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顶“桂冠”集一身 黄山是怎样“炼”成的
admin
2004-02-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4年2月13日,巴黎时间下午4时、北京时间晚上11点,在第32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审团,在世界范围内选出首批共28处世界地质公园,黄山顺利通过专家组
2004年2月13日,巴黎时间下午4时、北京时间晚上11点,在第32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审团,在世界范围内选出首批共28处世界地质公园,黄山顺利通过专家组对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成为世界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至此,黄山成了全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唯一景区。
集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和峨眉之清凉于一身的黄山,曾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为观止之境,让人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说起黄山,人们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它的峰林秀奇、巧石纱绝、松云变幻、瀑飞泉涌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上。然而,黄山除了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极具观赏性的一面之外,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黄山又向人们展示了它富有科学价值的一面。
如何入选的
据悉,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产或地质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自然公园体系,是以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黄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曾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据了解,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需要“过五关”,即通过国家预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处审查;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向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陈述及专家评审投票;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审核签字。从2001年5月开始,黄山正式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最后在全国33个申报点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2003年7月3日,黄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牌。
200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刚刚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的黄山立即开展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2003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部专家伊德博士和库姆教授来黄山考察。考察后,伊德博士用5个“G”来概括他的感受“花岗岩、地质多样性、地质公园、美好祝愿和政府支持”,他还预言黄山将很快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之中。时隔两个月后,他的预言成了现实。
凭什么入选
黄山东连天目,西接匡庐,北倚九华,南望白岳,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辟为地质公园的面积154平方公里,是花岗岩山岳型风景区,花岗岩、地质多样性、节理切割、冰川活动,让如今的黄山成了一个巨大的地质公园。
从如今的汤口镇跨进黄山的南大门,公路两侧强烈褶皱的层状岩石,构成了黄山地区的地壳基底,这便是黄山最古老的地质遗迹。
黄山地质公园的地质主体是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园区总面积的七成,包括了黄山花岗岩体的全部和太平花岗闪长岩的南部边缘,可以说,黄山七十二名峰除南侧长满樱桃树的桃花峰由沉积地层构成外,其他均属花岗岩山峰。
黄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同源岩浆多期脉动上侵形成的复式岩体,晚期的岩体侵入在早期的岩体中间,而将早期岩体挤上边缘,形成“中高外低”的塔状复式岩体。黄山复式花岗岩体不同的岩石结构,形成了园区内自然景观分布总格局。断层和节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则不断地改造着花岗岩的自然面貌,就像一位雕塑大师,将黄山雕饰得愈加奇险秀丽。
据介绍,海拔1864米的莲花峰是一座象形程度极高的锥状山峰。中央主峰突起,四周小峰簇拥,就像一朵仰天怒放的莲花,那片片“花瓣”正是由花岗岩的三组斜节理裂解演化而成的。西海的北西向、北海和西海北东向、云谷寺的南北向,三组密集节理将园区切割成了几条大的峡谷带,现在在黄山能看到的西海大峡谷便是其中一条。两壁夹持的山道,游客只能侧身而过,这就是沿断层剥蚀而成的“一线天”。
在游人的眼中,天海景区的“飞来石”一直是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奇石,其实它也是中细粒花岗岩体被两组垂直节理和一组水平节理切割、剥离和水冲冰劈而崩塌后形成的兀立于平台之上的。垂直和水平的节理切割,形成了排云亭前恰似石坊的牌坊峰。“佛掌峰”如一只伸向苍穹的巨掌,而嵯峨张开的五指就是被几条直立节理切割而成的。
天海平第四纪冰川的改造运动也是成就黄山鬼斧神工般奇绝景色的重要一笔。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黄山曾经先后三次出现冰期和冰川活动,由于冰川的特殊“搬运”作用,在花岗岩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遗迹。
天都峰是一座雄险壮观的山峰,通往峰顶鲫鱼背的一段狭窄险峭小道就是第四纪冰川作用造就的雄伟奇观。青鸾峰的崖壁上,七条平行排列的巨大冰川擦痕,长7~12米,宽0.4~0.5米,刻深约5厘米,这是冰川流动时,坚硬的冰块在花岗岩壁上留下的痕迹。慈光阁U形谷、天都角峰、朱砂峰刃脊和遍布溪谷的大小漂砾是黄山冰川活动的最好证据。
保护责任重
头上的光环多了,肩上的责任重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的黄山管理保护工作更加任重道远。
据介绍,黄山的地质调查工作开始于19世纪中叶,1869~1872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三次进入黄山地区调查,在其专著《中国》中做了叙述。1924年以后,中国地质学家先后来到黄山开展工作,奠定了黄山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山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并发表了《安徽黄山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著名论文,震惊世界,从而打破了“中国内地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结论。上世纪50年代,黄山开始了系统的地质工作,先后完成了1∶20万和1∶5万区域的地质调查。1996年出版的《黄山旅游地学志》,科学系统地介绍了黄山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演化历史,提出了黄山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创建“黄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
在黄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有关专家提出,黄山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对黄山丰富的地学旅游资源,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依法管理、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和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及有关地方法规,保护好黄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黄山市委副书记、黄山管委会书记江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有三顶“桂冠”的黄山,是世界的骄傲,但作为管理者,他深感保护管理的责任重大。他认为,从世界遗产到世界地质公园是保护模式的创新,是黄山旅游与科学新的结合,这将更好地促使人们对黄山美丽景色的成因作科学的探索,引导游人对景物的认识提高到科学的层面上来。
链接①
黄山地貌形成史:从10亿年前的晚元古代到4亿年前的早古生代志留纪,黄山地区一直沉没在海底,先后形成了各类沉积岩层,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的改造与破坏。
据介绍,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白浪滔天的海水渐渐退去,黄山一带在地质史上首次长期露出海面,成为陆地。但经历了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海水又卷土重来。到了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划时代的印支运动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的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当咸涩的海水缓慢退去之后,黄山这片裸露的大地,开始经历漫漫岁月的风雨侵袭和自然剥蚀。
早白垩世的晚燕山运动,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埋地下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入距地表数千米的古老岩层之中,结晶凝固而成黄山岩体的胚胎,这便是远古时期的“地下黄山”。
隐伏在地下的黄山花岗岩岩体形成以后,到了新生代的第三纪和第四纪之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地壳普遍抬升,隆起扩大,花岗岩上巨大的沉积盖层被不断剥蚀;黄山岩体终于慢慢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地表,翘首云天,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岩峰林。
链接②
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产或地质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自然公园体系,是以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