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联名致信世遗大会 呼吁保护北京的古城
admin
2004-07-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center][img]/upload/news/20047611321797.jpg[/img]旧鼓楼大街一些地方已开始改造。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center] 东北网7月6日电 据搜狐网转
[center][img]/upload/news/20047611321797.jpg[/img]旧鼓楼大街一些地方已开始改造。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center]
东北网7月6日电 据搜狐网转载《京华时报》报道,昨天下午,一封由文保专家、大学教授等19位文化界人士签字的联名信发到了苏州世界遗产大会组委会。他们向世界遗产大会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发出呼吁:要关注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紫禁城周边环境和北京古城的保护。
信中提供的资料显示,1949年北京市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1980年只剩下3900条,近几年来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
信中强调说:“北京市已开始拆除古城中轴线鼓楼、钟楼西侧的旧鼓楼大街,要将这条形成于13世纪的元大都古街拓宽至30米,鼓楼西大街的一部分也将被拆除拓宽。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德胜门内大街,将被拆除、拓宽至50米宽。”
联名信呼吁,对北京古城的保护和抢救已经十分迫切,对北京古城的拆毁不仅直接危及世界遗产紫禁城的保护,也将是人类文化的重大损失,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大会的关注和讨论,为历史、为后代保留一份宝贵的遗产。
权威表态将认真处理联名信
昨天下午,世界遗产大会负责网络联络的吴友松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了联名信。他表示将认真处理此信,先递交大会办公室,然后由大会办公室按照有关会议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应处理。
专家说法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
参加签名的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志雄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他对保护历史文化的看法。
他说:“我们常说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一旦破坏,北京城就会失去很大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世遗大会对北京古城保护的关注。”他说,文物保护和新北京城的建设、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并不矛盾,如何将这些需要统一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实地探访
对于联名信中提及的德内大街及旧鼓楼大街,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采访中,有的市民希望通过改造改善当地生活条件,有的则希望保留历史文化。
公交乘客:盼交通顺畅
昨天18:30,德内大街又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拥堵时刻。由于没有自行车道,自行车也参与到堵车大军中来。这使空气更为燥热。
在55路公交车的蒋养房站,一位叫李甜的女孩儿正在焦急等车。这是她去奶奶家的必经之路。“有时堵得厉害,等不到车,就只好走三站。”李甜一脸的无奈。“马路拓宽就好了,那就方便了。”她充满希望地说。
八旬老人:不舍得搬走
王大爷已经80多岁了。昨天,听说记者采访德内大街改造的事,这位在德内住了36年的老人有些舍不得。他说:“这条路从1975年就说要拆了,一直到现在。”对于愿不愿意把老房子拆掉拓宽马路,王大爷提高了嗓门说:“谁愿意呀!这住着多方便呀,离什刹海近,每天还能去遛遛弯儿。”
高中毕业生:拍照留念
昨天17点左右,旧鼓楼大街。随处可见的是已拆除了屋顶和部分墙面的房子。
在这里长大、刚刚高中毕业的周玉正在街边拍照。他指着街对面已经拆了一半的房屋说:“你看那砖,都有很多年份了。趁现在还没完全拆完,拍些照片作为留念吧。”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