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慈氏阁与千年独木大佛

admin 2004-07-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前东侧,有一座二层建筑名叫慈氏阁。该阁外观为单檐歇山顶,青瓦中心,绿琉璃瓦剪边,下层前出抱厦,上层出平座走廊。内部梁架结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前东侧,有一座二层建筑名叫慈氏阁。该阁外观为单檐歇山顶,青瓦中心,绿琉璃瓦剪边,下层前出抱厦,上层出平座走廊。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法,简洁明朗。檐柱采用永定柱造法,即:底层斗拱和平座斗拱分别于地平立柱承托,平座柱和底柱相依并列,上层柱仍然插于平座斗拱上。著名古建专家祁英涛称:“此处的永定柱结构是国内现存此种结构最早的实物例证。” 阁内供奉一尊宋代独木雕制的弥勒菩萨。弥勒是古印度语,意译为慈氏,是他的姓,名叫阿逸多,意译为无能胜,合起来就是大慈大悲无人能胜。 弥勒菩萨雕像身躯伟岸,双足开立于两朵青莲上,高7.3米。虽不及承德普宁寺的木质观音菩萨和北京雍和宫弥勒木像大,但雕制时间却比二者早了600多年。 弥勒菩萨面目慈祥,头戴佛冠,上身内着衬胸,外穿天衣,下着齐足长裙。右手上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为诸天说法状。菩萨身后为轮廓奇特精美的举身大背光,通高9.9米。背光主题纹饰为雕制的卷草纹,内饰花卉,外镂火焰。整个雕像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编纂于乾隆十三年的《隆兴寺志》记载:此弥勒菩萨为“宋河漂木佛,系独木雕镌,金装供慈氏阁,即宋开宝四年河漂木之最大者,佛像高二丈二尺,宽七尺,祷祀屡应,香火络绎”。另外,寺内三通石碑均记述北宋开宝四年修大悲阁的木料自五台山顺滹沱河漂至镇州(今正定),择其最大者雕制了弥勒菩萨像。 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根据《梁思成文集》载录的早期《隆兴寺慈氏阁弥勒立像》照片进行修补,恢复了原貌。 [img]/upload/news/2004715113057822.jpg[/img]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