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六大硬件跻身“世遗” 保留满族已消逝文化特征

admin 2004-07-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B]代表清政权入主中原前皇宫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B]   清沈阳故宫作为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是刚刚从渔猎、采集经济转入农耕经济的满族人,按照本民族的
  [B]代表清政权入主中原前皇宫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B]   清沈阳故宫作为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是刚刚从渔猎、采集经济转入农耕经济的满族人,按照本民族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吸收和借鉴汉族及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设计建造出的宫殿建筑杰作。大政殿、崇政殿、清宁宫等主要宫殿,建筑艺术、外观造型和使用规则,都是中国古代宫殿制度中富于独创性的作品;其殿顶、墀头等部位精美的彩色琉璃构件和殿内外的木雕、彩绘等建筑装饰,更是精致美观,成为中外宫殿建筑中自成特色的杰作。   [B]对后世的建筑艺术和规划设计影响深远[/B]   清沈阳故宫中皇帝、后妃居住的清宁宫等宫殿,在吸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进建筑技术和装饰手段的基础上,融满族传统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为一体,是后世满族宫廷和民间住宅建筑遵循的样板。清代北京宫殿坤宁宫、宁寿宫等建筑,都是仿照清宁宫偏东侧设屋门、西侧室内通连和搭设三面相连的转弯炕、西炕上方安设祭祀神位的格局和装修特色修建或改建,以适应满族皇帝宫中生活和祭祀的需要;直至近、现代,清宁宫等宫殿的建筑形式仍然对拥有近千万人口的满族文化区域内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被区域内其他民族广泛借鉴和采用。   [B]保留了满族已经消逝的传统文化特征[/B]   清沈阳故宫的政治性建筑———大政殿和左翼王亭、右翼王亭、正黄旗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蓝旗亭,以独特的建筑名称和布局,反映着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300年间满族特有的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的文化特色。清宁宫内的皇帝家族祭祀场所,则十分真切地记录了在满族人中曾流行几百年的萨满教信仰风俗。这些都为了解和研究这些现已消逝的满族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独特的实物见证。代表着当时东北亚地区建筑文化的最高成就   清沈阳故宫作为清政权入主中原前的皇宫和清王朝的盛京行宫,吸收、融合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系各族、蒙古族和汉族建筑文化的精华,成为本地区各民族建筑遗存中最接触的范例。大政殿、十王亭采用的帐殿式建筑,将本地区游牧、狩猎民族的帐幄与汉族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结合,成为一种新颖的建筑样式。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主要建筑,借鉴藏传佛教建筑和汉族宫殿、寺庙的装饰艺术手法并加以创新,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宫殿建筑群。中国东北地区传统居住的典型范例   中国东北地区以冬季寒冷漫长著称,传统的居民住宅十分强调御寒保暖功能。清沈阳故宫清宁宫等主要宫殿,十分突出地保留了这一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色。室内三面相连的转弯火炕和地面下通有烟道的“火地”,使所有能供人寝居的平面都具有通过烧柴散热取暖的功能;厚重的室内外墙壁、宽阔的南向窗户,也都具有明显的防寒保暖功效,成为自古延续至近代这一人类居住区居民建筑的典范。   [B]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学艺术有密切关联[/B]   清沈阳故宫的帝王宫殿,不仅以精美的建筑和高贵华丽的装饰著称,而且创建和居住在这座宫殿中的清太祖和清太宗两代开国皇帝,所具有的致力于本民族统一事业,在保留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统治思想,对清朝从地方性政权发展为统治中国268年的全国性政权,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同时,清沈阳故宫也是清代宫廷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清代皇帝在这里留下的大量诗文和书法匾联,至今仍是宫殿建筑装饰的组成部分,成为当时文学艺术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作品。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