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2004:大城市的审视

admin 2004-03-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产业是城市发展第一要素  樊晟(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产业是城市的灵魂,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不过是一具没有生命力的虚弱空壳。在城镇体系发展中,要讲究“新陈代
产业是城市发展第一要素   樊晟(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产业是城市的灵魂,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不过是一具没有生命力的虚弱空壳。在城镇体系发展中,要讲究“新陈代谢原则”,条件好的城镇就应该大力发展,让其在体系中当主角,而原来的主角,如果因不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则会逐步变为配角。   城市定位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与提高大城市质量不相适应的产业,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工业、专门化市场等,完全可以向下一级城镇转移。“给下一级城镇一定的发展空间,要学会做一个谦虚的大城市。”   实际上,目前已出现了上一级中心城市和下一级城镇互动的现象。大城市中有些企业为扩展市场空间,或为求得降低成本,或为获取廉价劳动力等因素的考虑,就会往下一级城镇运动;下一级城镇中成长起来的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也会向上一级大城市运动。前者如新希望集团,立足成都并向下一级城镇———广汉、西昌甚至犀浦镇运动;后者如绵阳的富临房产集团,正在成都进行勇敢的开发。   [B]大城市病?[/B]   钟洪武(中国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博士生):大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但也得提防可能伴随的病症。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公共设施紧缺、资源紧张等。   牛文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在区域概念下,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现在中国的大城市群已经或正在形成,但不少区域经济带中的机场、港口大多还不能共享,基础设施等也多处于分割状态。如果能合理规划,资源共享,“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等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杨洪波(省建设厅厅长):要防止大城市病,必须“软硬兼施”。除了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足够的人口规模外,必须注重跟大城市配套的各种软性指标。比如人居环境保护,人均公路占有,文化教育资源,医疗水平,社会保障,就业机制等等。因此,要着重对城市中的商业、交通、文化以及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实行有效分类,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此外,为解决资金瓶颈,必须加强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真正做好城市经营。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