认真的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令人羡慕,至少是令我羡慕的尺度感极好的一个人。有了这样一个作者,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星河湾的一期又一期的工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越来越高的创作标准。而一个达到了如此之高的建筑作品,也的确值得北京的规委、建委和城市规划学会,来共同出这样一本书,这样一本好书,这样一本在今天众多的地产书中,为数不多的一本好书!   听说,在不久的将来,黄文仔先生在北京的“星河湾系列作品”即将诞生了,名字叫做《北京星河湾》,按照黄先生的介绍,这将是一个将会达到与广州星河湾同等品质,甚至更高品质的高水准作品。果真如此,作为建筑师,我们可以期待,在我们自己的城市,看一看来自广州星河湾的尺度感受与细部体验,而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或可以期待规委推出的下一本书了,这本书也许该叫做《北京“星河湾”社区》吧!   希望那本书也同样精彩。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李忠 董事 总经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