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保护:别忘了细节严肃对待努力弥补
admin
2004-07-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专家认为哪怕是一些最细微的缺陷、疵点,也要严肃对待、努力弥补 正当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上海近邻苏州举行之际,上海外滩保护引来了更多的关注。昨天,市规划局副局长
专家认为哪怕是一些最细微的缺陷、疵点,也要严肃对待、努力弥补
正当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上海近邻苏州举行之际,上海外滩保护引来了更多的关注。昨天,市规划局副局长、著名建筑学者、同济大学教授伍江出访甫归,就此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伍江说,外滩建筑群作为近现代东方大都市上海最辉煌的一部分,它的建筑和环境艺术水准及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之高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作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对它的保护都应该日常性地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上海市的历任领导都对此极为重视,外滩建筑群一直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它的所有主体建筑和总体面貌基本完好地延续了下来。
但是,参考国际标准,对照我们城市的实际情况,上海从总体上说,保护建筑的数量仍明显偏少,保护水平也有待提高。特别是外滩这样的重点地区,更要进行经常性的严谨的审视,及时找出存在的各种不足,加以切实的改进和弥补。上海之所以要作出对以外滩为首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以外滩建筑群为代表的数百座优秀历史建筑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的规划,正是从这个现状出发,争取达到更完善地保护的目的。对于外滩,包括它的52座老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重要细节,我们都要一一加以仔细研究,作出科学的整复、修葺、保护计划。我们还要认真探讨如何加强对外滩的环境艺术、公共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哪怕是一些最细小的缺陷、疵点,也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对待、努力弥补。只有这样,才能使外滩这个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永葆青春、永远辉煌,也才能使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得更好。
“最严格的保护”从哪里做起
外滩建筑群早已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又被列为上海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中的首位。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反复强调,要对外滩实施“最严格的保护”。以此为准绳,许多文化人、建筑师审视外滩,发现外滩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推敲、有待修补的不少细节。
建筑身上疵点不少
外滩最令人神往的是它的建筑。但就是在它的建筑物的正面、侧面、外面、里面,都有不少值得重视的疵点:一身庄重灰色的海关大楼
的正立面,竖着许多白色空调机外机,远看宛如在大楼上贴了许多小“药膏”,非常招眼;一些建筑物大门和窗、棂
身上原有的装饰线条和小浮雕,已经荡然无存,或是被随意涂补了其它色彩、材料;外滩
22号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厦)那原由瓦楞紫铜皮铺设的尖坡屋顶,本来自然美丽的“铜锈绿”却成了人工涂刷的色彩;
外滩众多大楼的侧面墙上,随处可见那些已有八九十年历史的老建筑墙体的砖缝和块石上,被打了许多孔,插进金属构件,支撑起许多空调架、泛光灯架、广告告示牌架。别小看这一个个的小孔,几十个、几百个小孔凑在一起,经受长年风吹雨淋、热胀冷缩、金属锈蚀,建筑物的寿命肯定要大打折扣!
至于建筑的内部装饰,同样有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虽然有关法规允许对内部进行适当的修缮、装饰、改造,但如何把握这“适当”的度,有很大的学问。著名建筑师蔡镇钰先生就举例说,一家曾设在老建筑里的进出口公司,为了自己办公的需要,将原本很大气的经典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厅,用薄板随意分隔,使原有的建筑装饰风味遭到完全破坏。
建筑环境有待修复
建筑环境,早就被视为建筑生命的一部分。30多年前的《威尼斯宪章》就已提出,对于重要的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要从单体建筑保护转向整体环境保护。外滩保护,自然也不应该只对于建筑物本身,而应该强调它的整体性,即包括它的环境。
雕塑是外滩历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日军侵华和“文革”动乱中,大量富有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独立雕塑,被凶蛮之徒毁拆殆尽。甚至连许多附属在建筑上的雕塑,也难逃厄运。此情此景,使视雕塑为生命的章永浩先生不禁在外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150年的历史,八九十年的建筑,一二十年的雕塑!”
外滩的环境中还有一个突出的元素:公共绿地。在苏州河黄浦江滩地上建立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公园之一。那里的葱茏树木和锦簇花团,还有经常在草地上举行的露天音乐会,曾经是外滩甚至全上海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然而现在,黄浦公园的区域早已被各种各样设施蚕食了大半,余下的部分中,又多半成了附近酒家的停车场。每到下午三四时,这里就完全成了许多车辆和来往食客混乱挤轧的场所,全然没有一丝公园应有的和谧、温馨的气氛。
使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这里任意设置的各种公共标识、导向设施。一些广告牌的形体过大、色彩过艳、画面过俗,已经受到专家们的严厉批评。
管理软肋亟待加强
综观上述种种本不该出现在外滩的那些瑕疵,无一不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造成的。任意搭建、乱拉横幅、滥加设施的现象,似乎都出自业主们的随心所欲。著名历史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说,外滩建筑即使不申报世界遗产,也早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加上它又是上海重点历史文化风貌区,按照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的要求,就不应该随意在这些文物身上打洞凿眼,也不该批准在它的身前身后堆砌体态庞大的异物!规划专家赵天佐先生介绍说,世界各国对一些重点风貌区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谨严厉的法律。在这些区域内设置的各种公共标识、导向设施,形体不能过大、色彩不能过艳、画面不能过俗,甚至连附近的公交车站、厕所、小卖部、废物箱,都必须与风貌区的总体文化气息吻合。至于商业广告,更必须进行最严格的数量控制和形式审查。
近年曾负责主持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外滩9号原轮船招商总局大楼等外滩建筑物整复工作的著名建筑学家章明教授、常青教授等都说,我们目前大量的工作都花在清理外滩建筑身上那些杂乱的附设物上了。今后,在总体规划和法律层面上切实加强对外滩建筑和环境的管理,绝不能再听任业主“自说自话”,随心所欲地改变外滩建筑的用途,随意改动它们的外观、结构和装饰风格。
原招商局大楼完成外部修复 百年建筑复旧归真
本报讯 昨天下午5时,斜阳洒向外滩9号原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屋脊,一群满身汗水的工人,将脚下脚手架的竹片、木板轻轻拆下,传向底层——这幢已有103年历史的老建筑,终于重新露出了它初建时的真容。
始建于1901年的外滩9号原轮船招商总局大楼,是目前外滩建筑年岁最长者之一,也是外滩老建筑群中继原汇丰银行大楼(今浦东发展银行)之后,又一座“复旧归真”的老建筑。
2001年9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常青接受委托,负责对这幢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老建筑进行修复工程设计。常青在按常规调阅档案时,才知道百年前的原设计图纸一张都没有留下,连老照片也只找到一张。于是,他组织了十多位博士、硕士生,对外滩9号建筑物从结构到细部进行了仔细的测绘,并利用残存的构件仔细推敲,又多方参考相关的建筑法式,终于理出头绪。然后再亲自带领五名学生,分头完成了外观复原和内部功能更新两套完整的设计。
昨晚在施工现场,常青教授介绍说,外部修复目前已告一段落,工程即将转入更细致的内部整复,全部工程将在今年9月完成。届时,这幢103岁老建筑将“复旧归真”,呈现给世人一种名副其实的“百年风姿”。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