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与成功擦肩而过——首届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印象

admin 2004-09-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如期开展了,算不算成功,是否符合业内外人士半年多来的期盼,似乎是要打个问号的。 [B]开幕式:主角不是建筑师[/B] 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中
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如期开展了,算不算成功,是否符合业内外人士半年多来的期盼,似乎是要打个问号的。 [B]开幕式:主角不是建筑师[/B] 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开幕式。在开幕前半个多小时,背景屏幕一直在播放着这样一个声音:“金秋的北京,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到了收获的季节”。然而在可以容纳数百人的礼堂,上座率仅一半左右的尴尬让与会者难以满意。主席台上的嘉宾坐了整整四排,看上去阵势颇为强大豪华。主持人在介绍一长溜的嘉宾名单时,绝大多数是政府官员,甚至连地产商也不例外,但唯独没有建筑师。实在不知道坐在主席台上的法国建筑大师安德鲁、美国建筑大师曲米等是何心态。在主办方官员祝贺的话语中,依然充满了溢美之辞,不知道他们是否参观了先于开幕式就开展的本次展览“无止境建筑艺术展”,在已经打折的展览效果和低弥观众人气的事实面前,他们仍然把展览说得如火如荼,真不知道是“一叶障目”,还是“两耳塞豆”?著名建筑家张祖刚说这个展览是“官批民办,自筹资金,困难较大,纯属是一个公益事业”,实在是隐讳地说出了本次展览的无奈。 [B]论坛:没有听众的尴尬[/B] 在北京5天,穿梭于各个展览馆和论坛会场,尽管不是一无是处,但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总体也是失败多于成功,令人失望。9月18日的“对话柿子林——中外建筑师面对面”,由于提前半个小说匆匆结束,被外界传闻是由于“对话过于专业”,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据有关媒体对张宝全的采访,对话主题、主要问题的设计竟然到对话前一天才匆匆准备好,加上翻译对于建筑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译文晦涩,导致某些大众媒体误认为“过于专业”。而本应于9月19日-20日举行两天的“技术革新与建筑革命论坛”更是创下“神话”。19日,能容纳800人的首都剧场,来听这个论坛的观众仅寥寥数十人,搞得演讲嘉宾好不尴尬,结果导致第二天的演讲嘉宾“集体罢讲”,使得主办方不得不临时取消了第二天的论坛。相比之下,21日,同样在首都剧场的“激变中国——建筑文化高峰论坛”似乎还算有点新意。除了嘉宾的主题发言以外,还专门在上下午各组织了一场“对话”,记者听到了文化批评家张在元、学者叶廷芳、批评家朱其、包泡,高名潞等对中国建筑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进行了较为精辟的探讨。至于人气,估计是吸取了“技术革新与建筑革命论坛”的教训,在上午即将结束时候,剧院突然涌进大量学生,估计是为了弥补中午听众流失,以便下午的论坛能够继续进行。 [B]展览:门庭冷落人头稀[/B] 必须提到的是最先开展的“无止境建筑艺术展”,此展是整个展览期间分量最重的一个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从展览的环境来看,已经具备了顶级展览的基础,但是人气实在是不敢恭维,偌大展厅,观众寥寥无几。观众对于陈列中国建筑师的两个中国馆走马观花,效果图、模型的模式简单布置已经使得参观的专业人士感到很不过瘾。在邀请参加的“国际馆”中,虽然人流也不是十分饱和,但境外建筑师对于项目设计过程的展示、材料选择的过程等细致的介绍,还是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赞扬。被认为 “颇有参考价值,很有启发”。足见中外建筑师不仅在设计作品上的差距,在展示自我上似乎也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20日下午,记者驱车一个半小时,赶赴凤凰城参观展有11个国际经典室内设计样板间·29个国际经典室内设计方案的“无止境室内设计艺术展”,结果到了那儿被告知,还在布展,要到22日才开展。对于主办方没有发布任何消息,通知此展的开展日期已经由20日推迟到22日很是纳闷。 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一个很好的主题,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但是却办得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尽管算不上失败,因为它毕竟如期举行了。但是,它距离一次成功的展览还有很远的距离。虽然我们希望它能够成功,似乎它也可以成功的,但是,它还是和成功擦肩而过。对于展会,不管是官办也好,民办也好;或者说这次双年展的官批民办,应该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总结。有了一个展会好名分,办展各方如何去珍惜它,这是大家都愿看到的结果。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