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人工水景:奢侈的尴尬

admin 2004-08-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目前住宅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与治理缺少同步考虑的问题。由于专业不同,目前景观或园林的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不太多也无责任考虑水质治理问题,因此,设
  目前住宅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与治理缺少同步考虑的问题。由于专业不同,目前景观或园林的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不太多也无责任考虑水质治理问题,因此,设计与治理很少同步考虑。但由于一般景观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等)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几无自净能力,且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上外来物质的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使水体变得混浊不堪,甚至发臭、发黑,严重影响水体美观。   防渗处理也是水景设计的软肋之一,开宜景观负责人认为,相当多的防渗处理设计成硬质如钢筋混凝土等,事实证明,这种设计问题多,其防渗效果也存在问题,如底板容易断裂和渗漏,且不易发觉并补救,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破坏了底质系统,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水生植物系统是水景设计的欠缺,由于硬质的底质,生硬的驳坎等,造成了水生植物系统的致命破坏,生动自然美丽的水景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如果一个楼盘本身卖点不够,开发商便想到了水景,楼盘的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景成为主要卖点。调查显示,有70%的消费者认为水景是好住宅必备的条件,在水景和朝向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有48%的人放弃朝向选择水景,水景也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调查显示,一般同一地块的水景住宅的价格要比普通住宅高出10%———15%,也正因如此,业界一直有“水能淌金”的说法。   水“积可成潭、泻之成瀑、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在没有天然湖、河、江的情况下,开发商通过人工造水,同样可以建造出一个别有洞天的亲水住宅,体现“水中有城、城中有水”,人与水柔和相处的境界。   造水景本无可厚非,问题是,某些开发商不顾小区实际情况,一味要把水景做大,瀑布落差越大越好,水景越多越好。   造水景需要钱,要让好水长流,更需要钱。钱从何处来?开发商走了,自然不管。物业部门说,想看水景,请各位拿钱来。   这“各位”就是咱们老百姓。如果物业费里包含有水景的钱,假设物业疏于管理,我们还可跟它交涉。但如果多数居户不愿缴纳这笔“水”钱,那“活水成死水”的结局,自然就难以避免。   因此,当初引人入胜的水景,很可能成为一个美丽的圈套。而购房者,却偏偏为假相迷惑,忘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后要为此掏钱的———正是自己。   因为奢侈,所以难以长久。对小区物业中类似不切实际的点缀,有关部门是否应早点拿出对策,防患于未然呢?   一个缺水的国度,面对制水成本日益攀高的现实,对于这股争先恐后的人造水景风,是到了该说“不”的时候了。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